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管理]從世界棒球經典賽黃牛票看訂價(Pricing)問題

隨著中華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過關斬將,黃牛票的問題也越趨嚴重。大家都不喜歡黃牛。對於售票的廠商而言,黃牛是一種次級市場,黃牛票的賣家則賺走了豐碩而毫無成本的利潤。對於買到票的觀眾而言,黃牛票的價格越高,賣出自己手上的票的動機就越強。對於買不到票的觀眾而言,黃牛票與一般票的價差來自於時間(例如必須排隊)或者運氣(例如網路搶票);前者還堪忍受,後者則讓人難耐。誰該得到票,是個關乎公平性的問題

要解決黃牛的問題有一些可能的方式。例如,同時增加黃牛時間成本與降低購票效率。完全取消網路訂票,改以傳統排隊的方式取代,同時規定一人限購一張票──古老方法總是有些好處,至少公平。但傳統排隊一方面會大幅增加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無法遏止黃牛召集人馬大舉排隊;此外,雖然傳統排隊加上限購會大幅增加黃牛們的成本,但同時也增加有意願買票者的成本。這種做法很像化療,雖然殺死了癌細胞但也殺死了正常細胞──最後的結果是廠商、黃牛與一般觀眾都同時受害

另一個可能的作法是禁止轉賣以完全杜絕二手市場,例如購票的時候必須登記身分證號碼,入場驗票時必須出示身分證,只有票跟身分證相符才能入場。但這種做法會大幅提升驗票的時間,同時也會增加管理成本,對廠商跟觀眾而言是雙輸的作法。更何況,有些觀眾可能買了票但卻臨時無法到場,在無法轉賣的情況下,假設廠商又不接受退票,這張票就浪費了;如果廠商願意退票,又會額外增加管理成本。即使黃牛能在開放購票前事先找到顧客,那也只能賺到微薄的工資,沒辦法漫天喊價。這做法很像外科手術,雖然能精準地切割掉病灶,卻得付出高昂的成本

就長期而言,以上兩種做法都只會增加廠商的成本,最終仍會回饋到票價,票價勢必會提高,只是提高幅度可能不如黃牛喊出的價碼之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世界棒球經典賽畢竟不是一整個季度的賽事,沒有所謂「長期」而言,打完這場之前都還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場;同時,這更是一個強烈關乎國族意識的活動。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或許更該把經典賽視作是一種不確定性高、容易激發情緒,同時門票供給有限的特殊事件。在眾多因素下,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願意以兩萬新台幣的價格買三張門票──這是原本票價的六倍。物以稀為貴。

如果經典賽的主辦單位意識到,從供需關係看來,世界棒球經典賽的門票其實最接近於颱風時的葉菜,並像菜商一樣適當提高價格,那麼後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首先,票價提升之後會確實壓抑許多人的購買行為。假設全部想購票的觀眾皆認為這場棒球賽的價值超過1000元,其中有50%的觀眾願意付出的價格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而另外50%的觀眾則願意付超過2000元,搶票的現象就可望大幅減少。對於黃牛而言,預先購買門票的成本大幅提升了一倍,利潤也大幅縮減;同時,想購買黃牛票的人大幅減少,願意付出更高價格買的人更是稀有,黃牛賣不出票的風險大幅提升。簡而言之,黃牛在成本與風險增加同時利潤減少的情況下,便會大幅降低屯票出售的動機

當然,這樣的作法可能會招來民怨,畢竟現在是個只要聽到漲價就開始腦充血的時代,主辦單位不願意被指責趁火打劫,最後就是讓黃牛趁火打劫。人都想用更好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產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當供需異常失衡的時候,二手市場猖獗卻也是必然的現象。要同時滿足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我們真要把公平性放在第一位,或許漲價才是最好的決策


延伸閱讀
「再貴也要」2萬搶標3張黃牛票
世界棒球經典賽 警站崗抓黃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心之谷──少年少女的神話

《心之谷》(日文原名為《耳をすませば》,英文名為"Whisper of the Heart",原意為側耳傾聽)是吉卜力工作室於1995年推出的年度動畫電影,也是近藤喜文唯一一部正式執導的院線動畫電影。近藤喜文製作過相當多知名動畫作品,例如《巨人之星》、《魯邦三世》、《清秀佳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兒時的點點滴滴》、《紅豬》、《海潮之聲》、《平成狸之戰》、《魔法公主》等大作,可以說是宮崎駿手下最強的大將。可惜的是,1997年的《魔法公主》後,近藤喜文在1998年遂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使吉卜力工作室遭受重大打擊,宮崎駿隨後也宣布退休。 宮崎駿改編少女漫畫的動畫劇本,最知名的就是《心之谷》與《來自紅花坂》,前者由愛徒近藤喜文執導,後者由其子宮崎吾郎執導。雖然兩者都是宮崎駿的劇本,也同樣描述一段青春愛情故事,但導演的天份在兩部片中一覽無遺。宮崎吾郎說故事毫無重心、節奏完全失當,水準比學生作品還糟;相對地, 近藤喜文完美地重塑劇本的靈魂,每一個細節都引人入勝 。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