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5的文章

寫於三周年──關於你七分之二的人生。

寫部落格也滿三周年了。 前陣子一位學姐談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她說:我們過的都是「七分之二的人生」。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是為了工作、通勤是為了來回公司與家、吃飯是為了工作的時候有精神、睡覺是為了隔天工作的時候有精神,所以星期一到五都是為了工作,只有星期六跟日是自己的;人生剩下周六、周日,因此我們都過著七分之二的人生。 可怕的是,即使我們的人生還剩下七分之二,仍沒有時間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到底我們想要什麼生活呢?或者,到底我們想做什麼事情呢?其實我們並不知道。多數人並不幸運,沒辦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都得不斷透過嘗試錯誤的過程,用刪去法找出自己熱情之所在。

下一世代的「媒體」,是科技公司

全球的媒體正在遭遇一場巨大的風暴。2015年7月,培生(Pearson)集團繼出售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股份之後,又醞釀出售經濟學人(Economist)。在這之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時代雜誌(Time Inc.)與衛報(The Guardian)等傳統媒體龍頭早已展開改革,成立各種以大數據(big data)或者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為目的的創新實驗室(LAB),試圖創造出更多來自數位的廣告營收。 在亞洲,情況也差不了多少。2015年3月壹傳媒集團公布財報,整體營收降到25.26億港元(YoY-9.5%),數位營收卻成長到6.47億港元(YoY+77%);傳統平面部分,台灣加上香港《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營收年減率約2成。不論是雜誌、報紙、出版社甚至電視台,所有的傳統媒體全部都遭遇營收下滑的衝擊。 傳統媒體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兩部分,一部分叫作廣告收入,另一部分叫作銷貨收入。廣告收入比較直觀,平面媒體就賣平面廣告、電視媒體就賣影音廣告;銷貨收入則是指販售紙本的報紙、雜誌與出版物。而傳統媒體營收下滑,是廣告與銷貨同時都下滑;換言之,廣告賣不出去,內容(報紙、雜誌跟出版物)也賣不出去。 全世界都在問:媒體要消失了嗎?或者會轉型成怎麼樣呢?每個人都在推測,但在答案揭曉之前,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 我的觀點是,「媒體」本身不會消失,但是「傳統媒體」會消失個大半──包含我們早已相當熟悉的報紙雜誌都是。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管理]《高年級實習生》──老闆比員工年輕50歲,沒問題嗎?

《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是2015年的美國好萊塢喜劇片,首周在IMDb上即拿下7.6分,表現不俗。本片的導演、編劇、製片皆為南西梅耶斯(Nancy Meyers),因此充滿濃濃的女性意識,說故事的方式也相當細膩;如果硬要挑缺點的話,就是細節太多,稍嫌繁瑣了一些。本片最大功臣是男主角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他完全以個人演技支撐起全片;女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本片的演技並不突出,但氣場驚人,能跟勞勃狄尼洛對戲仍維持存在感,相當不容易。 本片敘述年輕的女性創業家兼執行長茱莉(Jules Ostin, 安海瑟薇飾演)啟動了「高年級實習生」計畫,找來70歲的班(Ben Whittaker, 勞勃狄尼洛飾演)當她的助理實習生。班過去在電話簿公司工作了一輩子,最後以副總裁(VP)的身分退休,在老年喪妻之後仍想追求成長以及與人的連結關係,因此積極重新投入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