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ColorRun看創新

Color Run號稱地球上「最歡樂的五公里路跑」,上周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正式開跑。與其說Color Run是路跑,不如說這是一場五彩繽紛的嘉年華會,每個參賽者都在途中被噴上各色彩粉,自然讓人雀躍。然而Color Run卻也引發了爭論。

反對者認為,Color Run使用的大量彩色玉米粉雖然號稱無毒,但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上個月一場模仿Color RunColor me Rad,使得大佳河濱公園脆弱的草皮卻因為玉米粉而腐爛──即使玉米粉遇水即溶,但這些勾芡濃稠液體卻可能使草根無法呼吸。其次,Color Run噴灑的大量玉米粉吸入肺部將造成人體負擔,五公里的距離就可能造成不適。最後,天然的玉米粉是食物,我們不應該如此浪費食物。

支持者則認為,環境負擔的問題只要透過更換場地就能解決,身體不適者也應該自行斟酌不要勉強。至於浪費食物的問題,從長遠看來根本不是問題,因為過期腐爛的食物更多。支持者更認為,例如西班牙的番茄節雖然也消耗了大量新鮮番茄,但卻也因此形成一種強烈的文化景觀,帶來的觀光效益遠遠超過耗費的食物。更有支持者直指,台灣人始終抱持著保守心態攻擊這些充滿創意的外國文化,才會始終缺少這些特殊有趣又充滿創新意義的文化活動。

即使不提台灣傳統文化中的蜂炮與炸寒單等激烈節慶活動,像這樣拿別人文化否定自我的言論,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台灣人對於歐美文化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卑心態,彷彿只要講到「歐美如何如何」就是高人一等。不可否認,歐美文化中有許多美好而精緻的部分,我們能坦誠地欣賞這些動人的制度或者創意是好事情,但這跟我們是否應該照單全收卻是完全無關的獨立事件。台灣是有許多地方不夠好,但絕對不是壞到一無可取。

身材纖瘦的人看到身材結實壯碩的人穿了一件上衣很好看,於是就直接把那件衣服套在身上,結果卻鬆垮垮地完全不搭。台灣就像是那個身材纖細的人,總是在羨慕別人,總是想把別人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以為只要照單全收就會變得美好。但說穿了,這不僅僅是自卑,更是怠惰。在複製異國文化的過程只要出現任何瑕疵就會先怪罪自己的文化,正是一種不負責任又自甘墮落的態度。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種結果。如果真想穿上這件衣服,那就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型,讓自己在能努力的範圍之內配合衣服;不然,就只能穿適合自己的衣服,發揮自己既有的優勢。前者的難處在於,是不是到了最後仍發現有依靠努力無法改變之處?後者的盲點在於,如果沒有徹底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根本無法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衣服。說穿了,知己與知彼都很困難,但無法做到知己知彼,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困難的窘境當中。

二戰後的日本跟破產後的韓國都是在最為艱困的情況下,決心改革;如果用上一段的例子來說,就是決定用高強度的方式健身鍛鍊肌肉。兩個國家剛開始都模仿了歐美的成功之處,同時也非常努力地將異文化轉成自己的文化,最後終於不僅獲得成功,同時也讓自身的文化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這兩個國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都非常了解自身的特質。青出於藍,更甚於藍。重點從來就不是改革初期的模仿或者抄襲,而是在移植了外來文化之後是否能融入自己的文化特質,精粹出更接進自我本質的光輝。

創新可以從無到有或者是從AA+,但創新的本質應該是「適切的改變」。鍛鍊身材可以是一種適切的改變,替自己量身打造一套纖瘦的服飾也是一種適切的改變,重要的是:我們到底對自我以及環境的了解有深刻?。

移植創新的事物並不表示移植了創新的精神,真正重要的是本質,從來不是表象。辦個Color Run很好,大家歡樂,或許也能提升路跑風氣;然而,如果我們就只是在路跑時候灑灑染色的玉米粉,卻完全忽略了Color Run的精神,那麼這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活動,很快就會消失。今年下半年除了還有兩場Color Run以外,也引進了萬聖節路跑、殭屍路跑以及泡泡路跑等特殊路跑活動,一時之間突然變得好熱鬧。然而,這些創意路跑到底給與我們什麼改變?台灣這幾年的運動風氣逐漸增強,各種路跑、越野跑賽幾乎場場爆滿,已經是個適合創新的環境。我們期待有更多有趣的外來文化,但更期待的是這些文化會促發出真正的創新,而不僅只是停留在複製的層次。

留言

  1. 若是山寨複製就算了,多的是像圓環還有士林夜市那樣子的案例

    回覆刪除
  2. 如果玉米粉是無害的,就請你拿出數據或證據來佐證,不然感覺就好像是詭辯而已!!

    台灣也許真的不夠好,需要外來文化刺激我們的進步,但絕不是照單全收,我們至少還有基本分辨是非的能力!!

    回覆刪除
  3. 用彩色路跑來談創新,不是非常試當,這個活動很難說上創新,僅是路跑中增加一點其他元素。

    反對者對玉米粉的批判,是一種反省,並非反對創新,並非保持保守心態攻擊外來的活動

    台灣的路跑活動已非常蓬勃,只是某些活動藉機賺錢收取龐大報名費而已,說他是引入外來文化有點言過其實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心之谷──少年少女的神話

《心之谷》(日文原名為《耳をすませば》,英文名為"Whisper of the Heart",原意為側耳傾聽)是吉卜力工作室於1995年推出的年度動畫電影,也是近藤喜文唯一一部正式執導的院線動畫電影。近藤喜文製作過相當多知名動畫作品,例如《巨人之星》、《魯邦三世》、《清秀佳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兒時的點點滴滴》、《紅豬》、《海潮之聲》、《平成狸之戰》、《魔法公主》等大作,可以說是宮崎駿手下最強的大將。可惜的是,1997年的《魔法公主》後,近藤喜文在1998年遂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使吉卜力工作室遭受重大打擊,宮崎駿隨後也宣布退休。 宮崎駿改編少女漫畫的動畫劇本,最知名的就是《心之谷》與《來自紅花坂》,前者由愛徒近藤喜文執導,後者由其子宮崎吾郎執導。雖然兩者都是宮崎駿的劇本,也同樣描述一段青春愛情故事,但導演的天份在兩部片中一覽無遺。宮崎吾郎說故事毫無重心、節奏完全失當,水準比學生作品還糟;相對地, 近藤喜文完美地重塑劇本的靈魂,每一個細節都引人入勝 。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