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你為什麼不該當公務員

台灣所有人(除了公務員以外)都知道公務員(即事務官)體系出了問題,但是在台面上大談公務員議題的人沒有幾個抓到真正的關鍵。台灣公務員制度最大且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沒有明確的淘汰機制。任何組織都一樣,只要一段時間沒有適當流動就會有某些人開始腐化,而部份腐化就會很快造成整體腐壞。在組織行為學研究中,有相當多研究都指出一個現象:組織中的惡劣員工(例如因循苟且、搞小團體、玩政治手段)造成的破壞力可能遠超過一個天才型員工帶來的增益;也就是說,除去組織中的不良分子比找到擁有異常能力的天才更為重要。有趣的是,天才很少爛人很多,實務上除去這些毒瘤卻遠比找出天才來得困難

台灣的公務員雖然不至於全部都是糟糕的爛人,但的確充滿一種被動苟且的氛圍──反正只要不明確違法,所有工作都做到剛好及格就好,反正這是一份終身雇用制的鐵飯碗。「及格就好」對於組織而言是最為可怕的心態,而終身任用的鐵飯碗只有以下幾種少數情況下得以避免員工產生這種「及格就好」的心態1.員工必須與組織共存亡,而組織遭遇到極大威脅有毀滅的可能。日本企業的終身僱用制曾經為世人津津樂道,然而在創造出一段黃金榮景之後,安逸的日子也終究使這些企業走向腐化衰老。2.員工具有非常強烈的內在動機,完全不受任何制度影響。小組織有可能達成這種氣氛,但組織一旦開始成長之後,總會有些壞員工混水摸魚進入公司,如果沒有適當制度強化員工動機,好員工非常難不受干擾。但國家公務員體系不可能是小型組織,同時絕大多數人都相信國家不會倒掉(所以國家公債的利率才如此低),因此公務員體系採用終身雇用制,幾乎不可能會是一個能長久維持高績效的策略。

台灣最初採取終身僱用制、18%優存,本質上是把「高度優惠」與「穩定」當作激勵手段,藉此吸引優秀人才。在那個動員戡亂都還沒終止又正值經濟成長期的時代,相對於其他更多具有爆發力的職業,這種高度優惠的還是具有吸引力,因此當時吸收到的公務員水準確實不差。然而,隨著國家經濟成長越趨緩慢,理論上高水平又穩定的公務員待遇應該會吸收到更多優秀人才,但是為什麼台灣公務員的相對素質卻沒有提升反而下降?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二。1.對於已經在組織內的人而言,任何長期穩定的福利最後都會被視作理所當然,因此就不俱備激勵效果。例如過去科技業獲利豐碩每年給員工很高的年終獎金,因此年終獎金就被當作是整體薪資的一部分,不會被視作是額外的獎勵。2.現代國家的經濟發展基本上都是從貧富差距低(均貧)轉變成貧富差距高,公務員穩定的薪資結構,反而變成一種待遇上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過去公務員的待遇在社會上相對而言仍算不錯,但現在可能連同年齡層中的前10%或者前20%都排不上,這份工作唯一的優勢只剩下「穩定」。

對於真正具有實力與強烈工作動機的人才而言,這樣的制度根本完全沒有吸引力。「終身雇用」不過意味著身邊的爛同事(甚至濫主管)會持續澆熄自己的熱情,「薪資穩定」也只是代表自己不管再怎樣努力最後也只能拿到一份不怎樣的薪水。我們期待成為公務員的人才,隨便到外面的企業工作都可以更豐沛的薪資,發展空間大,加薪幅度也大──那麼這些人有什麼理由要成為公務員?相反的,這套制度則會吸引到認為「及格就好」的庸才,甚至會吸引一群愛搞辦公室政治的角色。原本一套看似可行的公務員制度,長期終究無法抵抗時代的改變,最後顯得左支右絀、漏洞百出,形成一套驅離人才、吸引庸才的反淘汰機制。雖說目前公務員考試越來越競爭,但至少我身邊真正優秀的人,鮮少願意投身擔任公務員。錄取率低就表示最後選出的人優秀嗎?如果真正優秀的人根本從來不把「參與公務員考試」當作選項,即使錄取率再低,都不可能選出我們殷殷期盼的人才。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淘汰對於維持組織效能而言是絕對必要的手段。以現在目前台灣公務員之士氣低落、效率不彰,我認為目前行政院提出的什麼「三次考績為丙就退場」根本是自欺欺人。待過政府體系的人都知道,公務員目前的評等機制根本就只是形式,即使強迫要有一定比例的人拿乙或者丙,大概也都是互相輪流,不會讓人連續拿到非甲等的評價。除非是有人則罪主管才會遭到連續吃丙的下場,但這種人治大於法治的氛圍,早就踐踏了考核制度的精神。現在政府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力圖強化,就要拿出大破大立的手段應對──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組織老是採用破壞力道強大的管理模式,但現在台灣公務員體系已經是個需要組織重組的腐敗之處

Jack Welch那套只問績效不問人情,每年固定砍10%的做法,非常適用於現在的台灣公務員體系,只要連續刷個四年,一定可以把一堆爛公務員剔除乾淨。然而,這樣的手段會不會促使爛主管包庇自己人,反而淘汰掉好人呢?這非常簡單,只要每一層主管也必須接受考核,固定剔除掉績效不彰的20%就行。是不是必然為10%或者20%這個比例可以商榷,但主管一定要高於基層,這樣才能有效嚇阻主管包庇沒有能力的弱者;淘汰掉的主管不一定直接從組織中剔除,也可以降級處分。另外,如果任何被淘汰者有異議  可以在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要求上訴;審查後假設查實為主管包庇,該主管直接淘汰或者降級。這個審查單位應該要比照香港廉政公署的層級以及規格。

基本上,我個人也非常討厭風聲鶴唳的管理模式,但現在的情況不得不如此;正如所有的醫生都將具有侵入性與風險性的手術視作最後手段,但藥石罔效時,醫生也能祈求手術成功。我認為,這樣嚴厲的做法即使可能淘汰掉優秀人才也得力求沒有老鼠屎,因為去除毒瘤比尋找人才更為當務之急,這個國家的公務員體系根本已經是低層服務業的水準,完全沒有戰力能跟外國競爭。這種做法最大的挑戰,其實在於領導者的領導力,也就是人治的層次。要讓這種做法成功,絕對不能夠期待一個只會事事「依法行政」的法匠,必須要有個具有強烈信念以及更深遠眼光的領袖。要解決人治的問題,最開始還是必須依靠人治,最後才能讓法制順暢運行;可惜多數人並不理解這個道理,反而去大談一些沒有建設性的理想,那只會讓問題越加惡化

許多人很可能會認為,我所提到的做法不可能在台灣發生。首先是台灣檯面上已經沒有政治領袖只剩下三流政客,沒有人有這種眼光跟魄力;其次是公務員體系的選票對各層選舉而言都很重要,沒有人會干冒風險提出這種讓自己失去選票政策;最後是事務官體系出身的政務官會有很強烈的動機包庇下屬,以至於上行無法下效。

即使政府不會風行雷厲地施行大幅改革,時間終究不會站在台灣公務員這邊,趨勢已經開始逆轉公務員的「穩定」與「小康」勢必逐漸走向衰敗,因為台灣政府的財政漏洞越來越大,最後只會像希臘一樣,政府不得不先從公務員下手。政府預算支出刪減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嬰兒潮世代的公務員退休之後還有龐大的終身俸,將會使國家財政雪上加霜。從最基本的角度思考,公務員的待遇長期而言一定是跟政府效能相連結,政府效能不好,國家就沒有好的經濟發展,自然沒有更多稅收好給付優渥薪水。

最好的證據就是,政府目前雖未大幅改革,卻也開始縮減公務員的福利,例如今年開始公務員也得像一般人一樣繳稅。始終引發紛擾的18%與終身俸雖然仍在「承諾續擴」的原則下苟延殘喘,但東削西減、變相減少福利的「新制度」只會越來越多。所謂的市場機制是這個樣子,當所有人都瘋狂似地追逐某種事物的時候,除非你是觀察敏銳、預前進入的先知,或者是擁有超乎常人能力的天才,否則一大群人一起行動最後不過是一起失敗。

公務員這個行業正由盛轉衰。如果你本身沒有為國為民、犧牲奉獻、遭暴民辱罵(這種事情其實還不少)也不改其志的精神,只是覺得公務員這份工作穩定、輕鬆又容易打混,那麼最好還是不要做這份工作,因為我們的國家不缺也不需要半調子的公務員。沒有人應該允許自己變成一個半調子的苟且之人,每個人都應該要讓自己豎立尊嚴

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世界並不是只有無止盡的物質需求,還有更高階的精神需求。可惜的是,一個能力出眾又重視尊嚴的人,即使無視以上所有關於物質的不利條件,在台灣更不可能選擇當公務員。試想你的主管、前輩、同儕中總是隱藏著不知羞恥、苟且偷生的國家之賊(乾領國薪水不好好做事當然是賊),而這個國家的人民都鄙視你、羞辱你,把你當做餐廳的服務生一樣呼來喚去,請問你做得了這份工作嗎?老實說,任何有能力有自尊的人才,都不可能忍受這麼惡劣的工作環境。即使不說一個新加坡基層公務員的薪水比台灣總統還高(不含國務機要費與貪汙所得),對於有才又有德的人而言,更在乎的可能是精神上的回饋,例如成就感、榮譽感、開創性或者自我成長,但台灣人面對過太多得過且過的公務員,已經連最基本的尊重都給不了。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人的需求可以分成物質與精神兩種層次,公務員這個職業兩方面都給不了。當然,如果你理解這些事情之後還是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毅然決然地想犧牲自己的人生奉獻給台灣人民,那這就是你的志業,請不用猶豫。但如果你不過是個平凡人(或者說正常人),不想把自己放在一個物質精神兩頭匱乏的情境下,那麼,你真的不該當公務員。

留言

  1. 我們最近有篇分析文章「人才搶進公務體系 有礙國家健全發展」也有歸納幾個重點,若菁英都往公務體系鑽,那國家健全發展將受限~
    http://goo.gl/y1VGk

    回覆刪除
  2. 我有登入,但回覆身分出現Unknown...Sorry

    回覆刪除
  3. 我太太就是受不了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體系,又沒尊嚴,寧可離職去國外唸書了....

    回覆刪除
  4. 跟我想得如出一轍
    所以我辭職出國了

    回覆刪除
  5. 一些淺見:
    1.對公務員而言怎樣才算"績效"?消防隊的績效是打火次數嗎?收發文辦事員的績效是每月收發文件數嗎?
    2.人類歷史發展出終身雇用制的官僚體制不是偶然,僅以"管理"角度來看似乎太過狹隘。

    回覆刪除
  6. 一些淺見:

    1.事務官體系是有流動不良的問題,但我想造成台灣公務體系腐敗的原因是政務官,您也同意台灣目前只剩下三流政客,自認為是獅子的人才當然不願意讓羊領導,由羊帶領一群羊還是羊。如果政務官都是獅子的話,即使事務官是一群羊也能有不錯的戰力。

    2.對事務官而言,及格就好我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因為他們只是執行者,是羊。必需做到追求卓越的是政務官(獅子)。事務官並不需要有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他們領的是死薪水,接受命令的時間多於自由發揮的時間(結構使然),他們只要把政務官交代事情做到及格(合法合理),我認為就是對得起這份工作了。

    3.同上位留言者,你如何定義公家機關的績效? 公部門與私部門不同,不以獲利能力為績效,必須考量公平,社會觀感等多元價值,而非只評估賺多少錢。當前台灣的狀況是,考績優劣的定義可以由主管自由心證。舉例而言,同一件事情事務官快速完成了,他的主管可以說很有效率給他甲,也可以說沒有考慮到公平性給他丙。公共事務的性質不可能要求一件事做到面面俱到。

    回覆刪除
  7. 基本上講這樣其實忽略一點,以台灣目前的狀況下理所當然只能逼公務員這樣幹
    為啥
    1.不放水,民代電長官
    2.認真執法,民代電長官
    3.做事有效率,不公平不顧法律程序
    4.隨時有圖利罪的帽子扣在你頭上,這個公務體系混幾年就會知道是啥。

    簡單來說,為什麼公務人員會極度沒效率,那是有一個整個社會的原因。
    台灣的法律越訂閱嚴苛,採購法越定越嚴,效率有增加嗎?其實到最後只是讓公務員找更多同僚開會蓋章,然後推託責任。

    台灣的怪現象是,限制公務員做事的幅度,然後大開後門可以讓民代上下其手,在倒過來指責公務員沒效率辦事不力。

    回覆刪除
  8. 看完"你為什麼不該當公務員"與這麼多人的想法之後,才發現原來公家單位也不好待,雖然事務官難做,但會不會是整體的氛圍出了問題,搞得好像是媒體治國一樣呢?所有的政務官與高階事務官完全以媒體為依歸,大家都害怕擔當責任,既然怕責任也就不會有依環境來革新的概念,一切都以多做多錯或害怕懲處的核心概念去領導,那再多的改革也只會演變成剷除異己的手段,畢竟,講再多建議到最後還是公部門的高階人員來決議吧,人民有足夠的理性、知識與資訊來協助監督與提醒嗎?這不也是現行民代出現的目的,但是民代要如何當選呢??~ㄏㄏㄏ~~"所以民代與政務官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家都抱持著得過且過或拼命撈的概念,誰還會去管資訊相對弱勢的選民,反正新聞出現再說,出現的訊息難道不是經過篩選的嗎?更何況沒出現的~~絕對是相當精彩阿~~所以,治國如烹小蝦~~絕對不是一個人或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從整體的制度面到政府文化的這些"軟基礎"有了~或許~問題的根本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覆刪除
  9. 回的好像有點晚了, 不過看了之後有很多的感觸. 若一個事務官, 只需作到及格就好, 為何需要給這樣高的薪水 ? 就所得替代率85%以上, 甚至接近百分百. 55歲或者是60歲退休, 領到終老, 平均勞動年均, 接近每個月薪水的double. 而且退休俸還是以退休時的本俸來算. 算下來平均一個月7~8萬跑不掉. 在私部門, 將近管理階層的薪水, 國家財政有好到這樣嗎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雲端情人(Her)──我們都寂寞

《雲端情人》(Her)是第八十六屆奧斯卡獎最多提名獎中相當獨特的存在,不同於主流商業片,非常具有獨立製片的色彩。本片為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自編自導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這類電影通常容易流於自溺,但史派克瓊斯卻成功地使這部電影超脫於一般小品。 圖、西奧多啟動了O.S.One,也開啟一趟特別的生命之旅。 精神與愛情、肉體與慾望、死亡與永生 所謂的好故事,就是讓讀者摸不到劇情接下來會怎樣發展,但當底牌掀開了之後卻又一切合乎邏輯與鋪陳。《雲端情人》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絕對名符其實。人與電腦相戀的情節設定並不讓人陌生,特別是許多日本動漫都有類似的情節;但《雲端情人》每一幕的鋪陳都讓觀眾感到新鮮。 《雲端情人》的第一幕開始於寂寞。單身已久的男主角西奧多(Theodore)是一位專職替人撰寫信件的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西奧多擁有非常特別的能力,只要看著寄信人與收信人的照片,透過細膩的表情與動作就能理解對方的情感,替寄信者寫出文情並茂的信件。西奧多傳遞他人的情感,卻壓抑自己的情感。西奧多寂寞,靠著隨機搜尋的電話性愛宣洩慾望,卻遇不到讓他有感覺的女聲,一段失敗的激情電愛瞬間變成黑色喜劇。寂寞的西奧多因著廣告購買了超智能的擬人作業系統O.S. One。西奧多專屬的O.S. One替自己取名為珊曼莎(Samantha),不僅聰明、充滿好奇心,而且還擁有人性。一場人與程式的愛情故事就此開展。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彭明輝教授,您還是少談點經濟吧

兩年前我看彭明輝的部落格,從一年多以前我開始不看。我不知道彭教授這段時間發生什麼事情,但他的文章越來越荒腔走板,幾乎到一種不可思議的程度。一個理工出身的教授對於國家現況之悲憤因此想提出更多有意義的經濟、社會與政治見解,其實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然而,如果不懂一項學問,卻自以為是高手地對其指指點點,理論、推論與結論都錯誤百出,我認為還是先潛心研究再發言,這才叫做「學者的態度」。彭教授對經濟學的錯誤認知與詮釋已經到了任何一個有辦法內化六學分普通經濟學課程的大學生都有辦法反駁的程度,這其實是非常誇張的事情; 他對經濟學的偏差理解,甚至不是什麼不同派系之間的差異,而是打從最基礎的知識建構就徹底錯誤 。 就以彭教授本月才發表的《 台灣人比韓國人更像奴隸 》來說好了,簡直是讓人看了下巴都要掉下來,完全是到了奇文共賞的水準。 我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彭教授過去可以寫出好文章,但這一年多以來的水準墮落到這種程度,完全就是一個不懂經濟學的人卻又濫用經濟學名義說自己想說的話 。 以這段全文最重要的理論論述為例:「 最極端的市場有兩種: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前者利潤等於零而工資極大化;後者工資極小化而利潤極大化;前者是亞當史密、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夢想國度(經濟意義下最自由而平等的國家),後者是經濟上的奴隸制度。 」從這段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彭教授完全不懂經濟學所謂「市場」概念。 經濟學所談的「市場」包含很多種「市場」,最基本的兩大市場就是「消費市場」跟「勞動市場」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 兩大市場都是在談企業與一般民眾的關係,但是民眾在此有兩種角色,第一是消費者,第二是勞工 。 就消費市場而言,廠商是供給方、消費者是需求方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廠商利益會最小消費者利益最大;完全壟斷市場中的廠商利益最大消費者利益最小。 就勞動市場而言,勞工是供給方、廠商是需求方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廠商利益會最大勞工利益會最小,完全壟斷市場中廠商利益最小勞工利益最大。換言之,彭教授說的「完全競爭市場利潤等於零工資極大化,完全壟斷市場工資極小化利潤極大化」,完全是把兩種市場混在一起所得到的結論──這個結論非但完全不是經濟學理論,同時也完全不符合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