財政部長張盛和不到一周前才在朱學恆主辦的「2014年度十大惡人」中奪下首位,卻又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中被評為「2015年全球及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銀行家》給出極高評價的主因在於張盛和2014年的不動產與所得稅制改革,包含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兩稅合一以及財政健全方案。稅改永遠是所有財政首長的難題,因為人民對於減少政府支出還不見得有感,但是改變稅率絕對會使稅率增加者不爽。張盛和敢碰這個燙手山芋,不論最後是否會卡在立法院而無法執行,確實都該得到讚譽。
根據財政部2014年底對立法院提出的方案,為了避免衝擊過大,實施房地合一課稅之後仍有相對應的減徵方案以及配套措施,例如一定金額以下的自用住宅可以免稅、長期持有房屋者出售房產最高可以減徵75%以及同步停徵奢侈稅等。換言之,房價合一課稅雖然普遍加稅,但對於長期自住的民眾而言的影響不大,真正受衝擊的對象仍是持有高單價、非自住房屋的富人。這幾年來台灣民眾對於高房價之怨憤甚深,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能確實根據市場價格課稅,有助於解決房價飆高之後房地產之持有成本過低的問題,是個長期而言能減少炒作房價的政策。
最詭異的事情是,這個立意甚佳的政策最後反而落得兩頭不討好,民眾認為張盛和保護了有錢人的利益,有錢人則認為張盛和損害了自身利益。我們可以理解,一個政治人物的行為從不同角度看來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其主因往往與這個人或者這些行為無關,而是跟評價者所攜帶的價值相關。回過頭來看,張盛和研擬中或者已推動的政策包含金融業稅率正常化(從2%調回5%)、奢侈稅、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與證所稅等,都還算是走在「追求稅賦公平以達成財富重分配」的這條路上;然而,或許加稅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別人增稅多寡,只要自己加到稅就會讓人跳腳。
從未來的角度看來,張盛和的歷史定位幾乎肯定是「加稅財長」。我個人確實對於張盛和某些政策可能對國家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果有很大的疑慮,例如IPO之後的重稅可能更加壓抑台灣的企業創新,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新創公司更難拿到資金,同時也降低了年輕人願意投身創業的實質誘因。但整體而言,我並不這麼討厭張盛和以及他所推行的政策。我可以理解許多人批評張盛和只懂開源不懂節流搞得債留子孫、在人民生活如此困難的時刻還妄自加稅簡直不懂民間疾苦,但這些批評恐怕並不完全合理。
首先,台灣近十幾年來政府支出不斷擴張,稅收成長速度跟不上政府支出成長速度,舉債比重從偏低一直提高與他國相較的合理水位之後,現在要不就是減少政府支出、要不就是增加稅收,別無他法。暫且先不說中國民國政府支出預算是否合理、使用資金是否有效率,單就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的比率)來看,台灣僅約12%~13%,與日本約16%、韓國約20%、美國約19%、德國約23%、法國約27%相比都還有一段差距。因此,從財稅結構看來,張盛和在此時增稅並非師出無名。
其次,財政部長真的砍得了政府支出嗎?或者我們也反過來這麼想:總統遭遇各方壓力時,到底會優先要所有部會節流,還是要求財政部開源呢?我認為張盛和不是不懂「開源、節流應該並行」的道理,只是他知道在當前的政府結構下,開源雖難,節流更難。這是組織結構帶來的原罪,張盛和註定得扮黑臉──要不就是得罪人民,要不就是得罪他的老闆與同儕;事實上,如果他選擇「得罪老闆與同儕」,恐怕早就辭職了。
我對張盛和最大的批評不來自於IPO重稅,而是來自他的發言。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一個國家的財政部長整天對股市大盤指數不斷積極喊多,而且三不五時因此上新聞。財政部長可以決定加稅減稅,但財政部長喊多喊空是什麼道理呢?張盛和當然可以推給媒體,都是記者愛問這些問題、都是編輯要放上標題,但如果這些報導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張部長恐怕難辭其咎──畢竟,他可以選擇不發言。
張盛和到底是十大惡人還是最佳財長呢?我們只能說,其政策是成是敗,或許最快都要十年之後才能見真章,在此之前,張盛和只要一日還在財長的位置上,就一日得接受檢驗謾罵。他稱不稱得上全球最佳財長還很難說,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要排十大惡人,張盛和之「惡」,恐怕還不成規模就是了。
根據財政部2014年底對立法院提出的方案,為了避免衝擊過大,實施房地合一課稅之後仍有相對應的減徵方案以及配套措施,例如一定金額以下的自用住宅可以免稅、長期持有房屋者出售房產最高可以減徵75%以及同步停徵奢侈稅等。換言之,房價合一課稅雖然普遍加稅,但對於長期自住的民眾而言的影響不大,真正受衝擊的對象仍是持有高單價、非自住房屋的富人。這幾年來台灣民眾對於高房價之怨憤甚深,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能確實根據市場價格課稅,有助於解決房價飆高之後房地產之持有成本過低的問題,是個長期而言能減少炒作房價的政策。
最詭異的事情是,這個立意甚佳的政策最後反而落得兩頭不討好,民眾認為張盛和保護了有錢人的利益,有錢人則認為張盛和損害了自身利益。我們可以理解,一個政治人物的行為從不同角度看來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其主因往往與這個人或者這些行為無關,而是跟評價者所攜帶的價值相關。回過頭來看,張盛和研擬中或者已推動的政策包含金融業稅率正常化(從2%調回5%)、奢侈稅、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與證所稅等,都還算是走在「追求稅賦公平以達成財富重分配」的這條路上;然而,或許加稅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別人增稅多寡,只要自己加到稅就會讓人跳腳。
從未來的角度看來,張盛和的歷史定位幾乎肯定是「加稅財長」。我個人確實對於張盛和某些政策可能對國家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果有很大的疑慮,例如IPO之後的重稅可能更加壓抑台灣的企業創新,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新創公司更難拿到資金,同時也降低了年輕人願意投身創業的實質誘因。但整體而言,我並不這麼討厭張盛和以及他所推行的政策。我可以理解許多人批評張盛和只懂開源不懂節流搞得債留子孫、在人民生活如此困難的時刻還妄自加稅簡直不懂民間疾苦,但這些批評恐怕並不完全合理。
首先,台灣近十幾年來政府支出不斷擴張,稅收成長速度跟不上政府支出成長速度,舉債比重從偏低一直提高與他國相較的合理水位之後,現在要不就是減少政府支出、要不就是增加稅收,別無他法。暫且先不說中國民國政府支出預算是否合理、使用資金是否有效率,單就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的比率)來看,台灣僅約12%~13%,與日本約16%、韓國約20%、美國約19%、德國約23%、法國約27%相比都還有一段差距。因此,從財稅結構看來,張盛和在此時增稅並非師出無名。
其次,財政部長真的砍得了政府支出嗎?或者我們也反過來這麼想:總統遭遇各方壓力時,到底會優先要所有部會節流,還是要求財政部開源呢?我認為張盛和不是不懂「開源、節流應該並行」的道理,只是他知道在當前的政府結構下,開源雖難,節流更難。這是組織結構帶來的原罪,張盛和註定得扮黑臉──要不就是得罪人民,要不就是得罪他的老闆與同儕;事實上,如果他選擇「得罪老闆與同儕」,恐怕早就辭職了。
我對張盛和最大的批評不來自於IPO重稅,而是來自他的發言。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一個國家的財政部長整天對股市大盤指數不斷積極喊多,而且三不五時因此上新聞。財政部長可以決定加稅減稅,但財政部長喊多喊空是什麼道理呢?張盛和當然可以推給媒體,都是記者愛問這些問題、都是編輯要放上標題,但如果這些報導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張部長恐怕難辭其咎──畢竟,他可以選擇不發言。
張盛和到底是十大惡人還是最佳財長呢?我們只能說,其政策是成是敗,或許最快都要十年之後才能見真章,在此之前,張盛和只要一日還在財長的位置上,就一日得接受檢驗謾罵。他稱不稱得上全球最佳財長還很難說,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要排十大惡人,張盛和之「惡」,恐怕還不成規模就是了。
倒數第四段
回覆刪除『中華民國政府』打成『中國民國政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