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打出了新一波廣告影片,主題是:希望的種子。他提出一個疑問:如果你很有錢、如果你有個有錢的父親、如果你是連勝文,你會作什麼?我們可以看出連勝文競選團隊希望能抵抗外界對於連勝文權貴身分的批評,企圖讓大眾能從反面思考,「連勝文大可利用他權貴的身分吃喝玩樂甚至改善自己的外表,但他沒有選擇輕鬆的道路反而選擇了辛苦的道路,可見其人格之高尚」。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這廣告,我想就是矯情。
在這支廣告裡面,連勝文除了承認自己在物質上占有優勢,還想取得一種道德上的高度。他彷彿在跟全世界宣告:「哈囉,各位悲慘的窮人們,你們口中想要的東西我根本不屑要,甚至我也不需要抽脂無需依靠外在效應就能輕易得到好工作、娶得好老婆。我要的是權力,而這東西是你們在平庸匱乏的日常生活中連想都想不到的吧?哈哈!」是的,市井小民們只會想到要滿足物質上的享受,十分膚淺、非常庸俗,只因為一般人難以存出1000萬養大孩子、500萬環遊世界、100萬辦場婚禮、50萬買名牌包,甚至沒有10萬動抽脂手術。市井小民們在缺乏物質滿足中所誕生的原慾夢想,正好用來襯托連勝文不畏辛勞、高尚超凡的堅定意志。
無獨有偶,這幾個月以來台北捷運上有個廣告也讓人十足作噁。廣告的前95%訪問了各種性別、年齡、職業、國別的台北市居民,每個人紛紛描述了他們口中的美好台北市,巧妙地連結了台北市政府的幾項重要政策,到這裡為止都還很正常;但在廣告結束之前突然出現了一句:「我應該不會想當市長吧,當個幸福的小市民就好啦。」這兩個廣告雖然彼此獨立,但卻意外而精巧地彼此呼應。郝龍斌與連勝文這先後兩位國民黨籍的兩位台北市長與台北市長候選人都出生於一流政治世家,大抵在他們心中從未把自己當成「小市民」,而政治權力永遠屬於他們這些少數擁有背景的人。是的,在這些政治世家出身的人眼中,多數市民確實永遠只能被動地接受領導,只能是永遠的「幸福小市民」。
回想八年前,郝龍斌雖然也以空降之姿擊敗丁守中,卻沒有因為他的權貴身分引來太多致命性的輿論攻擊,只因為當時人民還沒有對「裙帶政治」與「權貴」有如此大的反感。想想從2006年到現在發生了什麼吧。薪水停滯、失業攀高,同時間卻又遭逢房價飆漲、貧富差距拉大,這雖然讓老百姓不爽,但或許尚不至於仇恨權貴。最大的問題是社會不流動。太多年輕人發現,不管他們頭腦再好、學歷再高、態度再勤奮,都比不上家世良好,那麼誰還會相信,一個人的成就與其後天努力相關?郝龍斌當然比連勝文幸運得多,他恰好趕在人民──特別是年輕人──終於發現權貴後代占有多大社會優勢之前選上台北市長;另一方面,郝龍斌比連勝文更懂得沉默是金,自然較不那麼引人反感。
出身權貴,是恩典也是原罪。我有幾位朋友家世顯赫,但每個人都是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盡可能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因為你是某某某的誰,所以你能如何如何」。我不是完全不能理解連勝文面對群眾指責時,表面自信內在窘迫的難熬,但顯然他沒真正處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他選擇了一種轉守為攻的反擊策略,企圖取得一種道德上的正統性,神聖化「競選台北市長」這件事情。然而我終究無法理解的是,連勝文競選台北市長,種下的到底是誰的希望種子?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台北市市民能從一位得了便宜又賣乖的第四代權貴市長身上得到希望呢?連勝文深諳,經濟上的滿足會讓人民充實快樂,但他卻忽略了,現在人民要的希望不只是更富裕的生活,而是一個人的家世背景不再成為政經地位優勢的社會。當然,我們都可以理解應當選賢與能,而一個人可能同時出身門第而又頭角崢嶸;但現實是,丁守中接連在黨內初選輸給空降的郝龍斌、連勝文,檯面上能出得了頭的年輕政治人物又幾乎全為權貴之後,人民又該怎麼抱持希望?
反過來思考,我也很想請教連勝文先生:如果你的父親不是連戰,身處在這個沒有裙帶關係就難以出頭的世界,你的夢想會是什麼呢?
延伸閱讀
在這支廣告裡面,連勝文除了承認自己在物質上占有優勢,還想取得一種道德上的高度。他彷彿在跟全世界宣告:「哈囉,各位悲慘的窮人們,你們口中想要的東西我根本不屑要,甚至我也不需要抽脂無需依靠外在效應就能輕易得到好工作、娶得好老婆。我要的是權力,而這東西是你們在平庸匱乏的日常生活中連想都想不到的吧?哈哈!」是的,市井小民們只會想到要滿足物質上的享受,十分膚淺、非常庸俗,只因為一般人難以存出1000萬養大孩子、500萬環遊世界、100萬辦場婚禮、50萬買名牌包,甚至沒有10萬動抽脂手術。市井小民們在缺乏物質滿足中所誕生的原慾夢想,正好用來襯托連勝文不畏辛勞、高尚超凡的堅定意志。
無獨有偶,這幾個月以來台北捷運上有個廣告也讓人十足作噁。廣告的前95%訪問了各種性別、年齡、職業、國別的台北市居民,每個人紛紛描述了他們口中的美好台北市,巧妙地連結了台北市政府的幾項重要政策,到這裡為止都還很正常;但在廣告結束之前突然出現了一句:「我應該不會想當市長吧,當個幸福的小市民就好啦。」這兩個廣告雖然彼此獨立,但卻意外而精巧地彼此呼應。郝龍斌與連勝文這先後兩位國民黨籍的兩位台北市長與台北市長候選人都出生於一流政治世家,大抵在他們心中從未把自己當成「小市民」,而政治權力永遠屬於他們這些少數擁有背景的人。是的,在這些政治世家出身的人眼中,多數市民確實永遠只能被動地接受領導,只能是永遠的「幸福小市民」。
回想八年前,郝龍斌雖然也以空降之姿擊敗丁守中,卻沒有因為他的權貴身分引來太多致命性的輿論攻擊,只因為當時人民還沒有對「裙帶政治」與「權貴」有如此大的反感。想想從2006年到現在發生了什麼吧。薪水停滯、失業攀高,同時間卻又遭逢房價飆漲、貧富差距拉大,這雖然讓老百姓不爽,但或許尚不至於仇恨權貴。最大的問題是社會不流動。太多年輕人發現,不管他們頭腦再好、學歷再高、態度再勤奮,都比不上家世良好,那麼誰還會相信,一個人的成就與其後天努力相關?郝龍斌當然比連勝文幸運得多,他恰好趕在人民──特別是年輕人──終於發現權貴後代占有多大社會優勢之前選上台北市長;另一方面,郝龍斌比連勝文更懂得沉默是金,自然較不那麼引人反感。
出身權貴,是恩典也是原罪。我有幾位朋友家世顯赫,但每個人都是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盡可能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因為你是某某某的誰,所以你能如何如何」。我不是完全不能理解連勝文面對群眾指責時,表面自信內在窘迫的難熬,但顯然他沒真正處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他選擇了一種轉守為攻的反擊策略,企圖取得一種道德上的正統性,神聖化「競選台北市長」這件事情。然而我終究無法理解的是,連勝文競選台北市長,種下的到底是誰的希望種子?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台北市市民能從一位得了便宜又賣乖的第四代權貴市長身上得到希望呢?連勝文深諳,經濟上的滿足會讓人民充實快樂,但他卻忽略了,現在人民要的希望不只是更富裕的生活,而是一個人的家世背景不再成為政經地位優勢的社會。當然,我們都可以理解應當選賢與能,而一個人可能同時出身門第而又頭角崢嶸;但現實是,丁守中接連在黨內初選輸給空降的郝龍斌、連勝文,檯面上能出得了頭的年輕政治人物又幾乎全為權貴之後,人民又該怎麼抱持希望?
反過來思考,我也很想請教連勝文先生:如果你的父親不是連戰,身處在這個沒有裙帶關係就難以出頭的世界,你的夢想會是什麼呢?
延伸閱讀
我一直有在看你的文章,分析條理分明又深入淺出,只是文章都太有道理又面面俱到,讓人想留言又不知從何補充起,所以只是想讓你知道我有在訂閱你的文章,請務必繼續寫下去,謝謝
回覆刪除沒錯,我也是這樣。
刪除在我的情況來說 KMT 這次一開始就因為棄丁守中擁連勝文,而失去我這一票了
回覆刪除在 KMT 拋棄丁守中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們沒救了
在台灣,尚未從制度面杜絕裙帶資本主義之前,自由市場派和 lebrals 實在沒什麼好吵的,有共同目標,都是戰友。
回覆刪除寫得超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