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寫了四篇服貿的文章:〈福禍未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李顯龍打了馬英九一巴掌〉、〈服貿:戒慎恐懼,但無須過度恐懼〉、〈服貿:中國可能的劇本〉,這四篇串聯起來的總結是:「服貿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議題,我們需要恐懼,但不能過度恐懼,否則最後只會自亂陣腳。」值得高興的是,鄭秀玲老師幾份關於服貿錯誤經濟推論的分析,在學生闖進立院之後的幾天也有許多人提出指正,例如〈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就從實務面提出非常切合現況的見解;當然,我們都支持鄭秀玲老師對於服貿在國家安全上的疑慮,但是我們得用更理性的眼光正視現況,才可能提出更好的解決之道。在正式談服貿之前,我想先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次學生占領立院到底合不合理?
學生占領立院──惡法亦法乎?
從法學的角度看來,陳淳文教授在〈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中(備註1.)分析得最為徹底。陳教授認為,「建立於權力分立的架構下,台灣的憲政體制完整、民主法治也得以運作。依照法律行使即並未違反法治,即沒有程序正義之問題,而自去年起即有服貿議題的討論,民眾也可上經濟部網站瀏覽服貿協議,服貿的生效模式也依循現有法律,即沒有黑箱之說。人民高喊的捍衛民主、推崇的朝野協商,實際上鼓舞了錯誤的方式(違法進入國會、國會亂象),而將立法權收歸人民自身的行為更違反權力需要節制的基本原則,事實上才可能是破壞民主法治的行為,而這些體制外抗爭行為有時光錯置的疑慮,因為在現有憲政體制下的確有完善的方式吸納反對意見,而不需走上違法佔領國會之途。」這篇文章請各位一定要看完,非常重要。這個問題其實是法理學上最大的論戰「惡法亦法乎?」的變形,而陳淳文教授的觀點是:「惡法亦法。在民主法治的結構之下,就應該尋求合法途徑解決問題,而非訴諸於非法。」
〈妙麗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哈利波特》中的歷史、文化與政治〉一文的作者翟文哲用法學的角度重新解構《哈利波特》系列,並提出一連串法學與倫理學更加深層的詮釋──自然也包含了對「惡法亦法」的觀點。在哈利波特中,哈利時常是破壞校規(法律)的人,反而得到高度讚賞;相對的,總是認為應該遵守校規(法律)的妙麗卻不受青睞。翟文哲認為,這種現象反應了法學之於一種帝王術的本質;換言之,領導者在更高的「法意」之下會透過對法律的重新詮釋好讓自己的行為合法化。這也就是我們之所以看到最喜歡出來反對法律的抗爭者許多都是法界人士的主因,因為他們重視的是自己心中認定的「法律條文應該是什麼」,而不是「現在的法律條文是什麼」。由此看來,人民占領立法院自然是基於統治者的心態,也算是一種民主政治中人民為主的體現。不同的是,在民主制度下,法律與政府都是人民意志的展現,自治的人民既是統治者也是被統治者,把法律當作是一種「帝王學」並不完全適當。
翟文哲認為,領導者必須窮盡規則,在規則內挑戰規則,這也就是陳淳文教授認為的「現今台灣早已進入民主法治的時代,在西方立憲主義精神的憲法中,充分規範少數遭受多數暴力時的救濟途徑,而西方立憲主義中的一項重要內涵,就是保護少數遭受多數暴力的摧殘,因此強調效法過去的抗爭行為有時空錯置的問題,因為在現有民主法治的憲政體制下,人民的權利已經獲得充分保障。」但相對的,翟文哲也認為,如果要違反形式上的規則,就得找到更高的道德原則,搶得法意詮釋上的制高點。換言之,當你要打破法律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你要找到具有更高層次的立論點。
那麼,在這次的學生占領國會行動中,最高的道德原則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兩個。其一是國民黨立委張慶忠蠻橫的行為違反了程序正義,其二是對中國開放貿易可能使台灣失去政治主體性。如果只是依循第一個原則,用一個違反程序原則的手段提出對程序原則的質疑,似乎說不過去,急迫性也低;真正關鍵的是第二個原則,也就是部分人民質疑服貿一旦實施就會產生無法逆轉的衝擊,而目前卻沒有能對此制衡的制度。換言之,「程序瑕疵」雖然是最初凝聚社會共識的主因,但「面對中國的政治疑慮」才是真正足以支撐這次學生運動的關鍵論述──而這背後的核心價值,就是維持台灣政治主體性。
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
「維持台灣政治主體」是反對服貿者或者支持服貿者都認同的最高原則。對於反對服貿者而言,服貿開放之後不僅可能帶來更大的貧富差距,拉近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更可能使台灣過度依賴中國;對於支持服貿者而言,台灣否決服貿之後中國在外交上將持續阻擋其他國家與台灣談貿易協定,一旦台灣在這波亞洲經濟整合圈中失去地位,經濟的衰退將直接帶來政治動盪,中國勢必趁虛而入。簡而言之,支持者與反對者都能認同「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只是雙方都只各自看見一半的故事。從中國的角度看來,不論台灣通過或者不通過服貿,他們都已經模擬好不同的策略預備好長期經濟統戰。
當中國已經模擬好兩套策略時,台灣真正該做的也是模擬好兩套策略。
假設我們決定要簽定服貿,台灣第一個要避免的就是得到中國過多讓利。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來,中國如果對台灣讓利過多,在跟其他國家談FTA的時候一定會遭受質疑,這甚至違反WTO精神。對於中國而言,最好的解套說詞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理當適用於更寬鬆的限制──當國際接受這套說法,未來就會把台灣當作是中國的附庸,自然更難得到國際地位。我們不能為了追求貿易協定的絕對優勢而出賣國格。其次,台灣得集中資源在關鍵的產業上,甚至得全力扶植少數幾家大型企業走韓國路線,絕對要避免單兵作戰,否則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假設我們要拒絕服貿,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內需市場太小得靠出口突破各國的關稅壁壘。以台灣目前製造業毛利率普遍不超過20%的情況,根本無法承受動輒10%~20%的稅。因此,台灣得在亞洲經濟整合區正式成形之前集中所有力量發展出毛利至少70%以上、沒有競爭對手、同時市場產值夠大的產品,在高關稅的情況下依然能順利出口。
總而言之,不論我們簽定服貿或者拒絕服貿,集中國家資源並且提升企業競爭力都是一定得做的事情,兩者差別在於時間。簽定服貿之後我們還有至少五年到十年的緩衝時間,讓既有的產業支撐經濟;拒絕服貿之後我們就剩下不到五年時間,如果產業沒有迅速拉上來,經濟勢必重創。要徹底改善一個國家的經濟體質需要多長的時間呢?政府政策跟企業經營真的有效率的話,十年是個合理的數字。讓台灣的經濟體質調整到能生產出超高毛利並且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殺手級產品需要多長時間呢?三十年,甚至超過一百年以上的時間都不足夠。
韓國近十五年來的快速成長,跟他們重視管理並勇於集中資源有很大的關係。以FTA而言,韓國為了能快速有效地與各國簽訂FTA,不僅由總統直接主持跨部會的協議,更設立了專門負責協商的外交通商部,層級相當於部長並擁有跨部會整合實權;外交通商部下分FTA談判局與FTA政策局,直接把研究政策、統籌策略與務實談判整合成單一窗口。在國內產業方面,韓國扶植三星、樂金、現代等三大企業之不遺餘力舉世皆知,韓國不止不怕圖利財團,更是直接把國家的經濟命脈賭在這三大企業身上。韓國不怕財團壟斷嗎?不怕貧富差距嗎?當然怕,但相對於國家破產、失去主權,這些問題至少都還能透過策略與管理加以控制。相對的,我們該相信什麼呢?
誰是佛地魔?
簽訂服貿雖然乍看之下遠比不簽訂服貿來得合理,但台灣人溫水煮青蛙太久,即使簽訂服貿換得十年緩衝,只要精神停滯不前,最終結果也一定是蔽大於利。許多人都指出台灣在這次服貿議題中清楚展現出「反中國」的態度,但其實還隱含了「反競爭」、「反全球化」的思想。
全球化促使財貨自由流動,具有競爭力的全球性產品逐步擴大市佔率,沒有競爭力的當地品牌則會逐漸退出市場。消費行為的改變重新分配了財富,貧富差異拉大將成為下個世代的常態,「競爭力」就變成了決定勝敗的關鍵詞。換言之,如果台灣人民還想維持政治獨立性,就不可能「反競爭」、「反全球化」,不能拒絕踏出關稅保護的舒適圈(comfort zone)。
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波特在意若思(the mirror of erised)看到了父母的影像,這是他最深層的願望;故事最後,佛地魔以「使其父母復活」做為條件引誘波特,要波特交出手上的魔法石。交與不交,取決於波特的「選擇」。佛地魔是什麼?其實就是每個人內心潛藏的明知不可為的慾望。亞里斯多德說:「奴隸是慾望壓倒理性之人。」佛地魔的誘惑,其實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違反世界法則的美好幻夢,屈從於慾望的幻覺者,就是奴隸。
誰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你只需要看個漫畫懶人包就可以跟專家站在對等角度」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通過服貿,從此經濟無慮同時還能維持政治偏安」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拒絕服貿與全球化,就能維持現在經濟榮景與政治獨立性」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要追求的是社會和諧,只要大家不吵架一切都會變好」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革命推翻現在的政府,就能解決一切政經困境」的人是佛地魔。佛地魔們總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概化世界,把所有現實的矛盾都一同用名為「情緒」的糖衣包裹,讓你以為美好的未來如此唾手可得──只需一顆甜美的萬靈藥。
台灣人已經沉溺於幻覺太久。濫情而鄉愿,對決的雙方甚至都早已選擇成為佛地魔的奴隸──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未來嗎?不論你關注的是程序或者結果、不論你支持或者拒絕服貿,我們得明瞭的是:這場全球化的經濟戰爭早就開打,沒有人能偏安一隅。中國已經是世界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如果要拒絕與中國做生意,也得徹底覺悟會付出怎樣的代價。不論服貿最終談判結果如何,接受也好拒絕也好,從這一刻開始,我們都該讓國家離開舒適圈了。
且讓我們一同拒絕所有佛地魔們的誘惑。
備註1.〈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該文為台大學生Andy Chou整理陳淳文教授的上課內容,並非陳教授親撰;但由於Andy Chou清楚地指出全文主要為陳淳文教授的想法,因此在引用上仍以陳教授的意見視之。
延伸閱讀
福禍未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李顯龍打了馬英九一巴掌
服貿:戒慎恐懼,但無須過度恐懼
服貿:中國可能的劇本
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妙麗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哈利波特》中的歷史、文化與政治
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
「維持台灣政治主體」是反對服貿者或者支持服貿者都認同的最高原則。對於反對服貿者而言,服貿開放之後不僅可能帶來更大的貧富差距,拉近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更可能使台灣過度依賴中國;對於支持服貿者而言,台灣否決服貿之後中國在外交上將持續阻擋其他國家與台灣談貿易協定,一旦台灣在這波亞洲經濟整合圈中失去地位,經濟的衰退將直接帶來政治動盪,中國勢必趁虛而入。簡而言之,支持者與反對者都能認同「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只是雙方都只各自看見一半的故事。從中國的角度看來,不論台灣通過或者不通過服貿,他們都已經模擬好不同的策略預備好長期經濟統戰。
當中國已經模擬好兩套策略時,台灣真正該做的也是模擬好兩套策略。
假設我們決定要簽定服貿,台灣第一個要避免的就是得到中國過多讓利。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來,中國如果對台灣讓利過多,在跟其他國家談FTA的時候一定會遭受質疑,這甚至違反WTO精神。對於中國而言,最好的解套說詞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理當適用於更寬鬆的限制──當國際接受這套說法,未來就會把台灣當作是中國的附庸,自然更難得到國際地位。我們不能為了追求貿易協定的絕對優勢而出賣國格。其次,台灣得集中資源在關鍵的產業上,甚至得全力扶植少數幾家大型企業走韓國路線,絕對要避免單兵作戰,否則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假設我們要拒絕服貿,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內需市場太小得靠出口突破各國的關稅壁壘。以台灣目前製造業毛利率普遍不超過20%的情況,根本無法承受動輒10%~20%的稅。因此,台灣得在亞洲經濟整合區正式成形之前集中所有力量發展出毛利至少70%以上、沒有競爭對手、同時市場產值夠大的產品,在高關稅的情況下依然能順利出口。
總而言之,不論我們簽定服貿或者拒絕服貿,集中國家資源並且提升企業競爭力都是一定得做的事情,兩者差別在於時間。簽定服貿之後我們還有至少五年到十年的緩衝時間,讓既有的產業支撐經濟;拒絕服貿之後我們就剩下不到五年時間,如果產業沒有迅速拉上來,經濟勢必重創。要徹底改善一個國家的經濟體質需要多長的時間呢?政府政策跟企業經營真的有效率的話,十年是個合理的數字。讓台灣的經濟體質調整到能生產出超高毛利並且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殺手級產品需要多長時間呢?三十年,甚至超過一百年以上的時間都不足夠。
韓國近十五年來的快速成長,跟他們重視管理並勇於集中資源有很大的關係。以FTA而言,韓國為了能快速有效地與各國簽訂FTA,不僅由總統直接主持跨部會的協議,更設立了專門負責協商的外交通商部,層級相當於部長並擁有跨部會整合實權;外交通商部下分FTA談判局與FTA政策局,直接把研究政策、統籌策略與務實談判整合成單一窗口。在國內產業方面,韓國扶植三星、樂金、現代等三大企業之不遺餘力舉世皆知,韓國不止不怕圖利財團,更是直接把國家的經濟命脈賭在這三大企業身上。韓國不怕財團壟斷嗎?不怕貧富差距嗎?當然怕,但相對於國家破產、失去主權,這些問題至少都還能透過策略與管理加以控制。相對的,我們該相信什麼呢?
誰是佛地魔?
簽訂服貿雖然乍看之下遠比不簽訂服貿來得合理,但台灣人溫水煮青蛙太久,即使簽訂服貿換得十年緩衝,只要精神停滯不前,最終結果也一定是蔽大於利。許多人都指出台灣在這次服貿議題中清楚展現出「反中國」的態度,但其實還隱含了「反競爭」、「反全球化」的思想。
全球化促使財貨自由流動,具有競爭力的全球性產品逐步擴大市佔率,沒有競爭力的當地品牌則會逐漸退出市場。消費行為的改變重新分配了財富,貧富差異拉大將成為下個世代的常態,「競爭力」就變成了決定勝敗的關鍵詞。換言之,如果台灣人民還想維持政治獨立性,就不可能「反競爭」、「反全球化」,不能拒絕踏出關稅保護的舒適圈(comfort zone)。
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波特在意若思(the mirror of erised)看到了父母的影像,這是他最深層的願望;故事最後,佛地魔以「使其父母復活」做為條件引誘波特,要波特交出手上的魔法石。交與不交,取決於波特的「選擇」。佛地魔是什麼?其實就是每個人內心潛藏的明知不可為的慾望。亞里斯多德說:「奴隸是慾望壓倒理性之人。」佛地魔的誘惑,其實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違反世界法則的美好幻夢,屈從於慾望的幻覺者,就是奴隸。
誰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你只需要看個漫畫懶人包就可以跟專家站在對等角度」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通過服貿,從此經濟無慮同時還能維持政治偏安」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拒絕服貿與全球化,就能維持現在經濟榮景與政治獨立性」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要追求的是社會和諧,只要大家不吵架一切都會變好」的人是佛地魔、那些告訴你「我們只要革命推翻現在的政府,就能解決一切政經困境」的人是佛地魔。佛地魔們總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概化世界,把所有現實的矛盾都一同用名為「情緒」的糖衣包裹,讓你以為美好的未來如此唾手可得──只需一顆甜美的萬靈藥。
台灣人已經沉溺於幻覺太久。濫情而鄉愿,對決的雙方甚至都早已選擇成為佛地魔的奴隸──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未來嗎?不論你關注的是程序或者結果、不論你支持或者拒絕服貿,我們得明瞭的是:這場全球化的經濟戰爭早就開打,沒有人能偏安一隅。中國已經是世界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如果要拒絕與中國做生意,也得徹底覺悟會付出怎樣的代價。不論服貿最終談判結果如何,接受也好拒絕也好,從這一刻開始,我們都該讓國家離開舒適圈了。
且讓我們一同拒絕所有佛地魔們的誘惑。
備註1.〈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該文為台大學生Andy Chou整理陳淳文教授的上課內容,並非陳教授親撰;但由於Andy Chou清楚地指出全文主要為陳淳文教授的想法,因此在引用上仍以陳教授的意見視之。
延伸閱讀
福禍未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李顯龍打了馬英九一巴掌
服貿:戒慎恐懼,但無須過度恐懼
服貿:中國可能的劇本
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妙麗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哈利波特》中的歷史、文化與政治
寫的好,同意必須要面對也必須要調整。
回覆刪除但是我不覺得這場抗爭有反自由化,全球化,甚至也沒有公平交易的思想意圖。
是主張服貿在表決前要先通過監督條例
同意 大家反對的基點很簡單 就是要有監督的機制
刪除林飛帆澄清:我們既反黑箱,也反服貿
刪除原文網址: 不懂學運為何戰?林飛帆澄清:我們既反黑箱,也反服貿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29/340419.htm#ixzz2xPjmZUxE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這篇寫的好。我的感覺大家不反對這次抗爭主要是反應對政府最近的荒腔走板的行事感到頭疼,和讓年輕人闖闖看練經驗,至少他們在動了,值得喝采。另如果大國大到超過50倍,基本上不用想太多,人家真心要吃你,不管怎麼變結果都是不變。以魯梁亡國記來說,即使魯梁君擋住第一次經濟戰,齊再用十次經濟戰,最終還是歸齊。那關鍵思考點是什麼呢?小國人民實質利益最大化,反而覺得政治空間是籌碼。
回覆刪除反自由化、反全球化等等云云,其實可看成認同社會主義,向北歐學習等;
回覆刪除全球化高度競爭的確是目前大勢所趨,卻不必然要完全隨之鼓動。
我很認同文末的觀點。但文中一段把反服貿所要付出的代價誇大太多了,而且支持或單純只反服貿並非唯一選項:我們往中國靠攏的反方向就是與美國關係更強化
刪除樓主,向美國靠攏,它更會要你自由化啊。請回顧一下美牛事件,如果台灣的存續完全依靠美國的善意,我們還反得了美牛嗎?
刪除台灣要自立自強,但目前台灣只有依靠經濟實力,所以經濟問題就是國安問題。
台灣資源做不到自立自強也不該勉強往這方向發展,我個人是覺得美牛比服冒好吃多了。而且兩者開放的程度相差太大。
刪除回不去了…,從上次菲律賓事件就證明美國已對台灣存有高度不信任,不會再放利給台灣。除非韓戰爆發,台灣有戰略價值,才可能改變他們的策略。所以抱美國大腿實質上占不到便宜了。比較有效的是拿美國當我們的政治籌碼。
刪除產業結構很有問題啊
刪除過度的像某些產業傾斜
造成產業利潤變少
能發出來的薪水當然不好看阿
為什麼我們不從這裡改變
而去強調服貿帶來的效益
我無法相信內政處理不好
再活絡他的經濟
是不是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我們不抱美國也不抱中國大腿好了
是不是也有許多外籍人士願意在台灣服務?
為什麼?
那是台灣有價值的地方啊!!
降低國際交換學生的門檻
更優惠的方式去吸引外國的人才吸引外資
很多都有改善的空間還有很多籌碼
為何只押在兩岸服貿作為主要的方針
現在產業結構的轉換是很重要的
但你看看預算呢?實際作為呢?
這才是令人心寒的地方
不是強調服貿,是因這篇在主要在討論這個。
刪除你看彭總、張董,沒一個在談服貿重要性。
人家是看後面的,因為服貿是個前哨站,是外國人信不信任你的指標而已。過不了只是對外國人來說,這國家真夠糟,誰管你民主不民主…在商言商,一切講契約。
說抱大腿是玩笑話,是指你要跟誰建立好關係,而現實情況下,你這似國非國的,能有的選項並不多,這就是小國的困境,不管你怎麼選都是有傷身的。如果都不選是致死打擊。
許多外籍人士來台,這個要再討論一下了,100個外籍人士,99個去大陸,1個來台灣。這是個文字遊戲。這請提供數據。
然後你又提說更優惠的方式吸引外資,這又回到服貿過與不過,國外人都在看。
產業方向問題不大(走科技),台灣太小發展土地類商品都是找死,以農業為例,你用google map去其他大國看一下,他們的耕地區塊,你會發現台灣的耕地好渺小,第一關規模經濟直接被打趴,對了他們已是精製農業。
我跟你最大共識,這政府真夠爛的…民脂民膏亂花一通。
非常精闢的見解,請問有無考慮要投書媒體,讓更多人藉此文章更清楚的思考問題
回覆刪除請問分析師,此段論述「簽定服貿之後我們還有至少五年到十年的緩衝時間,讓既有的產業支撐經濟;拒絕服貿之後我們就剩下不到五年時間,如果產業沒有迅速拉上來,經濟勢必重創。」立論基礎為何?願聞其詳。
回覆刪除可以反向思考,如果我們是大陸會如何回應?…拒絕時共產黨的另一手暗招啟動,在封殺國際空間時,加大吸納台灣資金人才的速度…會變如何。依現狀大陸已磁吸台灣多少,已經造成你經濟停滯不前?花了多久佈局滿打算也不過15年,現況大陸經濟體早已十倍於台灣,在相對劣勢之下,可台早已陷入困境,同時加大提高各國相對的優惠條件,以敵制台的現有策略…那結果如何?這是現況,對大陸而言以經濟侵台不過是其整體戰略的一環而已,沒有當初開放台商進來,不過就是換個棋子而已,但對台灣而言,沒有台商外流…其實有其他的問題冒出來吧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感謝您的精闢精彩分析,不過其中我有兩個疑問或者說是看法:
回覆刪除1. 學生攻占立法院後府院不處理,是因為這不單純是法律問題,而甚至牽涉到複雜政治問題,不只是政府與民間的對話關係,甚至牽涉到府院首長的性格態度與相互推諉、不想把手弄髒的問題。
2 政府如果能花在貿易協定一半的精力專注在教育人才培育與產業升級上,對於台灣面對全球化趨勢也會有很大的助益;儘管如您說的,需要十年,二十年,但我們始終沒有開始。
3 台灣別再讓法律與政治系的人掌權了。理工、財經都好。
雖然很殘酷 不過您分析的很好
回覆刪除but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 不管服貿都過與否 不管政府是否要向財團靠攏爭取最後一點機會 (?這點爭議很大) 年輕人就是注定會被犧牲的
在這種情況下 期待他們乖乖的不抗爭是不可能的
抗議雙方條約不對等,中國只開放東南沿海毫無經濟利益的人
回覆刪除可能不知道海西經濟特區是中國近年的發展重點,前景被外界看好
中國為了因應明年正式上路的東協十加三
已經蓋好一條從南寧到新加坡的高速公路
現在你可以從福建經由高速公路到南寧一路到新加坡
提議要先和歐美簽訂自由貿易的人
可能不知道台灣的出口貿易占了總出口的25%以上
對東協十加三的出口貿易更是占了65%以上
批評政府不要老是拿韓國威脅人民的人
可能不知道韓國和台灣產業結構相似度極高
韓國最慢明年以前就會和中國簽訂FTA
屆時將對台灣產生更大的衝擊
我並不是說簽訂服貿就能解決問題
但是我想挑戰反對服貿的人
你們是否有考慮到退回服貿後的對策?
除了不斷提倡要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外
你們是否有分析現下東亞經濟情勢
並且提出對於經濟有實質幫助的解決之道?
更正:台灣的出口貿易占了總出口的25%以上
回覆刪除->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占了總出口的25%以上
對於小經濟體,自由市場經濟與保護主義相互為用的搖尾狗戰術才是生存之道
回覆刪除3D1E產業大崩盤就是以政府政策主導發展大企業、大工廠失敗的典型例證
對於台灣這樣教育水準高、社會安定開放的國家,加強利基產業開發、多樣化、獨特性、鼓勵創投進入, 才是正解
大企業、大財團己有採購與通路優勢,過多政策租稅補貼與獎勵,反而抹煞了他們創新的動力
板主您好:
回覆刪除因商周的關係,在下實在拜讀您不少大作,
總感收獲良多,
但就以此篇來說,
還是有幾點問題想跟您請教,
在下略做整理,您的立論為:
1.惡法亦法
2.製造業毛利問題及企業規模
3.反服貿=反中=反競爭,反全球化
首先談談法吧
究竟惡法亦法,又或惡法非法? 這種爭論本來就沒有結果.
公民不服從是否有存在的價值?
法的來源:集權之法,源自權力意志.
民主之法,源自正義(道德),平等
民主法治為人民賦予統治者正當的權利,但當統治者濫用權力,人民有權反抗.
您提到:陳淳文教授認為:因為在現有憲政體制下的確有完善的方式吸納反對意見,而不需走上違法佔領國會之途。
及:因為在現有民主法治的憲政體制下,人民的權利已經獲得充分保障。
Are you serious?
再看一次 Are you serious?
法律完善?恩..那也許各種案件都該走正當管道,如洪仲丘事件,大埔拆遷,關廠工人抗議,...等等不勝枚舉的案例.
我個人認為法律在遙遠的未來,也無法稱之完善,如到時完善了,喔,那可能要先撤除"立法"院了, 您認為呢?
且此次並無足夠之時間來採取所謂正當手段. 以台灣法院的效率來看...
另外在下認為,對政府獨裁暴政的恐懼和失望也是此次反動的其中一個因素,
從洪案,劉政鴻,馬633,海權及漁民問題等各案,
一再加深人民對政府的失望和不信任,不滿並非個案及一時的,
製造業毛利問題及企業規模方面
您知道中國(內地?)只有對台灣是先簽署服務貿易協議,
之後才準備簽屬貨物貿易協議嗎?
國際普遍也都是貨物貿易為先.
製造業毛利方面,我們需要的就是貨物貿易協議,而非服務貿易吧?
儘管我猜測內地應是以必須先通過服務貿易,才談貨物貿易.
於企業規模這一塊,也實在無法看出政府對於此次服貿的因應對策,
各公聽會只看到宣導在宣導,無實際作為,令人難過.
經濟統戰方面,事實上我也認為近乎無法阻擋,規模與權力的集中程度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只能看對面要快或要慢罷了.這是弱國的悲哀吧?
至於反服貿就是反競爭,反全球化,老實說,在下資質駑鈍,無法看出關聯性,請指教?
我看到的,年輕人一畢業就出國打工,出國遊留學,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台灣人奮戰的身影,他們有一部分(無法確定比例)也反服貿,所以你認為他們也反競爭?
何況我始終認為:一個成功的社會並不是看富裕的人過的多優渥,而是弱勢者如何自在的生活--取自福利請聽
弱勢者也有好好生存的權利不是嗎?
但我認同政府應試圖帶領並啟發人民,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
在這篇之前,實在很喜歡您的文章,但也許因為太喜歡,所以變得難以容忍一些在下尚無法理解的點,還請不吝賜教.
抱歉,一點點淺見。
刪除我想作者並未將反服貿與反競爭、反全球化劃上等號,而是在這之中有部分的人是隱含這樣的思想的,雖不是全部的人,但有這個傾向。這麼說好了,對於這次支持學運的人而言,比起退回服貿後可能會造成的全球貿易邊緣化效應,他們更排斥與中國在經貿上合作會造成的經濟依賴。
我自己是澳洲打工後在其他國家長期旅行的人,流浪過許多富裕與貧窮的國家後,回台後對於台灣人憎恨政府與既得利益者的現象有很鮮明的感觸,民主政治的國家需要以多數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以能夠支撐國家經濟的大型企業為優先考量,是不得已的罪惡,如果弱勢族群與大型利益衝突,政府當然會偏心大型利益,尤其是在台灣經濟面臨赤字的情況下。沒有任何體制能夠顧到每一個人,只能夠選擇傷害到最少人的體制。如果要談社會福利,怎麼能不先談經濟?經濟才是支撐社會福利的基石,沒有好的經濟,怎麼談社會福利?
台灣在國際上地位的劣勢已經太久,而台灣人很少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長期在台灣享受生活上的所有便利和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讓台灣人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外交孤兒的這件事,只有在國際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時會觸發自卑感而無比憤怒,但是不要忘了,這世界上有將近兩百個國家,承認台灣的國家只有二十幾個,亞洲更是沒有一個,台灣的國際地位被中國逼迫至此,當機會來臨,即使有可能會面臨產業衝擊,還是得選擇正面迎戰,妥善利用合作的機會才是正解,要知道,面對中國強勢的打壓,台灣沒有太多選擇,維持眼前的尊嚴與國格並沒有辦法帶領台灣突破孤立的困境,要爭取的不是眼前的尊嚴,而是日後的長遠利益,在亞洲經濟整合圈裡站穩腳步,對中國才「可能」有更多談判的籌碼,否則只會更加速中國對台灣的國際貿易打壓,讓台灣變得比現在更孤立,也會加速中國對台灣經濟統戰的可能。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一直很欣賞版主的文章,這篇服貿的文章也寫得很棒,不偏激不極端,擁有理性與實際。這樣的態度才該是對服貿該有的作為才對,而不是訴諸於暴力以及衝動的民粹。
回覆刪除大陆明显是带着阴谋来的,武力犯台不行,就尝试经济渗透的方式慢慢摧垮台湾的本土经济,服贸明显是大陆挥舞的经济大棒,台湾人民要小心啊,坚决支持台湾人民抵制服贸,坚决不能让服贸通过
回覆刪除中共的一切作為都是有政治目的,兩蔣最清楚不過了,年輕人頭腦清楚, 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
回覆刪除Andy建議你冷靜些,至少過了今晚,不要犯了群眾盲從效應。首先年輕人頭腦靈活是對的,但清不清楚就不一定了。他們沒有社會經驗,一切的邏輯都是烏托邦(夢想)式的思維。如果他們是頭腦清楚的,相信他們是有錢的那一群,而不是沒錢的那一群。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並留心民族主義狂熱,那是很危險的東西。千金難買早知道,最近烏克蘭剛嘗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