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4G取消吃到飽──為什麼台灣人什麼都要吃到飽?

無線上網進入4G時代,在台灣引發民眾爭議的問題點居然是:4G為何不能吃到飽?根據電信業者的說法,在過去3G時代,20%的用戶佔用了50%以上的網路資源,這意味著:付出相同費率的使用者,享受到的資源卻不一樣。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電信業者策略轉向確實有其道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吃到飽」這個策略的本質,就是「消費者付出固定費用,以得到彼此不對等商品與服務」。換言之,採取吃到飽策略的企業與接受吃到飽方案的消費者,本來就得容忍這種使用者不平等的結果──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自由契約。例如餐廳吧,某些客人吃得多、某些客人吃得少,但吃得少的客人如果願意選擇價格稍高的吃到飽而非價格稍低的套餐,顯然是這位客人已經衡量、比較過兩種方案,卻還是認為吃到飽方案比較適合自己。那麼,出售吃到飽方案又有何不可?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吃到飽方案真正購買到的並不只是「商品/服務」,而是一段期間內得以隨意重新選擇商品/服務的「自由度」。

簡單的說,如果多數選擇吃到飽方案的客戶都用不到這麼多流量,卻還願意付出高價格,那麼企業幹嘛阻止這些自願被削的消費者多付錢?

首先,這跟消費者選擇時的能力有關。如果消費者對於自己每月使用量的估計很精準,那麼不論是選擇各種套餐或者是吃到飽,都一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也就是說,假設消費者都非常精打細算,那麼選擇吃到飽消費的用量一定都很大,對於電信業者而言,這部分的成本就非常難抵消。目前幾乎所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都有比過去更好的流量管控系統,再加上過去3G時代消費者已經有網路使用經驗,因此消費者比過去更有能力做出精準決策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換句話說,當自願被削的消費者越來越少時,企業就越來越難把成本轉嫁出去。

其次,這與電信業者能提供的網路資源有關。假設資源無限,不論任何單一消費者消耗再多商品/服務,都不會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權益;但現實卻是,網路資源有限,當某些消費者過度佔用頻寬時,相對地就排擠了其他消費者的流速。目前各大電信業者雖然都積極建設4G基地台,但仍需要好幾年才能建設到充分密集的水準,在此之前,4G的傳輸速度恐怕都無法明顯地比既有的3G或者3.5G快。簡而言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取消吃到飽方案將有益壓抑少數極端消費者的使用行為,進而提升進全體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在台灣,另一個「吃到飽」帶來的過度耗損資源案例,就是全民健保。全民健保的利益非常良好,由政府統合醫療資源,做為協助重大醫療支出以及社會弱勢醫療急難的一種「社會救助」。然而,當全民健保無所不補助的時候,就會造成醫療資源長期過度耗損。永遠別忘了,資源有限;政府與企業自然應該停止這種使用者不付費所帶來的過度耗損。或許20%的網路使用者會因為再也無法「無限上網吃到飽」而感到忿忿不平,但追根究柢,虛耗無度的使用模式才是導致電信業者不得不取消無限上網的主因。我們都支持人民應該有更多自由,但相對得也應該承擔更多責任。

不夠自律,就不該享有自由。這才是真正顛覆不破的道理。

延伸閱讀
4G吃到飽 將改限量降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心之谷──少年少女的神話

《心之谷》(日文原名為《耳をすませば》,英文名為"Whisper of the Heart",原意為側耳傾聽)是吉卜力工作室於1995年推出的年度動畫電影,也是近藤喜文唯一一部正式執導的院線動畫電影。近藤喜文製作過相當多知名動畫作品,例如《巨人之星》、《魯邦三世》、《清秀佳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兒時的點點滴滴》、《紅豬》、《海潮之聲》、《平成狸之戰》、《魔法公主》等大作,可以說是宮崎駿手下最強的大將。可惜的是,1997年的《魔法公主》後,近藤喜文在1998年遂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使吉卜力工作室遭受重大打擊,宮崎駿隨後也宣布退休。 宮崎駿改編少女漫畫的動畫劇本,最知名的就是《心之谷》與《來自紅花坂》,前者由愛徒近藤喜文執導,後者由其子宮崎吾郎執導。雖然兩者都是宮崎駿的劇本,也同樣描述一段青春愛情故事,但導演的天份在兩部片中一覽無遺。宮崎吾郎說故事毫無重心、節奏完全失當,水準比學生作品還糟;相對地, 近藤喜文完美地重塑劇本的靈魂,每一個細節都引人入勝 。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