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漫威開啟第五階段,很多人在盤點,漫威第四階段到底有多爛云云。只是,我看過這麼多文章跟評論影片,真的還沒有任何人講到核心──到底為什麼這些內容不「好」?應該要怎麼樣才叫做「好」?扣掉上篇文章我們提到的,發行期過短所導致的所有管理跟技術性的問題不談,真正的問題是:系列電影在故事創作上先天就有非常大的限制與難處。
不論文字、漫畫、動畫、電影、影集或者是什麼形式,一個好故事的核心必然是:主題、角色以及情節。這三個元素為三位一體,也就是說,我們要看一個故事的主題好不好,會從角色的困境以及情節鋪陳去推敲;我們要看角色好不好,會看該角色是否有實質的主題以及具有說服力的情節;我們要看情節好不好,要看角色行動是否符合邏輯以及能否集合成一個有意義的主題。這三個元素,都各自有很多書籍在談,我等於是把很多書的內容濃縮成一小段,如果各位感興趣,可以去找相關的書來看。
然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想要一口氣就創作出一個三者環環相扣的故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創作者一定得先確認好一者,然後透過這一者去錨定其他兩者。
電影是一種以主題優先的故事。
首先,電影的長度約為120分鐘,假設每5分鐘為一場戲(即一段獨立的劇情),則大約是24場戲,用24場戲去說明一個主題,算是合理的配置。其次,由於電影從規劃到執行到上映的時間很長,因此每一部電影都可以視作獨立的作品,因此必須要有自己的起承轉合。最後,延伸自上一句,每部電影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結局,這個結局就決定了觀眾如何理解主題為何。
不過呢,系列電影因為並不「獨立」,每一部片都是為了下一部片或者未來的某部片而拍攝的,因此在創作邏輯上更接近影集。由於真正貫穿每一集之間、能吸引觀眾持續看下去的元素是角色,因此影集是一種以角色優先的故事。
因此,系列電影最大的困境在於:人們會用電影這種「主題」核心的角度去評價其好壞,但創作者又必須以「角色」為核心來進行創作;甚至,系列電影通常不是改編漫畫就是小說,有可能必須要硬塞某些「劇情」,又或者為了過去或者未來的某些劇情而做出妥協。
漫威的第一階段是最沒有包袱的,每部電影都有各自主題,並專注在一個角色上,所有劇情也都發展得很自然。其中最能作為代表的是《鋼鐵人》、《美國隊長》以及《復仇者聯盟》。
第二階段就已經開始有包袱了。《鋼鐵人3》、《雷神索爾2》的主題都表現得都不怎樣;《美國隊長2》跟《復仇者聯盟2》表現很好;《星際異攻隊》跟《蟻人》則直接開出新支線,介紹新角色,因此水準也較佳。整體來說,英雄起源故事通常最沒有包袱、最容易拍得好,後續作品難度較高。
第三階段依然品質參差不齊,但隨著後續新角色越來越需要跟舊角色連結或者互動,因此做出的妥協就越來越多。例如《雷神索爾3》中,浩克的戲份超級多,但浩克相關的劇情跟主題「國王是因為人民而存在,不是因為國土而存在」有任何相關性嗎?
我們再把格局拉大。漫威的前三階段,其實就像是超大型的三部曲電影。第一階段整個講英雄崛起;第二階段整個在講英雄跟反派只在一線之隔,兩者能造成的破壞沒有差異;第三階段在講,英雄跟反派的差異在於「選擇」,英雄會選擇站在弱小的人民那邊,反派則會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這就是為什麼第三部曲的終結《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跟《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這麼能衝擊人心(特別是對於看完之前每一部作品的觀眾來說),因為過去所有的故事,都收攏在這個主題上了。
人會被故事感動,正是因為主題。主題就是故事的靈魂以及基本價值觀,再怎麼宏大的特效場景、再怎麼吸引人的角色、再怎麼轟轟烈烈的劇情,那都是表層。夜深人靜,會讓你反覆想到的那個故事,一定是「說了些什麼」的故事,那就是有主題的好故事。
如果漫威跟迪士尼選擇讓這個系列終結在第三階段,那這個系列不只是票房獲得巨大成功,在故事上也確實完整了一個長達十年的系列。即使中間有些電影單獨看來不盡人意、有些劇情真的很糞,但在明顯主題鋪陳與優秀角色的情況下,那都可以算是瑕不掩瑜。至於人物好、劇情好,但最後結局爛、主題模糊,導致整個系列從此無人問津的,就是《權力遊戲》,這以後如果我想寫再專門寫一篇吧。
第四階段之難,就難在前三階段已經足夠完整,這是一個完全符合正、反、合邏輯的龐大辯證。不僅主題明確,主要角色的角色曲線幾乎都完成,換句話說就是:已經沒有什麼故事好說了。
漫威說,第四階段整體的主題是「英雄的傳承」,但讓我來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想推出新英雄來繼續賺錢,但同時我們怕直接推出新英雄會搞砸,所以我們會用舊英雄帶新英雄的方式來處理喔。」《黑寡婦》、《奇異博士2》、《雷神索爾4》、《黑豹2》等電影,《獵鷹與酷寒戰士》、《鷹眼》、《律師女浩克》等影集,幾乎都是這樣。
不用舊角色帶出新角色的故事,例如《尚氣》、《永恆族》、《月光騎士》、《驚奇少女》,在沒有包袱的情況下發揮空間較大,不僅風格較為豐富,在主題的表現上也好得多。
另外一些不需要帶出新角色、只是持續深挖舊角色的故事,例如《蜘蛛人:無家日》、《汪達幻視》、《洛基》,表現也相當好。特別是英雄的墮落、反派的自我覺醒等等主題,都是過去漫威沒有這麼深刻探索過的主題,都表現得很好。
如果讓我們綜觀這些第四階段的內容,他們有共同說了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嗎?至少我看不出來,我認為這個階段完全沒有主題。同時,這個階段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劇情主線(例如第三階段那樣),也會讓剛看完第三階段有主題有主線的觀眾感到疑惑,每看一部作品都會覺得:我到底看了什麼?
第五階段的劇情主線就是「康」這個反派,這可能會比沒有劇情主線的第四階段來的吸引人一些。然而,如果第五階段仍沒有一個主題去貫穿每一部作品、讓角色發揮各自的角色曲線,那麼故事一樣會是味如嚼蠟。
雖然我把第四階段批得很慘,不過漫威第四階段的作品,有真的差到低於商業大片跟影集的平均水準嗎?事實上,也還真的沒有。一部電影的主題、角色跟劇情都要互相呼應、彼此完整,其實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在商業電影裡面,十部能碰上一部就很了不起了。相對於很多商業電影在劇情上已經放棄思考,只是不斷堆疊一些故弄玄虛的劇情,漫威的許多導演還是非常努力地去處理主題、角色與劇情之間的矛盾,甚至試圖把自己的風格與美學意識,融入到電影裡面,去擴展漫改超級英雄影視的可能性。
客觀看來,漫威第四階段,就是影視工廠流水線化的產物。沒有真的差到不值那300塊電影票跟人生的兩小時,但也沒有好到讓人驚豔,甚至想一看再看。那麼,漫威為什麼會被罵這麼慘?就是因為觀眾的期待,也就是我在上篇文章提到過的系列電影的「綜效」。因為觀眾只會記得之前電影給了自己多大感動,當新作品作為電影來看缺乏主題、作為系列電影來看新角色又不吸引人時,那個期待落空的失望感,才是真正會導致負評如潮的關鍵。說穿了,由愛生恨。
如同我在前一篇文章說的,我不認為漫威系列電影這樣的商業運作模式能天長地久維持下去。在流行文化這個市場,一個龐大的潮流歷經十年,即使不立刻消失,至少都一定會發生衰退。迪士尼換回CEO、權力重新交回給凱文費吉之後,情況是否會改變,這至少都要兩、三年之後才看得出來。希望度過這段低潮之後,漫威能給《X戰警》系列一個轟轟烈烈的新開始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