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是這麼問的:「如果可以讓時間停留,你想停留在什麼時刻?」假設把台灣擬人化,讓台灣回答這個問題,那麼答案會是什麼呢?
2000年的時候,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彼時最大的議題就是台獨與否。在那幾年之間,媒體最常做的調查之一就是在「統一」、「獨立」與「維持現狀」中三選一;有趣的是,選擇「維持現狀」的比例始終維持在五、六成以上,儼然成為台灣人的共識。那時的台灣正是意氣風發,經濟穩定、社會開放同時政治民主,相對於剛破產的韓國、回歸中國之後被指派領導者的香港或者即將面臨接班問題的新加坡,台灣完全是亞洲閃耀的明日之星。
然而,相對於明確的「統一」或者「獨立」,「維持現狀」顯然是個曖昧的選項。我們想維持「現狀」,維持政治上的獨立、經濟上的強勢、社會上的自由,但「維持」並不表示靜止不動,隨著時間過去,世界總會不斷改變。人生的道理是這樣,不進則退。我們以為自己手上的籌碼很多,所以不斷內耗。我們理解「自由民主」的方式就是不斷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卻沒有人在聽其他人說什麼;我們理解「維持現狀」的方式就是不思長進,每個人都急著把責任推到別人(特別是國家)身上,沒有人想到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人民。
我們似乎以為,只要依照「目前」的方法去做,時間就會停留。所以我們其實看見了卻假裝看不見南韓經歷一次強大國難之後全國人民上下齊心的、假裝看不見新加坡犧牲了自由社會與民主政治卻換來強盛經濟、假裝看不見香港無視平等集中所有資源於少數領域,最重要的是,我們假裝看不見中國日趨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我們都低估了他國崛起的影響。說穿了,2000年的台灣之所以能走向民主,主因就是經濟實力強大。特別是當時中國經濟尚未完全起飛,台灣在經濟上的國際地位仍強,是外交與政治獨立性的最大支柱。換言之,如果當時台灣的目標是「維持現況」──不論是政治、經濟或者社會現況,台灣首要且核心的目標就是維持自身經濟實力以及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這從來不是一件可以關起門來自我催眠就能順心如意的事情。
台灣逐漸走入困境是這五、六年來的事情,但事情其實在更早、在台灣人決定「維持現狀」的時候就開始醞釀了。與其說台灣做錯什麼以至於國際地位掉很快,連非洲小型友邦都可以輕易拋棄我們選擇與中國建交,倒不如去理解其他國家做對了什麼。國際貿易中,各國經濟實力強弱都是相對而非絕對,有人前進就有人後退,有人佔了一個坑就有人沒位置。這幾年來,我們的鄰國都做出了選擇。新加坡知道自己是個寡民小國,沒有辦法轉型內需市場也沒辦法過度分散資源,所以把國力集中在培養菁英、吸引國際資金以及發展少數產業;這幾年也的確看到成果,例如賭場帶來的觀光收益豐富驚人──而這原本是新加坡敬而遠之的產業。南韓人口不少國土也廣,雖然也採取集中資源的做法,但其能發展的產業又比新加坡來得多;韓國挑戰的對象是日本,這幾年來成果豐碩,歐美各國也都開始把韓國當作大國看待。中國的製造成本雖然隨著工資提升而逐漸拉高,但仍有人口多、土地面積廣闊、消費市場廣大的優勢,這幾年來不僅在中、低階製造業上發展迅速,品牌也有崛起的趨勢。而台灣呢?台灣過去之所以強盛,是基於中、低階製造業夠強,同時又乘上PC時代的潮流;但現在台灣不僅沒有完全切入行動裝置時代的潮流,產業鏈位置不佳又同時被中國與韓國夾擊,電子業不振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維持現況,並不非得保留原本的產業優勢,如果捨棄掉原本擁有的優勢卻能換來其他優勢,那麼也沒什麼不好。台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失去電子業或者不要塑化業,而是:台灣能把什麼產業發展得好?而這些思考,也從來就不是隨便用「產業升級」四個字就可以打發得了的事情。企圖「維持現況」不是不行,但這從不是一個簡單輕巧的選項。台灣人的問題是,把一切都想得太過輕巧,除了嘴裡唸頌一些空泛的沒有實質意義的詞彙自欺欺人以外,其實完全沒有進步。台灣三大自我感覺良好詞彙:小確幸、拼經濟、公平正義。我們似乎沒有真正用理性思考過,在乎短期目標的小確幸跟必須具有長遠宏觀計畫的拼經濟可能互斥,傾向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與傾向自由主義的經濟成長也可能互斥。說到底,想讓經濟更繁榮、社會更平等、政治更民主都是假的,政府、企業、人民三方不斷互相牽制撕咬才是真的。一個國家從上到下,絕大多數人都不想理解他者想法,只是不斷將對方視作敵人,哪來的繁榮、平等與民主可言?
如果將台灣擬人,台灣會說:「我想停留在2000年,那是個連網路泡沫化造成全球經濟危機卻都損傷不了我一分一毫的美好年代。」喪失強勢的經濟實力,其實就是台灣無法維持現況的主因;而台灣之所以喪失經濟優勢,則來自於一個自我預言實現,「維持現況」。這是一句魔咒,從政治轉移到經濟,綑綁了台灣將近十年。我們是該問問自己,我們真的做好選擇了嗎?我們「真的」想維持現狀嗎?這一刻,該是從我們願意自身開始改變的時候了。
2000年的時候,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彼時最大的議題就是台獨與否。在那幾年之間,媒體最常做的調查之一就是在「統一」、「獨立」與「維持現狀」中三選一;有趣的是,選擇「維持現狀」的比例始終維持在五、六成以上,儼然成為台灣人的共識。那時的台灣正是意氣風發,經濟穩定、社會開放同時政治民主,相對於剛破產的韓國、回歸中國之後被指派領導者的香港或者即將面臨接班問題的新加坡,台灣完全是亞洲閃耀的明日之星。
然而,相對於明確的「統一」或者「獨立」,「維持現狀」顯然是個曖昧的選項。我們想維持「現狀」,維持政治上的獨立、經濟上的強勢、社會上的自由,但「維持」並不表示靜止不動,隨著時間過去,世界總會不斷改變。人生的道理是這樣,不進則退。我們以為自己手上的籌碼很多,所以不斷內耗。我們理解「自由民主」的方式就是不斷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卻沒有人在聽其他人說什麼;我們理解「維持現狀」的方式就是不思長進,每個人都急著把責任推到別人(特別是國家)身上,沒有人想到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人民。
我們似乎以為,只要依照「目前」的方法去做,時間就會停留。所以我們其實看見了卻假裝看不見南韓經歷一次強大國難之後全國人民上下齊心的、假裝看不見新加坡犧牲了自由社會與民主政治卻換來強盛經濟、假裝看不見香港無視平等集中所有資源於少數領域,最重要的是,我們假裝看不見中國日趨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我們都低估了他國崛起的影響。說穿了,2000年的台灣之所以能走向民主,主因就是經濟實力強大。特別是當時中國經濟尚未完全起飛,台灣在經濟上的國際地位仍強,是外交與政治獨立性的最大支柱。換言之,如果當時台灣的目標是「維持現況」──不論是政治、經濟或者社會現況,台灣首要且核心的目標就是維持自身經濟實力以及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這從來不是一件可以關起門來自我催眠就能順心如意的事情。
台灣逐漸走入困境是這五、六年來的事情,但事情其實在更早、在台灣人決定「維持現狀」的時候就開始醞釀了。與其說台灣做錯什麼以至於國際地位掉很快,連非洲小型友邦都可以輕易拋棄我們選擇與中國建交,倒不如去理解其他國家做對了什麼。國際貿易中,各國經濟實力強弱都是相對而非絕對,有人前進就有人後退,有人佔了一個坑就有人沒位置。這幾年來,我們的鄰國都做出了選擇。新加坡知道自己是個寡民小國,沒有辦法轉型內需市場也沒辦法過度分散資源,所以把國力集中在培養菁英、吸引國際資金以及發展少數產業;這幾年也的確看到成果,例如賭場帶來的觀光收益豐富驚人──而這原本是新加坡敬而遠之的產業。南韓人口不少國土也廣,雖然也採取集中資源的做法,但其能發展的產業又比新加坡來得多;韓國挑戰的對象是日本,這幾年來成果豐碩,歐美各國也都開始把韓國當作大國看待。中國的製造成本雖然隨著工資提升而逐漸拉高,但仍有人口多、土地面積廣闊、消費市場廣大的優勢,這幾年來不僅在中、低階製造業上發展迅速,品牌也有崛起的趨勢。而台灣呢?台灣過去之所以強盛,是基於中、低階製造業夠強,同時又乘上PC時代的潮流;但現在台灣不僅沒有完全切入行動裝置時代的潮流,產業鏈位置不佳又同時被中國與韓國夾擊,電子業不振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維持現況,並不非得保留原本的產業優勢,如果捨棄掉原本擁有的優勢卻能換來其他優勢,那麼也沒什麼不好。台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失去電子業或者不要塑化業,而是:台灣能把什麼產業發展得好?而這些思考,也從來就不是隨便用「產業升級」四個字就可以打發得了的事情。企圖「維持現況」不是不行,但這從不是一個簡單輕巧的選項。台灣人的問題是,把一切都想得太過輕巧,除了嘴裡唸頌一些空泛的沒有實質意義的詞彙自欺欺人以外,其實完全沒有進步。台灣三大自我感覺良好詞彙:小確幸、拼經濟、公平正義。我們似乎沒有真正用理性思考過,在乎短期目標的小確幸跟必須具有長遠宏觀計畫的拼經濟可能互斥,傾向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與傾向自由主義的經濟成長也可能互斥。說到底,想讓經濟更繁榮、社會更平等、政治更民主都是假的,政府、企業、人民三方不斷互相牽制撕咬才是真的。一個國家從上到下,絕大多數人都不想理解他者想法,只是不斷將對方視作敵人,哪來的繁榮、平等與民主可言?
如果將台灣擬人,台灣會說:「我想停留在2000年,那是個連網路泡沫化造成全球經濟危機卻都損傷不了我一分一毫的美好年代。」喪失強勢的經濟實力,其實就是台灣無法維持現況的主因;而台灣之所以喪失經濟優勢,則來自於一個自我預言實現,「維持現況」。這是一句魔咒,從政治轉移到經濟,綑綁了台灣將近十年。我們是該問問自己,我們真的做好選擇了嗎?我們「真的」想維持現狀嗎?這一刻,該是從我們願意自身開始改變的時候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