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教育商品化或教育服務化?

教育不該是商品也不該是服務,但在台灣,這兩件事情似乎正逐漸增長。

教育商品化指的是,學歷變成了一種可供買賣的商品,對於校方最大目標是獲利,對於家長或學生最大目標是學位。教育服務化,則是指學生成為學校與老師的客戶,因此變成是校方必須滿足學生需求──不論多不合理。一般而言,教育商品化的主因在於學校無法從國家得到充分補助,學校在必須自理經費的情況下,只能想辦法增加學費。這兩天炒得很熱的清大學生陳為廷嗆教育部長蔣偉寧事件,就在於許多學生認為台灣教育部應該增加對大學教育的補助,好減輕這個問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台灣從2008年以來,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佔政府總支出比重從11%提升到12.5%;而中央機關教育部的經費佔政府總支出比重也從9%提升到10%。整體而言,教育支出從2008年的1963億到2011年的2355億,成長將近20%;同期間,2008年台灣GDP為4001億美金到2011年為4640億美金,成長約16%。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台灣政府對於教育有越來越重視的傾向。從下表更可以看出,台灣教育經費佔政府支出比率還比世界其他主要國家來得高很多



所以問題是否卡在分配,也就是台灣政府是不是補助高等教育不夠多?從下表可以看出,台灣的高等教育經費比例公立跟私立大概各佔1%,合計2%。而就OECD國家平均看來,公立佔1%、私立佔0.5%,合計1.5%。台灣對高等教育補助非但沒有比較少,反而還算多;倒是在基礎教育的補助上僅有3%,遠低於OECD平均的3.7%就總教育經費比重而言,台灣跟OECD的平均差不多,但卻有兩個現象:1.台灣在公立基礎教育的補助偏少;2.台灣在私立高等補助偏多


雖然政府用在高等教育的支出不算少,但比對平均每生使用教育經費可以看出:台灣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多,所以每人分到的經費相對少。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我們跟南韓平均每人使用的教育經費很相近




另一方面,讓我們從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來觀察。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台灣高等教育的粗在學率從2008年以來都維持在83%左右,變化不大。根據下表1-1-1 各級教育粗在學率表可以看出,相對於世界而言,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很高,跟台灣同在八成以上的有芬蘭、澳洲、紐西蘭、南韓、美國等國



再比對下表,可以看出很有意思的事情。跟台灣一樣高等教育比重高的南韓、美國,學費之絕對值以及佔每人GDP比率普遍比台灣來得高──公立與私立學校皆然。日本相對歐、美各國都更接近台灣,但高等教育比重為六成,其公私立學校學雜費不論是絕對金額或者佔每人GDP比率也都比台灣高。也就是說,在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承擔的學雜費真的已經算少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不在政府經費太少;老是拿政府支出當做台灣高等教育效果不彰的理由,只不過是藉口。如果說台灣教育商品化,學生跟家長把大學當作學店,真正的問題應該在:廣設大學之後,導致供需失衡,許多大學開始招收不到學生。因此,學校會開始搶學生,無視學生程度如何都先招進來再說。但麻煩的是,由於這些學校的軟體跟硬體設備都嚴重不足,加上學生的素質低到不容易教學,許多學校就乾脆直接採取放任主義以不要當人、維持學生數量為原則,至少可以穩定收入。風行草偃,在這些學校任教的老師們,自然就得把學生當作是客戶,高等教育也就扭曲成一種服務業。我認為,導致基礎教育變成服務業的主因,在於無知的怪獸家長;而導致高等教育變成服務業的主因,則在於大學以及教授過多造成的供給過剩。兩者原因雖然不同,但是都導致相同的結果,也就是教育服務化,再加上少子化世代即將襲來,教育商品化也就相伴而生



以上論調很社會學,完全從結構來談,但我想從微觀的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在這當中的角色是什麼?對於學生而言,入學沒有門檻、畢業沒有難度,造成他們毫無學習動機、更無法把學習當作責任,直接導致低度學習效果。看起來學生受制於環境,但事實上根本不是啊,學生打從一開始就可以「選擇」不要念大學,但既然選擇去念了,就得承受相對應的責任。社會觀感、父母壓力、學校逼迫、錢不夠得貸款得打工,這些本來就是做決策時要考慮的原因,決策就是有取有捨,不管為了什麼為了誰,終究那是個人責任個人擔。讓我憂心忡忡的並不是教育變成商品或者變成服務,而是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責任感。如果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責任感夠強,教育體系還不至於淪落至此;但當社會、學校、教授與家長只會把學生學習無效率的惡果都歸因政府與文化的時候,這麻煩可就真的大了


延伸閱讀
企業增稅以降高教學費可行乎? (本部落格文章)
台灣主計處
台灣教育部統計局

留言

  1. 很棒的分析,謝謝你!

    我覺得這是社會的共業,應該大家一起承擔。因為年輕人的未來也是台灣的未來,他們得到的文憑也同樣是台灣的文憑。如果年輕人在大學的時候被打工埋沒了青春,這樣的教育沒有效率,也浪費學校資源(他們沒時間用),一畢業的命運就是還學貸,沒還完就不能做別的規劃。難道這就是台灣的未來?還債的未來?被打工填滿的假象高等教育?

    從結構來談的話,沒有一個人的決定是他自己完全作主的!社會有更大的能力促使現象發生。

    新聞裡播一堆責任推來推去的事我也不同意。不論怎樣都應該更盡力去幫助對方。如果政府的經濟需要學生來幫忙,那政府也要釋出善意積極解決學生的問題。

    回覆刪除
  2. 其實這裡面還有企業問題, 企業普遍要求大學畢業, 導致人們有著寧願是野雞大學畢業, 也不可是專科名校出身的想法

    回覆刪除
  3. 版主您好,您的文章分析地很好,我也同意您對於目前高等教育問題的解析,讓我上了一課,謝謝您。
    只是在最末段的部份,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與版主不同,當然我不覺得誰對誰錯,只是提出來討論討論。版主的說法(引用如下):「學生打從一開始就可以『選擇』不要念大學,但既然選擇去念了,就得承受相對應的責任。」我覺得在邏輯上與自由選擇的觀點,都站得住腳,但是放在台灣的實際脈絡裡,我建議可以多參考更多的思考層面的可能。
    在台灣的脈絡中,十八歲的孩子,並不是自己選擇上大學的,原因有很多,外在的最大因素是,不上大學的其他可能就是男生當兵、女生就業。任何男生只要有選擇,幾乎很少人會捨大學去當兵;而女生如果直接就業,她就會面臨高中學歷基本上毫無競爭力的殘酷事實。台灣的就業環境已經夠糟糕,高學歷搶低薪工作的新聞幾乎不算新聞了,有那個人敢這麼有種,偏偏說我不要上大學我要去工作(而且還沒問你找的到嗎?)
    外在環境的惡劣因素反而是讓大學生想盡辦法待在校園,能繼續升學就升學、能休學、轉學也盡量做,大學生都想逃避進入社會的殘酷環境,更何況是高中畢業生。
    除了外在環境的惡劣因素,因一個更大的因素是內在環境,也就是高中畢業生的心理狀態。老實說,我覺得目前的十八歲學生,根本還不到可以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人格的年齡。而這根台灣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教育裡,根本沒有培養獨立人格這樣的內容。家長只想一心要小孩用功唸書考大學,什麼事情都不會讓他參與、思考甚至懷疑,我長期接觸大一學生的結論是,他們比較像是大一點的中小學生罷了,他們要學習獨立、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些探索與嘗試大概都是大學才開始的。更遑論要他們在十八歲時學習為自己的選擇勇於負責(講難聽點很多大學生連選校選系都是父母的意志,他們可能遲至研究所畢業才發現他根本對這個沒興趣)。
    但我並不覺得大學教育是不必要的,而且,相對於此,大學教育可能更顯重要,當然我並不主張所有的人都要念大學,而是我們應該有相對於大學高等教育,更加落實、完備的技職教育。可惜台灣的技職教育在家長的迷思與政府的忽視下,幾乎是完全崩潰,而造成了我朋友描述的一大群身在教室但心不知道在哪裡的軀殼。或是如版主所說,對於學習沒有動力,對於未來沒有方向、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想法的人,卻一樣在大學的教室裡共同使用大學的資源。
    以上是我的拙見,希望與版主共同討論,或可斟酌參考。

    回覆刪除
  4. 我認為教育就是商品與服務的一種,不然補習班的教育算什麼?不用說一般的國高中補習,技能教育例如語言教學音樂教學電腦教學通通都是商品,也是提供販賣,大學教育的問題在於理想主義認為大學不是商品造成的,如果大學學費自由化,那就可以淘汰不適合大學,如同市場淘汰沒有用的補習班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教育由於存在外溢效果。也就是經濟學的外部利益。所以從來都不是純粹的商品。

      更不要說民主制度的運作仰賴教育體系提供良好的公民教育。這部分完全是公共利益,與私益關係不大。

      刪除
  5. 現在的年輕人根本無法"選擇"是否上大學!
    現在的大學學歷已經跟過去國中學歷一樣,沒有上大學在未來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把所有人丟到競爭的機制裡面、優勝劣敗,這樣的現象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

    回覆刪除
  6. 其實我不反對教育商品化或是服務化,反正如果國家肯放手的話,終究出去的學生若是對社會適應不佳,校方就會被告知而改變商品和服務的方式。
    市場終究是要符合供需的,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只有補助純學術的發展,不然這樣不斷插手學校教育其實很蠢。

    回覆刪除
  7. 這篇的解讀問題不少:

    1.表一「政府教育經費佔政府歲出比例高」,應該要對照「公部門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台灣的公部門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比大部分OECD國家都來得低,台灣2012年只有4.43%,同期OECD國家平均是5.8%。之所以會有「政府歲出比例高」,是因為台灣政府支出占GDP比例並不高所導致的錯覺。如果去看台灣政府支出佔GDP比例,你就不會導出「政府投資其實沒有太少」這種結論了。

    2.「台灣的高等教育經費比例公立跟私立大概各佔1%,合計2%。而就OECD國家平均看來,公立佔1%、私立佔0.5%,合計1.5%。台灣對高等教育補助非但沒有比較少」這句話解讀應該有誤,因為這裡的私部門支出並不是政府支出,沒有所謂的「補助」問題。如果稍微懂一點高等教育財政,大概都知道私立大學的人事支出約差不多等於學費收入,幾乎沒有受到太多政府補助。我其實甚至認為「私立學校稀釋教育資源」這種論斷是錯的,但我還沒有時間重新去檢視近二十年的預算分配情形。

    3.如果仔細看表內的註釋,高等教育中政府支出部分還包括「自籌經費」,這個指的意思就是例如公立大學的校務基金,有一大塊收入在產學合作與國科會計畫等上面,也被列入「政府支出」,這個是灌水的算法,如果看例如台灣大學的教育部一般補助款和建教合作收入的消長比例,其實政府支出是在下降沒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推薦閱讀詹盛如(2008)台灣教育經費的現況分析,這是比較正確的解讀,教育部每次都喜歡拿教育經費占總政府支出比例還唬弄人。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雲端情人(Her)──我們都寂寞

《雲端情人》(Her)是第八十六屆奧斯卡獎最多提名獎中相當獨特的存在,不同於主流商業片,非常具有獨立製片的色彩。本片為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自編自導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這類電影通常容易流於自溺,但史派克瓊斯卻成功地使這部電影超脫於一般小品。 圖、西奧多啟動了O.S.One,也開啟一趟特別的生命之旅。 精神與愛情、肉體與慾望、死亡與永生 所謂的好故事,就是讓讀者摸不到劇情接下來會怎樣發展,但當底牌掀開了之後卻又一切合乎邏輯與鋪陳。《雲端情人》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絕對名符其實。人與電腦相戀的情節設定並不讓人陌生,特別是許多日本動漫都有類似的情節;但《雲端情人》每一幕的鋪陳都讓觀眾感到新鮮。 《雲端情人》的第一幕開始於寂寞。單身已久的男主角西奧多(Theodore)是一位專職替人撰寫信件的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西奧多擁有非常特別的能力,只要看著寄信人與收信人的照片,透過細膩的表情與動作就能理解對方的情感,替寄信者寫出文情並茂的信件。西奧多傳遞他人的情感,卻壓抑自己的情感。西奧多寂寞,靠著隨機搜尋的電話性愛宣洩慾望,卻遇不到讓他有感覺的女聲,一段失敗的激情電愛瞬間變成黑色喜劇。寂寞的西奧多因著廣告購買了超智能的擬人作業系統O.S. One。西奧多專屬的O.S. One替自己取名為珊曼莎(Samantha),不僅聰明、充滿好奇心,而且還擁有人性。一場人與程式的愛情故事就此開展。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