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政見比較系列──經濟政策

台北市是台灣的最大城市,同時更是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每一任台北市長的經濟政策對於全台灣的影響都相當重大。讓我們來關心這次台北市長候選人們所提出的經濟政策。


連勝文
1.開源方面,可以嘗試將臺北市政府的資產證券化,同時,臺北市政府也可以成立控股公司,又或者可以發行公債,與可交換債。PFI 民間融資提案方式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善用民間的資源與資金,來解決政府的財政問題,同時協助公共建設。節流方面,邀請具有財經背景的臺北市政府首長,專門負責各局處的預算。要嚴格檢視預算執行中是否還有節省的空間?預算執行的效益如何?目標是用最少的預算創造最大的資源。
2.透過網路的力量,善用網路參與,讓市政府的財政預算透明化。凡是政府缺乏彈性,做不好或者是管不好的事情,我們就交給更專業的人來做。
3.成立都市更新與住宅的公司,讓專業人士協助政府完成供應住宅,以及觀禮規劃各方面的工作。
4.鼓勵創新,為了鼓勵市府的同仁用創新精神勇於任事,以捐出的薪資成立市府員工創新獎,鼓勵市府同仁能夠用更創新的想法,更好的創意,參與市政工作。
5.引入大數據的概念,建立、優化市府目前的資料庫,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做出更好的決策。
6.市場社區再造:將規劃至少十億的金額,進行公有市場、商場的整修、改建計畫。
7.保留部分預算,供市場自治會以團體提案,公開評選的方式爭取,以鼓勵自發提案、創新發想。以使用者參與方式進行,藉由在地攤商、自治會的參與、對話,為傳統市場找到新路。
8.將市場內之閒置空攤整合為較完整之空間,以凝聚人氣,便利承租攤商利用。亦可由自治會認養活化,如改為顧客休憩區、兒童遊樂區、市集活動區、公廁綠美化區,都可以更有效為市場帶來人潮,增加市民前來消費之動力。
9.輔導攤商行銷升級 多方拓增客源。協助攤商,以更現代化的方式經營顧客關係,用新世代的武器來維繫傳統市場固有的「人情味」。
10.四年任內至少吸引外資 500 億,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在台北市。
11.持續推動重大建設(雙子星大樓、台北大巨蛋)。
12.打造台北市的頂尖產業聚落,發展內湖、南港為新都心,產值再翻倍。並在士林、北投發展生技園區,以及信義、中正的金融雙核心。
13.發展台北重要策略產業,來帶動 GDP 成長(生技醫療、觀光、文創設計)。
14.在校園裡塑造國際化的環境,包括增加英語情境中心、交換學生要倍增、圖書館增加外文繪本、聘用外籍老師、鼓勵國外學術機構來設點等。
15.提供留學獎學金,鼓勵年輕人走出去、獎勵培養各行各業外語種子員工、補助計程車司機的外文進修等。
16.推廣新住民母國文化或節慶、培養新住民一技之長、增設新移民會館、1999常設新住民語言之通譯人才。
17.將企業化的經營理念與精神引入市府,透過環境文化的再造及獎勵制度,提振基層市府人員的士氣,同時全面檢視市府相關作業流程,提升行政效率。
18.設立外商咨詢委員會,第一手掌握外資的需求並提供快速的協助。
19.設立外商投資的單一窗口,協助取得工作證、辦公室設立、居住、及子女教育問題等。
20透過掌握大數據與開放資料(open data)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透過佈建全市光纖與優化基礎設施,讓台北市政府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21.建立更多創業育成中心,為創業者提供更平價、合宜的創業空間,降低初期租金負擔。
22.在專業支援上,市府將組成創業顧問團(包括會計師、律師等)進駐,提供創業者專業的後勤支援,而在資金部分,也將提供貸款、媒合創投及天使投資人等資源,提供創業者必要子彈。

連勝文提出了所有候選人中最多且最完整的財政與經濟政策,也是唯一一位提出財政政策的候選人。他的政見可以簡化成:1.持續優化開源與節流;2.透過成立外部公司補充市政府功能上的不足;3.提振市府士氣、鼓勵政府內部創新,並引進大數據系統輔助決策;4.再造市場社區;5.推動重大建設;6.發展各區域產業聚落;7.提供國際化環境補助;8.強化引進外商;9.鼓勵創業。

連勝文的政見相當多,且絕大多數都延伸自現行政策,例如市場再造、發展產業聚落、台北雙子星以及台北大巨蛋等。蕭規曹隨倒也無所謂,長期政策本來就要有時間一致性,連勝文想延續國民黨執政的重要政策是很好的想法。我認為連勝文真正的挑戰是,要怎麼在現行制度上加上新意。

首先,連勝文似乎認為目前的台北市政府缺少效率,因此一方面提出要引進企業的管理模式以提振內部士氣,另一方面更提出要成立外部公司補足政府缺少的功能以及效率。對於這點,我個人認為連勝文看到了問題,但卻沒辦法真正解決。台灣政府制度最大的沉痾是「人事不流動」,這是一切效率問題的根本問題,如果沒辦法解決這點,那麼所有的效率改善方案就都是空談。什麼叫做人事不流動?簡單地說,就是終身雇用制。台灣公務員只要不犯法就能得到終身雇用,甲乙丙等的考績根本就是做做樣子,即使不談工作表現出色者並沒有太多獎勵,光是無法排除工作效率低落者,就會讓組織長期處於遲緩延宕的狀態底下。因此,我認為連勝文雖然看到了政府效率不彰的現實,但提振內部士氣方案最終不會成功。

成立外部公司聽起來是個好方式,但有盲點。第一,連勝文想成立的外部公司,其主責內容大都是政府部門之權責,這些政府成立的公司如果不具有充分獨立性,那麼很難避免球員兼裁判或者多頭馬車的情況。第二,如果這些外部公司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主責項目中又有獲利空間,實在難保不會有人想貪瀆。第三,這些政府成立的外部公司,最後一定會變成政治酬庸的工具。我想連勝文應該是從悠遊卡公司得到「外部公司一定比政府來得有效率」的啟示,但我認為最諷刺的點就在這裡:連勝文先生,你能以如此輕的年紀就任職於悠遊卡高層,不是因為政治酬庸嗎?當然,連爸爸跟連媽媽一定會跳出來替連勝文說話,但全世界大概也沒幾個人會打從內心相信這不叫做政治酬庸。

再者,引進大數據做為決策依據是個很新潮的想法,我也相信這將會是未來十年的重大趨勢。我對於政府該如何收集更多非結構性資料、如何透過分析大數據做出政治決策、或者大數據分析適合用來做為哪些政策的參考依據感到十分困惑,但如果台北市政府能率先建立標竿,我想對於整個台灣的資料處理發展將會有重大的正面影響。

最後,連勝文提出的鼓勵創業政策大多聚焦在「協助創業者找錢」這件事情上,我認為是一個還不錯的想法。台灣社會對於創業的思考幾乎停留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水準,特別是「創業者得承擔一切財務上的風險」這點。事實上,這反映了台灣金融體系不夠健全成熟。美國絕對是最創新環境最好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做法是,讓投資人跟創業者一同承擔虧損與利潤,將風險分散。連勝文採取了美國式的邏輯,認為錢是影響創業動機的最大因素,只要能成功解決錢的問題就能帶動創業氣氛。但我認為更大的問題是,以目前台灣銀行、創投與天使投資之規模與評估風險的模式看來,即使政府介入媒合,恐怕也很難幫助這些新創公司得到資金。


柯文哲
1.以前的創業課程之所以無效,是因為授課的都是大學教授,缺乏創業經驗。市政府將輔導社區大學創辦老闆學校,由成功的創業企業家組成師資,幫助在學及工作中的市民,一步一步走向創業之路。
2.打造有效的創業孵化空間:市政府提供場地及行政資源,讓創業者能互動、互助,由市政府提供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公用設備,提供創業者使用,例如,高速網路、高階3D列印機台、大型烘焙機器等設備,協助創業者節省大型設備的投資。
3.檢討法規,設立較大規模的創業空間,產生創業聚落,而創業聚落應強化媒合功能,媒合上下游、人力資源、校園研究及外部經營,台北市政府應輔導新創事業參與政府標案,並指定特定的預算比例給予新創事業。
4.強化市政府創業服務效能: A. 讓有經驗的企業家主導創業服務辦公室,並吸收成功的企業家來擔任創業輔助計畫的規劃與評審,提供專業的創業顧問服務 B. 單一窗口,一站式的創業服務:透過一站式的諮詢與服務,讓單一窗口專人協助創業者,創業者不須在市政府各局處跑來跑去。
5.全力打造資訊開放城市。
6.開放資料來源包括:政府各單位的公開資料,並在保護市民隱私的前提之下,在城市佈建 Sensor ,蒐集並提供交通、人群、日照、風向、溫度、空氣品質等即時資訊。
7.建構網路平台,供市民、企業上傳資料,整理後完全授權給市民、科學家及軟硬體開發者使用,以設計各種 APP 應用程式及服務,解決台北市民的問題、改善台北市民的生活,並促進資通訊產業發展。
8.發展國小、國中、高中、社區大學免費線上教育課程,促進新世代教育產業的誕生,並提供弱勢及外縣市學生,接觸優質課程教育。
9.開放公共交通工具支付感應器、開放支付 API ,以鼓勵 APP 開發者、網路公司、銀行、電信公司等一起攜手創造新的支付環境。

柯文哲的政策聚焦於兩點:鼓勵創業以及建構資訊開放城市。

不同於連勝文把鼓勵創業的重心擺在找錢,柯文哲更強調創業教育以及創業聚落的建構,透過降低創業的軟硬體門檻以刺激出更多創業。我認為連勝文跟柯文哲雖然都在談「創業」,但是他們兩個人想像的創業似乎不太一樣。連勝文預期的創業規模較大、較成熟,已經到了必須直接找創投談募資的階段;柯文哲預期的創業規模則較小也較初期,甚至還在思考要不要創業、要創什麼業的階段。從何茲伯格(F.Herzberg)的理論看來,柯文哲的創業政策強調保健因素,連勝文的創業政策強調激勵因素。簡單說來,柯文哲希望能盡可能減少創業過程中的負面因素,讓年輕人不要恐懼創業;連勝文則是強調要增加創業過程中的正面誘因,引發主動積極的創業精神。我認為兩個人的政策都很不錯,彼此甚至可以互補。

有趣的是,柯文哲也與連勝文一樣,注意到了「資訊」對於經濟的影響性,因此都在經濟政策都放入對資訊環境的討論。不同於連勝文強調政府應該利用大數據強化政策規劃與預測,柯文哲則是強調應該設置更多環境偵測系統,並將這些資訊公開給人民。柯文哲所期待的資訊開放城市,其實就是物聯網的初階版本,長期而言這些資訊甚至不需要傳給人民,各種設備(device)之間就能自行透過資訊交換與運算,進而改變運作方式與效率。如果政府有心先推動物聯網,我想對於台北市的資訊產業會有很大幫助,但這切入的時間點會不會太早以至於成本過高那又是另一個問題。當然,柯文哲同時也談到了資訊開放對於教育的看法,但在此還是暫且先不多談。


李永信
1.設置創業概念工廠 鼓動青年創業:台北市設置創業概念工廠,在硬體面以遠低於市場行情租金,提供工作室、辦公室和各項設備給創業青年租用,在資金面由台北市政府設置創業概念基金提供一定額度免息創業支持金,以及台北市政府擔保的金融機構低利貸款,台北市政府還可以選擇入股,作為創新創意企業堅實後盾。
2.開放式運作 創意概念無上限:創意概念工廠將採取開放式運作,讓所有進到創業概念工廠內的青年創意家們能夠相互交流盪,創業過程所會面臨到的種種技術、資源、人才等瓶頸,都能在創意概念工廠內夠尋求解答,甚至進而激盪出更亮麗的火花,若創業家願意結合共同努力,創意概念工廠甚至可以設計一套制度予以鼓勵。
3.廢除松山機場,創造台北曼哈頓。松山機場廢除後,現址約400公頃要闢建台北曼哈頓區,引進國際企業打造亞太總部,邀請國際建築大師規劃興建數棟百層以上摩天大樓,以及博物館、美術館、表演廳等建築,讓台北成為世界之都、亞太之心。松山機場現有的起降功能,可以由桃園機場加建跑道取代,不僅增加桃園機場起降容量,更能提升桃園機場在國際機場的排名地位。
4.協助民間團體舉辦各項國際會議與競賽。

李永信的經濟政策分成兩點,第一點是鼓勵創業,第二點是廢除松山機場。

就鼓勵創業而言,李永信強調硬體面,也就是設置「創業概念工廠」以及由政府擔保提供低利貸款,促使創業動機。李永信的政策在概念上類似於柯文哲的「提供創業空間」,但整體而言,我認為李永信「創業概念工廠」簡直就是在玩扮家家酒。例如他提出了工廠內創業家們開放式討論並且共同尋找解答,甚至彼此互相合作創業,這種同樂會式的「創業概念」跟大學社團沒有什麼太大差異。我認為李永信的政策可以在大學甚至高中推廣成社團形式,讓學生能在就學時期就先接觸到創業的概念,但如果要以此當作是一種青年創業的發想,恐怕容易流於空想而難以實踐。

廢除松山機場並打造台北曼哈頓的概念,其實也是姚文智的政見。姚文智當初提出廢除松山機場並且逐步活化土地,卻遭到競爭對手柯文哲以及連勝文的反擊,兩人都認為此舉不可行。松山機場存廢與否,並不只是交通與飛安問題,同時更是都市開發的問題。如果以目前台北市中心都更不易同時又缺少充足土地的情況看來,唯有廢除松機才可能有足夠空間建設國民住宅──而國民住宅議題正是這次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重要戰場。

李永信雖然在住宅議題上也強調建設國民住宅,但我無法理解的是:如果李永信認為松山機場原址應該要設計「台北曼哈頓」,目標是興建「數棟百層以上摩天大樓、博物館、美術館、表演廳」,那麼李永信所提的國民住宅又該蓋在哪裡呢?另一個問題是,當我看著李永信的政見的時候,我腦中不斷浮現中國現在遍地開花的摩天大樓競逐戰。我不知道李永信到底想跟誰招商,但如果連台北101都花了好幾年才招商完全、轉虧為盈,那麼這「數棟」摩天大樓到底要租給誰呢?


結論
這次台北市長候選人們在經濟議題上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鼓勵創業」做為主要訴求,我想與目前的青年就業困境有很大關連。然而,整體而言這些鼓勵創業的政策都還不甚成熟,我認為還有很多發展空間。去掉李永信太過樂觀粗淺的政策論述,連勝文與柯文哲的政見都有可觀之處,連勝文抓到了最務實的資金問題,柯文哲則認為建構創業所需要的軟硬體設備更加重要。

面對這些經濟政策,我不得不說自己有些失望。我還是期待看到更多深刻的經濟論述,同時我也想看到更多產業計畫。連勝文在經濟政策的表現上相對最完整,但讓人好奇的是柯文哲以及其他候選人是否也願意像連勝文這樣延續目前台北市政府的既有規劃?我相信這是所有台北市民的疑惑,同時也期待能在之後宣布的政策中看到進一步論述。

延伸閱讀
觀政見
新世代觀點:想要熊掌,哪來的魚?再談松山機場存廢

留言

  1. 同樣感到失望,台灣首善之都卻也只有這樣的見解,希望執政之後能有更深入的規劃。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雲端情人(Her)──我們都寂寞

《雲端情人》(Her)是第八十六屆奧斯卡獎最多提名獎中相當獨特的存在,不同於主流商業片,非常具有獨立製片的色彩。本片為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自編自導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這類電影通常容易流於自溺,但史派克瓊斯卻成功地使這部電影超脫於一般小品。 圖、西奧多啟動了O.S.One,也開啟一趟特別的生命之旅。 精神與愛情、肉體與慾望、死亡與永生 所謂的好故事,就是讓讀者摸不到劇情接下來會怎樣發展,但當底牌掀開了之後卻又一切合乎邏輯與鋪陳。《雲端情人》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絕對名符其實。人與電腦相戀的情節設定並不讓人陌生,特別是許多日本動漫都有類似的情節;但《雲端情人》每一幕的鋪陳都讓觀眾感到新鮮。 《雲端情人》的第一幕開始於寂寞。單身已久的男主角西奧多(Theodore)是一位專職替人撰寫信件的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西奧多擁有非常特別的能力,只要看著寄信人與收信人的照片,透過細膩的表情與動作就能理解對方的情感,替寄信者寫出文情並茂的信件。西奧多傳遞他人的情感,卻壓抑自己的情感。西奧多寂寞,靠著隨機搜尋的電話性愛宣洩慾望,卻遇不到讓他有感覺的女聲,一段失敗的激情電愛瞬間變成黑色喜劇。寂寞的西奧多因著廣告購買了超智能的擬人作業系統O.S. One。西奧多專屬的O.S. One替自己取名為珊曼莎(Samantha),不僅聰明、充滿好奇心,而且還擁有人性。一場人與程式的愛情故事就此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