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誰讓子彈飛──沉溺於「假」的台灣人

2013年,我們發現太多過去信以為真的現實,其實都是謊言;這一年的代表字是「假」,我們開始揭穿彼此虛偽的面貌,彷彿每一張溫柔的笑容都不過只是化妝術。年輕士兵枉死縮影了軍隊的腐敗、立院龍頭關說縮影了政府的內鬥、食品危機縮影了小企業的敗德、暗管排汙縮影了大企業的貪婪、報導不實縮影了媒體的嗜血、幾顆鑽石縮影了宗教的反智。是的我們願意相信,我們願意相信軍隊中政府中企業中媒體中宗教中一定存在著溫厚良善我們所珍愛的人,但再多的正直善良卻無法讓這些惡毒的謊言成真。

這世界上從不存在能騙過眾人的謊言,只存在著願意相信謊言的眾人。我們的信任究竟是一種善良,亦或是鄉愿?

嘿,親愛的台灣人,你不覺得奇怪嗎?當我們慣常以顯然不符成本的價格購買物品時,我們為何相信正派的廠商能長久經營?當我們批判一切價格調漲、不認為企業經營理當獲得高利潤時,我們為何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應該獲得加薪?當我們打從內心相信「好男不當兵」、「台灣軍隊無力抵擋中國侵犯」、「軍備武力應該持續縮減」時,我們為何相信失去「戰鬥與榮譽」這個終極意義的軍隊能夠不腐敗?當我們允許立委將多數時間與資源放在「選民服務」,終日看見無數老百姓透過立委向政府提出各種不合理的壓迫時,我們為何相信「關說」不是一種「選民服務」的變型?當我們自認是政府的頭家,把政府當作是一種服務業、粗暴地踐踏政治人物的尊嚴時,我們為何相信這不是反淘汰機制正不斷逼走我們期待的菁英? 當我們能自由地在政治與經濟上做出各種選擇,我們為何相信人民無需對各種矛盾的亂象負責?

你曾想過這些問題嗎?或者,你曾意識到這些矛盾應該是種問題嗎?

如果你不願意去看見這些顯而易見的矛盾,不願意理解在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之下人民的責任,我們真的相信「民主與自由是台灣最高的價值」嗎?我們該承認,過去十年來我們面對所有社會議題的一貫邏輯,就是找到替身稻草人之後就把所有的飛鏢毒針都往其身上丟,卻我們從沒想過我們自身既是被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自身者。

嘿,親愛的台灣人,你不覺得奇怪嗎?有些人告訴你,大企業都很惡質所以應該要打壓大企業,那麼當小企業也出事的時候,我們就該打壓所有民營企業嗎?有些人告訴你「政府不該與民爭富」並要求政府解散國營企業,但這些人同時又喊著民營企業全都很貪婪,那麼我們應該棄絕任何型態的企業、回歸到手工業時代嗎?有些人告訴你,我們要革命推翻暴權,卻無法解釋我們要改革的是「政府制度」、「經濟制度」或者「社會制度」,甚至全然無視每一次的民主投票都是和平的革命,那麼這些只想透過暴力解決問題的人跟他們自己口中的「暴權」真的具有本質性的差異嗎?

你曾想過這些批判是否合乎理性嗎?或者,你曾想過這些批判不僅僅是一種情緒發洩嗎?

但即使是發洩,這些仇恨、忌妒以及憤怒,仍造成確實的傷害。我們允許彼此的負面情緒透過語言以及幾雙飛鞋化作子彈,以為滿腔熱血與激烈慷慨的善意將會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我們讓子彈飛。而這些子彈的確射穿了政府、企業、媒體、社會的心臟,但同時也射穿我們每一個人的胸膛,因為我們視若無睹所有組織都由人構築,而那些人就是我們。

如果我們應當正視一個最大的謊言最大的虛假,那一定是「無知」。人類生而無知,唯有對知識好奇且謙卑的人才能從無知走向有知、從愚痴走向智慧。現在的台灣不僅充斥著各種狂妄的無知,這些經不起任何理性考驗的無知甚至成為一種主流。看看吧,我們身邊多少人讚揚傲慢並稱之熱血、歌頌仇恨並稱之為正義,以至於環視四周都是邪佞。是我們選擇了「無知」,不斷擴張反智主義;是我們選擇了「虛假」,刻意忽視歷歷在目的事實。

從假到真的一年我們如同潘朵拉打開寶盒,只能看著災厄亂舞,彷彿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相信。台灣的確深陷窘境,但絕不表示毫無生機;我們都是個體卻共同享有同一個命運,這才是真正必須面對的真實。人心就是潘朵拉寶盒,我們是自身的災厄,同時也是自身的希望。但願我們都能看穿一切外在世界的虛假,以及內在世界的自我欺瞞。到了明日,我們依舊善良依舊批判,依舊挺身迎向世界的不公義,只是我們更加理性更加關懷,更加以持平觀點回應世界的詰問。唯有理性才是真實。

留言

  1. 台灣的確許多發聲是基於仇視,但部分的仇視也許不只是源自政治信仰的差異,也許也來自階級或經濟規模差異造成的不平等。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小企業因為施工鷹架高度複檢不合格被勒令停工後,有什麼人會去挺身而出說這樣會對員工生計造成影響;我們也很難想像為什麼大企業因為借了很多錢,所以不可以讓他倒,政府必須鉅額融資紓困,如果你賺很多錢,就必須另外有稅賦上更大的優惠或各種名目的出口補助來讓你擁有更大的國際競爭力...與其說是仇視,我這麼說吧,不如說是一種仰上的鄙視。問題是,政府和大企業往下看到那種眼光時,會在乎嗎?也許正疑惑,你們在生什麼氣?有病嗎?或者換句話說,誰看不起誰,還是另一個問題呢。
    當然我也同意您說的邏輯,這些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自己平常不想守法又不想付出,投票亂投,又要求好的民代和政府,然後再要求有公義的社會;當我們嚐嗜到苦果又不願意承認是自己造成的,正是一種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的最大問題。

    回覆刪除
  2. 真實”和”謊言”一起到河邊洗澡,先上岸的”謊言”偷偷穿上”真實”的衣服,不肯歸還 。固執的”真實”,死也不肯穿上”謊言”的衣服 。從此,人們眼中只有穿著真實外衣的謊言 ,卻怎麼也無法接受赤裸裸的真實...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心之谷──少年少女的神話

《心之谷》(日文原名為《耳をすませば》,英文名為"Whisper of the Heart",原意為側耳傾聽)是吉卜力工作室於1995年推出的年度動畫電影,也是近藤喜文唯一一部正式執導的院線動畫電影。近藤喜文製作過相當多知名動畫作品,例如《巨人之星》、《魯邦三世》、《清秀佳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兒時的點點滴滴》、《紅豬》、《海潮之聲》、《平成狸之戰》、《魔法公主》等大作,可以說是宮崎駿手下最強的大將。可惜的是,1997年的《魔法公主》後,近藤喜文在1998年遂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使吉卜力工作室遭受重大打擊,宮崎駿隨後也宣布退休。 宮崎駿改編少女漫畫的動畫劇本,最知名的就是《心之谷》與《來自紅花坂》,前者由愛徒近藤喜文執導,後者由其子宮崎吾郎執導。雖然兩者都是宮崎駿的劇本,也同樣描述一段青春愛情故事,但導演的天份在兩部片中一覽無遺。宮崎吾郎說故事毫無重心、節奏完全失當,水準比學生作品還糟;相對地, 近藤喜文完美地重塑劇本的靈魂,每一個細節都引人入勝 。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