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是這麼問的:「如果可以讓時間停留,你想停留在什麼時刻?」假設把台灣擬人化,讓台灣回答這個問題,那麼答案會是什麼呢? 2000年的時候,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彼時最大的議題就是台獨與否。在那幾年之間,媒體最常做的調查之一就是在「統一」、「獨立」與「維持現狀」中三選一;有趣的是,選擇「維持現狀」的比例始終維持在五、六成以上,儼然成為台灣人的共識。那時的台灣正是意氣風發,經濟穩定、社會開放同時政治民主,相對於剛破產的韓國、回歸中國之後被指派領導者的香港或者即將面臨接班問題的新加坡,台灣完全是亞洲閃耀的明日之星。 然而,相對於明確的「統一」或者「獨立」,「維持現狀」顯然是個曖昧的選項。我們想維持「現狀」,維持政治上的獨立、經濟上的強勢、社會上的自由,但「維持」並不表示靜止不動,隨著時間過去,世界總會不斷改變。人生的道理是這樣,不進則退。我們以為自己手上的籌碼很多,所以不斷內耗。我們理解「自由民主」的方式就是不斷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卻沒有人在聽其他人說什麼;我們理解「維持現狀」的方式就是不思長進,每個人都急著把責任推到別人(特別是國家)身上,沒有人想到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