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質書會消失嗎?

電子書(e-book)推出數年雖然仍未能完全取代紙質書,但的確提出了一種更節省資源又更方便的閱讀媒介──而且這個媒介與電腦螢幕不同,尺寸與質感都更接近紙質書帶來的閱讀體驗。但電子書很迅速地就變成即將可能淘汰的過度性產品。平板電腦(tablet)雖然不使用電子紙而採用LED或者AMOLED螢幕,但便利的介面以及介於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的使用體驗,仍能充分取代電子書的功能。我認為,紙質書真正的挑戰者絕對不是電子書,而是平板電腦以及五吋以上的大尺寸智慧型手機

平板電腦與大尺寸智慧型手機這些電子閱讀裝置的滲透率會不斷增加、持續取代紙質書嗎?會,因為紙質書不僅貴、佔空間,同時又難以保存。但這些缺點同時也是優點,對於人類而言,珍貴易壞的東西才有價值。我們該如何理解紙質書在未來閱讀市場的地位?我認為最適當的例子,可能是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磁帶式錄音帶、CD唱片出現之前的音樂紀錄工具,雖然後浪推前浪,但黑膠唱片卻在收藏家的心中卻變成寶貝,保存良好的黑膠唱片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然而,紙質書存在歷史上已經超過數千年,與僅有百年歷史的黑膠唱片截然不同;這意味著,紙質書消逝的速度會遠較黑膠唱片來得慢。

最終──也許是一百年之後──紙質書會變成一種奢侈品。數量急速減少之後,能存活下來的紙質書印刷廠與出版社將僅存少數幾家自然形成寡佔市場,在沒有規模經濟的情況下,紙質書必然售以高價才能符合成本。紙質書特殊的文化意涵,會維持其價值以及市場,最終形成一個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當然,這個時候能付梓的文章,必然是經典之作。

供給相關的因素在於紙價、印刷成本與管理成本。這幾年物價飛漲,紙漿是唯一幾乎沒有漲的基礎原物料,加上印刷成本低,未來可能緩慢持續攀升的只有管理成本,也就是人工。影響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則是閱讀習慣變革的速度。一方面是硬體,也就是電子閱讀裝置滲透率提升速度;另一方面則是軟體,也就是紙本書的電子化內容增加速度。現在紙本書電子化內容的比例雖然不夠高,但是數年內一定能達成多數刊物電子化的目標,就中期而言並不是個問題。從供需關係看來,紙質書是一個需求比供給強勢的買方市場,需求降低在短期內將會造成價格下滑,接著經營不善的廠商將倒閉以減少供給,此後將以這樣的循環不斷重複,直到價格反彈為止。我認為這將是一段非常漫長的過程,出版業將面臨非常長期的空頭市場。當然,像亞馬遜(Amazon)這樣無視媒介紙質或者電子閱讀裝置,專注於閱讀本質的企業當然會持續存活。紙質書可能失去主要閱讀媒介的地位,但閱讀本身仍會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我個人最好奇的是空間設計與傢俱會如何改變。書櫃是住宅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幾乎沒看過有哪個家庭沒有書櫃、沒有任何藏書。紙質書式微之後,書櫃也必然逐漸從住宅空間中變得弱勢;紙質書變成奢侈品之後,書櫃更可能變成透明的恆溫恆濕保險展示櫃。未來書房甚至可能會轉化成無需書櫃的閱讀室──只需一坪,能讓人放鬆使用電子閱讀裝置。讓人感傷的是,閱讀即將失去「空間」;但讓人欣喜的是,閱讀仍會超越「時間」

留言

  1. 我第一次逛你的網站是 看到你分析 燈會 高鐵的雍塞
    因此 好奇的 看你其他的文章

    紙質書 這個議題 我也很有興趣
    不過 可能 一樣從 閱讀習慣著手
    你可以逛一下 圖書館
    看大家是怎麼K書 或是怎麼查資料的

    實體的書本 在於 當你有適當的 綜整後
    翻閱出來的數度快
    特性包含 多本書的參閱 或是 一本書中 多頁的參閱
    以及 用不同的筆和工具 在書上 作很親近個人化的注解
    再來就是 保存的安定感,
    數位內容 我得擔心 設備會壞掉送修而忘了備份,
    也常擔心 自己做的標記 是否 因為 存儲格式不同而 毀壞
    這些 使用行為和心理的層級 是沒辦法 用電子來取代的
    當然,
    如果是一些即時 非知識的 資訊 (像是八卦,短時新聞,體育賽程,比數,股市的數據) 這種倒是 可以由數位化來處理 且更方便 取得數據的分析

    回覆刪除
  2. 我本來也支持電子書
    後來因為長時間使用讓我近視加劇之後
    因為3c產品發出的藍光讓眼睛很容易病變
    我現在有紙本的會看紙本的

    回覆刪除
  3. Kindle 沒有或有非常少的藍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