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宣布將從2014年起將過去20等分的所得分配統計改為5等分,理由是「符合國際慣例,並與國際接軌」。但所謂的國際標準到底是什麼呢?經濟學界中最常使用的貧富差距是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過去許多國際經濟數據確實很常出現5等分的貧富差距倍數比(即收入前20%者之收入總和為收入後20%者之總和的倍數),但像OECD、CIA與歐盟所公布的統計數字也是10等分,顯示5等分並非牢不可破國際標準。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來,20等分的資料的資訊量完全涵蓋了5等分的資訊量,因此公布20等分的資料同時也等於公布了5等分的資料。官方如果真要跟國際接軌,其實用不著縮減資訊,只要同時註明5等分資料並與國際相比即可──事實上,官方過去也一直採取這樣的做法。換言之,未來國際的趨勢應該是公布的資訊越來越公開透明,而非減少資訊含量;台灣過去公布20等分的的所得分配統計優於世界標準,現在卻反而走了回頭路。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來,20等分的資料的資訊量完全涵蓋了5等分的資訊量,因此公布20等分的資料同時也等於公布了5等分的資料。官方如果真要跟國際接軌,其實用不著縮減資訊,只要同時註明5等分資料並與國際相比即可──事實上,官方過去也一直採取這樣的做法。換言之,未來國際的趨勢應該是公布的資訊越來越公開透明,而非減少資訊含量;台灣過去公布20等分的的所得分配統計優於世界標準,現在卻反而走了回頭路。
對於主責的財政部而言,最大的原因或許是輿論壓力。先讓我們回到統計的角度來思考以下問題:「將同一筆資料分別以20等分與5等分切割,再將最高所得區塊的所得平均與最低所得區塊的所得平均相除,得道的倍數差異何者較大?」答案當然是「20等分」。以相同母體而言,前5%與後5%的所得倍數比前20%與後20%的所得倍數相比,前者必然大於等於後者,實際應用在國家時差異可能相當巨大。這些令人尷尬的20等分貧富倍數數據不僅難以跟國外相比,同時也容易引發爭論、擴大仇富情結,因此財政部或者行政院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簡化數據,並不能說完全沒道理。
然而,且讓我們再回到統計的角度來思考以下問題:「將同一筆資料分別以20等分與5等分切割,得到的這兩筆不同的數字,是否會影響母體原始分配?」答案是「不會」。換言之,不管主計處用幾等切分,都不會影響實際貧富差距,自然也不可能改善台灣人民以及輿論對於貧富不均逐漸擴大的感受。政府大作文章玩了一場「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數學遊戲,無非是把人民看做傻乎乎的猴子,也莫怪立場向來親政府的工商時報也下了「所得分配統計部分取消 貧富差距真相沒了」這樣沉重的標題。
事實上,工商時報的結論顯然是寫得太過頭了,因為真相永遠不會因為任何人換了任何一種統計方式就煙消雲散,統計是一種彰顯現象的工具。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其實我並不太在乎5等分或者20等分,只要資料具有前後一致性就好。我真正想看的數據是,在最頂層的5%或者20%的組成產生了多少改變?不同層級之間的移動現象有多顯著?不同階層的生活水準是否都確實提高?是的,貧富差距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問題應該是「社會流動」。後1976世代之所以陷入困窘失去希望,是因為這群年僅三十歲上下的青年看不到自己有往上流動、晉升為富人階級的可能性。台灣近幾年來似乎有逐漸仇富的傾向,但事實上台灣人並不仇富、全世界的人都不仇富,人們仇恨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機會成為富人」。
然而,且讓我們再回到統計的角度來思考以下問題:「將同一筆資料分別以20等分與5等分切割,得到的這兩筆不同的數字,是否會影響母體原始分配?」答案是「不會」。換言之,不管主計處用幾等切分,都不會影響實際貧富差距,自然也不可能改善台灣人民以及輿論對於貧富不均逐漸擴大的感受。政府大作文章玩了一場「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數學遊戲,無非是把人民看做傻乎乎的猴子,也莫怪立場向來親政府的工商時報也下了「所得分配統計部分取消 貧富差距真相沒了」這樣沉重的標題。
事實上,工商時報的結論顯然是寫得太過頭了,因為真相永遠不會因為任何人換了任何一種統計方式就煙消雲散,統計是一種彰顯現象的工具。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其實我並不太在乎5等分或者20等分,只要資料具有前後一致性就好。我真正想看的數據是,在最頂層的5%或者20%的組成產生了多少改變?不同層級之間的移動現象有多顯著?不同階層的生活水準是否都確實提高?是的,貧富差距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問題應該是「社會流動」。後1976世代之所以陷入困窘失去希望,是因為這群年僅三十歲上下的青年看不到自己有往上流動、晉升為富人階級的可能性。台灣近幾年來似乎有逐漸仇富的傾向,但事實上台灣人並不仇富、全世界的人都不仇富,人們仇恨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機會成為富人」。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誰擁有關鍵性的知識,誰就是絕對贏家,而且很可能贏者全拿──不論單位是國家、企業或者個人,放諸四海皆準。過去的貧富差距標準都是舊時代的產物,未來必須要以新的標準界定之。歷史不可能逆轉。貧富差距等同於不公平嗎?不。天負異稟、努力非凡並且擁有關鍵知識技能者獲得更多的財富,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當社會流動極其緩慢甚至趨於靜止的時候,財富與地位就會成為世襲性的資源,人們就會開始質疑既有資源分配的合理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遭遇貧富不均擴大的困境,但各國內部對於資源分配不均的公平知覺(Perceived Equity)仍有差異。
世界各國政府在面對這波全球性的貧富不均擴張時,是否能掌握問題核心、從設計更多刺激社會流動的制度開始做起,本質上就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社會穩定性。悲傷的是,台灣政府不但沒能抓到重點,還隨著多數立論淺薄的媒體輿論起舞,以為改個統計資料的公布方式就能降低民怨,簡直是不入流至極。我認為接下來幾年即使經濟成長率能夠回溫,社會不流動的問題仍將持續促發各種以後1976世代為核心的社會運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世界各國政府在面對這波全球性的貧富不均擴張時,是否能掌握問題核心、從設計更多刺激社會流動的制度開始做起,本質上就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社會穩定性。悲傷的是,台灣政府不但沒能抓到重點,還隨著多數立論淺薄的媒體輿論起舞,以為改個統計資料的公布方式就能降低民怨,簡直是不入流至極。我認為接下來幾年即使經濟成長率能夠回溫,社會不流動的問題仍將持續促發各種以後1976世代為核心的社會運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所得分配統計部分取消 貧富差距真相沒了
OECD貧富差距統計所得分配統計部分取消 貧富差距真相沒了
CIA貧富差距統計
歐盟貧富差距統計
這篇出來老實說有點失望,但不是論述內容,而是題材吧,這類話題我相信眾人早有個底。
回覆刪除而我原先期待的是核能/能源相關方面論述,好像還沒看過分析師有論述過?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要我說的話,其實這篇比現在的核四問題重要多了
刪除核四的問題不過就是打著環保的人在反環保,打著經濟的人在反經濟
分析師您好,在下一直是您網誌的讀者之一,最近在自己的網誌也寫了一篇文章,如果您不嫌棄的話,希望您撥空讀完可以給一些意見回饋,感謝您~~
回覆刪除題目:給馬英九總統的感謝信和建議
http://blog.xuite.net/kaino9999/blog/212331368
==============================
此信已在2014.04.17寄到"總統府網站民意信箱",目前已得到三個部會的善意回覆,分別是交通部、衛福部和勞動部,根據他們目前所回覆的內容可得知政府官員是有看過才回覆的,不是只是回個禮貌上的制式回覆,關於這點我頗感驚訝,畢竟我只是一介平民,本來猜想等兩個禮拜沒回覆也屬正常,沒想到在一星期內就有三個部會正式回覆給我,比我想像中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