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e-book)推出數年雖然仍未能完全取代紙質書,但的確提出了一種更節省資源又更方便的閱讀媒介──而且這個媒介與電腦螢幕不同,尺寸與質感都更接近紙質書帶來的閱讀體驗。但電子書很迅速地就變成即將可能淘汰的過度性產品。平板電腦(tablet)雖然不使用電子紙而採用LED或者AMOLED螢幕,但便利的介面以及介於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的使用體驗,仍能充分取代電子書的功能。我認為,紙質書真正的挑戰者絕對不是電子書,而是平板電腦以及五吋以上的大尺寸智慧型手機。
平板電腦與大尺寸智慧型手機這些電子閱讀裝置的滲透率會不斷增加、持續取代紙質書嗎?會,因為紙質書不僅貴、佔空間,同時又難以保存。但這些缺點同時也是優點,對於人類而言,珍貴易壞的東西才有價值。我們該如何理解紙質書在未來閱讀市場的地位?我認為最適當的例子,可能是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磁帶式錄音帶、CD唱片出現之前的音樂紀錄工具,雖然後浪推前浪,但黑膠唱片卻在收藏家的心中卻變成寶貝,保存良好的黑膠唱片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然而,紙質書存在歷史上已經超過數千年,與僅有百年歷史的黑膠唱片截然不同;這意味著,紙質書消逝的速度會遠較黑膠唱片來得慢。
最終──也許是一百年之後──紙質書會變成一種奢侈品。數量急速減少之後,能存活下來的紙質書印刷廠與出版社將僅存少數幾家自然形成寡佔市場,在沒有規模經濟的情況下,紙質書必然售以高價才能符合成本。紙質書特殊的文化意涵,會維持其價值以及市場,最終形成一個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當然,這個時候能付梓的文章,必然是經典之作。
供給相關的因素在於紙價、印刷成本與管理成本。這幾年物價飛漲,紙漿是唯一幾乎沒有漲的基礎原物料,加上印刷成本低,未來可能緩慢持續攀升的只有管理成本,也就是人工。影響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則是閱讀習慣變革的速度。一方面是硬體,也就是電子閱讀裝置滲透率提升速度;另一方面則是軟體,也就是紙本書的電子化內容增加速度。現在紙本書電子化內容的比例雖然不夠高,但是數年內一定能達成多數刊物電子化的目標,就中期而言並不是個問題。從供需關係看來,紙質書是一個需求比供給強勢的買方市場,需求降低在短期內將會造成價格下滑,接著經營不善的廠商將倒閉以減少供給,此後將以這樣的循環不斷重複,直到價格反彈為止。我認為這將是一段非常漫長的過程,出版業將面臨非常長期的空頭市場。當然,像亞馬遜(Amazon)這樣無視媒介紙質或者電子閱讀裝置,專注於閱讀本質的企業當然會持續存活。紙質書可能失去主要閱讀媒介的地位,但閱讀本身仍會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我個人最好奇的是空間設計與傢俱會如何改變。書櫃是住宅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幾乎沒看過有哪個家庭沒有書櫃、沒有任何藏書。紙質書式微之後,書櫃也必然逐漸從住宅空間中變得弱勢;紙質書變成奢侈品之後,書櫃更可能變成透明的恆溫恆濕保險展示櫃。未來書房甚至可能會轉化成無需書櫃的閱讀室──只需一坪,能讓人放鬆使用電子閱讀裝置。讓人感傷的是,閱讀即將失去「空間」;但讓人欣喜的是,閱讀仍會超越「時間」。
平板電腦與大尺寸智慧型手機這些電子閱讀裝置的滲透率會不斷增加、持續取代紙質書嗎?會,因為紙質書不僅貴、佔空間,同時又難以保存。但這些缺點同時也是優點,對於人類而言,珍貴易壞的東西才有價值。我們該如何理解紙質書在未來閱讀市場的地位?我認為最適當的例子,可能是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磁帶式錄音帶、CD唱片出現之前的音樂紀錄工具,雖然後浪推前浪,但黑膠唱片卻在收藏家的心中卻變成寶貝,保存良好的黑膠唱片價格更是水漲船高。然而,紙質書存在歷史上已經超過數千年,與僅有百年歷史的黑膠唱片截然不同;這意味著,紙質書消逝的速度會遠較黑膠唱片來得慢。
最終──也許是一百年之後──紙質書會變成一種奢侈品。數量急速減少之後,能存活下來的紙質書印刷廠與出版社將僅存少數幾家自然形成寡佔市場,在沒有規模經濟的情況下,紙質書必然售以高價才能符合成本。紙質書特殊的文化意涵,會維持其價值以及市場,最終形成一個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當然,這個時候能付梓的文章,必然是經典之作。
供給相關的因素在於紙價、印刷成本與管理成本。這幾年物價飛漲,紙漿是唯一幾乎沒有漲的基礎原物料,加上印刷成本低,未來可能緩慢持續攀升的只有管理成本,也就是人工。影響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則是閱讀習慣變革的速度。一方面是硬體,也就是電子閱讀裝置滲透率提升速度;另一方面則是軟體,也就是紙本書的電子化內容增加速度。現在紙本書電子化內容的比例雖然不夠高,但是數年內一定能達成多數刊物電子化的目標,就中期而言並不是個問題。從供需關係看來,紙質書是一個需求比供給強勢的買方市場,需求降低在短期內將會造成價格下滑,接著經營不善的廠商將倒閉以減少供給,此後將以這樣的循環不斷重複,直到價格反彈為止。我認為這將是一段非常漫長的過程,出版業將面臨非常長期的空頭市場。當然,像亞馬遜(Amazon)這樣無視媒介紙質或者電子閱讀裝置,專注於閱讀本質的企業當然會持續存活。紙質書可能失去主要閱讀媒介的地位,但閱讀本身仍會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我個人最好奇的是空間設計與傢俱會如何改變。書櫃是住宅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幾乎沒看過有哪個家庭沒有書櫃、沒有任何藏書。紙質書式微之後,書櫃也必然逐漸從住宅空間中變得弱勢;紙質書變成奢侈品之後,書櫃更可能變成透明的恆溫恆濕保險展示櫃。未來書房甚至可能會轉化成無需書櫃的閱讀室──只需一坪,能讓人放鬆使用電子閱讀裝置。讓人感傷的是,閱讀即將失去「空間」;但讓人欣喜的是,閱讀仍會超越「時間」。
我第一次逛你的網站是 看到你分析 燈會 高鐵的雍塞
回覆刪除因此 好奇的 看你其他的文章
紙質書 這個議題 我也很有興趣
不過 可能 一樣從 閱讀習慣著手
你可以逛一下 圖書館
看大家是怎麼K書 或是怎麼查資料的
實體的書本 在於 當你有適當的 綜整後
翻閱出來的數度快
特性包含 多本書的參閱 或是 一本書中 多頁的參閱
以及 用不同的筆和工具 在書上 作很親近個人化的注解
再來就是 保存的安定感,
數位內容 我得擔心 設備會壞掉送修而忘了備份,
也常擔心 自己做的標記 是否 因為 存儲格式不同而 毀壞
這些 使用行為和心理的層級 是沒辦法 用電子來取代的
當然,
如果是一些即時 非知識的 資訊 (像是八卦,短時新聞,體育賽程,比數,股市的數據) 這種倒是 可以由數位化來處理 且更方便 取得數據的分析
我本來也支持電子書
回覆刪除後來因為長時間使用讓我近視加劇之後
因為3c產品發出的藍光讓眼睛很容易病變
我現在有紙本的會看紙本的
Kindle 沒有或有非常少的藍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