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民幣貶值,是傷己深還是傷敵深?

我這周日才寫了《大債危機》書評,剛談完「通膨型蕭
條」這個典型的、最危險的債務危機,本周一中國就直接讓匯率跌破7,等於是跟美國宣告:這貿易戰,我們打定了。當天,道瓊就跌了700多點,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首先,讓我們釐清一下,中國讓人民幣貶值對中美貿易的影響是什麼?

從中國出口的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對出口有利,因此美國針對中國3000億的10%關稅效果,會被抵消。從中國進口的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對進口不利,這會拉高物資成本,進而推高通膨。



其次,人民幣貶值,美股為什麼大跌?

從美國角度看來,由於中國開始打貨幣戰,因此美國出口就變得不利,美國跟出口相關的科技股例如APPLE就跌得特別慘。這次美國課徵的3000億美金的商品關稅,主要就是以最終消費性電子為主,再加上人民幣貶值,今年下半年恐怕全球電子業都不好過。

你可能會想,哇靠貨幣貶值這麼棒,一口氣就可以打破關稅壁壘,那乾脆我們也來貶值就好啦!問題就是,貶值這件事情帶來的後遺症也很嚴重,所以國家之間不會時常開打貨幣戰。

貶值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膨。如同前文所說,自家貨幣貶值會讓進口商品變貴,因此會推高物價。當然,如果國內原本產品就夠多夠好、進口商品的比重佔國內需求不高,那麼貶值帶來的通膨問題可能相對小一些;然而,如果某些進口商品沒有充分的替代品、民眾或者企業還是非得從國外進口不可,那麼通膨幾乎是不可避免。

中國目前面對了GDP成長疲弱、貿易額迅速下降的問題,基本上就是要開始走入蕭條期,這時候如果出現通膨,那很有可能是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無疑會讓中國複雜糾結的經濟問題更加痛苦。

貶值帶來第二個問題,是債務增加。假設中國的公司/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是跟自家人用人民幣舉債,那麼就不會有債務擴張的問題;但如果今天公司/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有向外國人舉債,而且還是美金計價,那麼問題可就大了。

中國的公司/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基本上是賺人民幣、以美金償還,因此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等於你賺的人民幣沒改變,但是你要還的債變多了。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大。中國企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有大量舉債,而且2018年違約率才剛創新高,表示中國本來就有現金流的問題,如今要還的債還增加超過一成,恐怕會讓2019年的違約率超過去年。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這兩件事情跟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通貨膨脹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東西變貴、生活成本增加。如果大家都在發大財,那東西變貴當然沒什麼問題,照樣買就對了。

但問題是,當企業債務增加、違約率攀升時,就表示有許多公司會因為現金周轉不過來而倒閉,這意味著失業率也會跟著提高。失業率增加意味著購買力下降,因此會讓經濟進一步走軟,此時又遭逢物價上升,你可以想像會是多痛苦的一個情況。

現在對於中國而言,貶值其實是很壞的一手棋,後面能布的局整個變少,我有點不懂為什麼這時候要這麼快就出這手,這應該是無計可施的時候才出的招。除非,現在就已經是那個無計可施的時候。

中國上半年來在貨幣跟債務上都已經算是盡其所能地緊縮了(雖然還是沒有真的緊縮到),我認為中國很清楚知道問題在哪裡,而且是認真想迴避掉最壞的結果。

什麼是最壞的結果?就是超級通膨。外資不斷撤離、貨幣狂貶、物價攀升、印鈔票,這四件事情不斷反覆自我強化,帶來貨幣崩潰、產業重創、人民累積的財富幾乎化作烏有、社會問題不斷攀升,直到所有槓桿泡沫全數破滅為止。1918年到1924年,德國面對的就是這種可怕的現象。

中國能不能迴避掉這結果呢?我認為目前還看不出來。不過,外資撤離、貨幣貶值這兩個要素已經開始發生,現在就看中國的通膨能不能先撐住,最後是會不會想用印鈔票去解決通膨問題。

我認為中國要禁止美國農產品進口,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打貿易戰,而是避免讓美國進口商品直接增加的10%匯差,一口氣推高核心物價。但中國本來就有食物不足需要進口的問題,對國內市場的供給減少之後,理論上價格也會攀升。我猜中國接下來會針對物價進行更嚴密的控制,用盡千方百計也要壓抑物價。

但根據歷史經驗,這種時候若想控制物價,就會產生囤貨的問題。中國會不會或者能不能強迫店家必須要持續供貨?這我就不知道有什麼可行的手段,但中國總會有奇妙的辦法應對吧。

我認為目前的劇本發展一定比川普想像得還要更順利,接下來川普如果川普要讓中國束手無策,一定會開始針對中國的糧食問題進行攻擊。更有趣的是,今年還剛好是氣候異常的年份,要順手打出糧食供給不足這張牌是容易的事情。

不論如何,這些事情都是之後的好幾步了。至少,以現在來看人民幣貶值,我認為實在是傷己比傷敵更深的一手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