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宣布將從2014年起將過去20等分的所得分配統計改為5等分,理由是「符合國際慣例,並與國際接軌」。但所謂的國際標準到底是什麼呢?經濟學界中最常使用的貧富差距是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過去許多國際經濟數據確實很常出現5等分的貧富差距倍數比(即收入前20%者之收入總和為收入後20%者之總和的倍數),但像 OECD 、 CIA 與 歐盟 所公布的統計數字也是10等分,顯示5等分並非牢不可破國際標準。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來,20等分的資料的資訊量完全涵蓋了5等分的資訊量,因此公布20等分的資料同時也等於公布了5等分的資料。官方如果真要跟國際接軌,其實用不著縮減資訊,只要同時註明5等分資料並與國際相比即可──事實上,官方過去也一直採取這樣的做法。換言之,未來國際的趨勢應該是公布的資訊越來越公開透明,而非減少資訊含量;台灣過去公布20等分的的所得分配統計優於世界標準,現在卻反而走了回頭路。 對於主責的財政部而言,最大的原因或許是輿論壓力。先讓我們回到統計的角度來思考以下問題:「將同一筆資料分別以20等分與5等分切割,再將最高所得區塊的所得平均與最低所得區塊的所得平均相除,得道的倍數差異何者較大?」答案當然是「20等分」。以相同母體而言,前5%與後5%的所得倍數比前20%與後20%的所得倍數相比,前者必然大於等於後者,實際應用在國家時差異可能相當巨大。這些令人尷尬的20等分貧富倍數數據不僅難以跟國外相比,同時也容易引發爭論、擴大仇富情結,因此財政部或者行政院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簡化數據,並不能說完全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