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是否變成中國電影業的代工國

近日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應該課徵5%的電影稅,該稅不繳入國庫,而是由文化部直接作為電影產業發展之用。但這樣的建議也帶來反對的聲音。導演魏德聖、王小棣、馮凱與九把刀就認為,對電影課稅拉高電影票價,假設廠商(電影院與片商)不自己吸收直接反應給觀眾,可能會嚇走觀眾、降低整體票房。暫且先不論誰對誰錯,兩者爭論的核心其實就是市場自由度的問題。政府當然希望能進一步擴權,透過資源重新分配讓市場改變成政府想要的樣貌。廠商則希望政府干預越少越好,特別是這些在票房上相當有斬獲的導演,自然不希望自己因此少賺錢,甚至政府還把這些錢拿去補貼給他們不見得認同的同業。

政府與廠商的邏輯至少分明,但人民的態度呢?觀眾的立場呢?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對,但似乎仍是反對者多於支持者。這麼說吧,如果用問卷問「你支持電影額外課稅以補助台灣電影產業發展嗎?」結果會是反對者多於支持者,理由是應該讓市場自由化。如果問「你支持台灣政府扶持發展電影產業嗎?」結果則會是支持者多於反對者,理由是台灣應該要發展附加產業高的產業。換言之,雖然許多人都會口口聲聲要政府負責規劃產業發展,但如果需要人民有所犧牲,例如禁止好萊塢電影進口數目(假使台灣敢對美國這麼做),那麼人民又會反對到底──人民真的「想」好我們需要怎樣的電影產業政策嗎?我想沒有,只是單純憑著感覺發言。有趣的是,九把刀說過一句非常從觀眾角度出發的話,反而說清了觀眾拒絕政府限制、要求市場自由開放的心態。「我們要支持好片,而不是支持國片。」

問題是,好片由誰定義?又該如何定義?

如果從台灣這些票房大導的角度看來,當然會賣座、能賣座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邱瓈寬導演在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之後,對於自己的電影沒能佔得席次而大發雷霆,顯然她認為自己的電影賣座成這個樣子,既然得利,理當得名。的確,賣座的電影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只有商業利益才能驅動一個產業良性運作,邱導演對台灣電影產業自然有其貢獻。從產業角度看來,賣座的電影是好電影;然而,即使從產業角度看來賣座電影必然是好電影,也並不表示好電影必然賣座。

除了票房以外,另一個支持產業永續經營的關鍵要素是技術。即使現在能拍出受觀眾歡迎的電影,也不表示未來能夠持續受觀眾歡迎。觀眾的口味變化甚快,而且相當容易疲乏,如果片商沒辦法持續拍出各種題材、各種元素的電影,觀眾很快就厭倦。就以台灣電影這一年的情況來看吧,無數本土元素、無數小清新、棒球就有三部、拔河都有兩部,以素材已經開始展現出疲態。


為什麼國片的素材不多,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資金跟技術都不夠,特別是技術。所有的類型片都有其特殊技術,像是爆破、飛車追逐或者血漿噴炸,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細節,往往決定了一部類型片的優劣。各種技術的嘗試都是好事情,例如徐克導演近幾年相當努力地開發各種動作片需要的相關技術,也許短期間不會直接反應到電影品質或者票房(不過徐克導演的作品仍是票房保證),但長期而言,持續培養出能夠拍攝類型片的幕後團隊、累積這些特殊技巧的經驗值,是一個好產業必須要有的現象。


可惜的是,台灣電影這一、兩年來反而越來越看不到企圖心,更糟糕的是,許多最基本的說故事能力都還不成熟──這些能力甚至與幕後團隊的經驗值無關,反倒是跟導演與編劇的能力相關。幾乎鮮有編劇能掌握最為基本的三幕劇結構,暫且不談說故事的方式極其鬆散,甚至連情節鋪陳都有邏輯問題;更不用說有太多導演把電影當電視劇拍,讓人懷疑這些導演是不是根本分辨不出電影跟電視劇的差異,否則怎麼會拍出這麼多無意義的分鏡與運鏡,還湊成一部電影。

然而,這些缺乏基本說故事能力的電影,仍然可能贏得票房。從票房角度看,這些是好電影;從技術角度看,這些不是好電影。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這些電影的好壞?答案是:一部電影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在一個部份獲得成功,對產業而言就是好電影。例如《失魂》雖然票房奇差無比,但導演鍾孟宏扎實的基本技術以及特殊的敘事手法,一方面對其他電影人具有啟發性,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台灣打光技術的高度水平。好的電影產業應該要有好票房的電影也要有好技術的電影;不斷精進的技術可以讓電影更好看,而賣座電影帶來的收益則能支持更好的技術,兩者理當相輔相成。可惜的是,台灣的電影產業似乎沒能產生這種正向循環,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的電影業仍以導演為核心。

我一個在電影圈工作的朋友,某天在他的FB上針對上個月一部在台灣熱賣的中國電影,憂心忡忡地發了短訊息。我跟他討論這個問題,他提出的立論是:中國電影以好萊塢那套把製片公司當核心的產業結構學得淋漓盡致,能靠砸錢把全世界的電影人才吸到中國,當然台灣的電影人才也不例外。這部中國電影,正集結了中國的編劇導演、台灣的演員場景以及香港的配樂──但重點是,這是一部非常明顯以製片公司為核心的電影。以製片公司為核心的美國電影產業其幾項特徵為:1.市場導向明顯;2.技術累積性強;3.能夠分散財務風險。換言之,這些製片公司會願意投資在各種題材與成本的電影上,只要這些電影有機會賣座或者具有某種技術性,他們都能夠透過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長期累積下來,這就是一個牢不可破的正向循環,也是美國之所以能稱霸世界電影市場的關鍵優勢。當然,我們可以不學美國、中國與韓國這套,但要走歐洲的路線嗎?那麼政府就得付出非常大筆的補助款才能支持產業運作。

雖然台灣電影業近年來票房逐漸走高,但如果技術始終停滯在電視劇水準,光是想靠題材吸引觀眾,總會有山窮水盡的一天。別忘了台灣電影業不是沒有好過,最近的一次是90年代初期以導演朱延平、演員郝劭文為代表的喜劇狂潮,但最後怎麼了?即使叱吒一時,只要短短兩、三年,就足以全面瓦解。

換個角度來看,當中國製片公司開始能掌握關鍵的資源與管理技術,台灣卻只能靠少數人才(特別可能是演員、燈光、音效等)單打獨鬥,這些人才遲早會被中國電影業吸收。這不就類似台灣電子業的窘境嗎?一台手機裡面可能有80%~90%的零件由台灣製造,但最後台灣卻只賺得1%的利潤。當中國電影逐漸形成產業之後,早晚就會拿走利潤最豐厚的一塊,剩餘的部分也完全由中國分配。中國電影業已經開始在賺管理財而且正往技術財邁進,但台灣目前看起來還只是在賺機會財。我們能置身其外嗎?或許能,或許不能。但從中國電影已經開始能在台灣獲得好票房以及已經有許多台灣電影人往中國流動看來,台灣無法置身其外的機率實在是大很多。台灣在燈光、音效、美術方面仍有實力堅強的資深技術人員在,但編劇、導演這兩塊影響電影品質的關鍵卻相當差勁──這也像是電子業,我們能把零件做好,卻做不好最重要的設計,終究創造不出真正的價值。要是弄個不好,台灣電影界最終也可能變成只能提供一部分電影環節的製造服務,就像動畫電影代工一樣。

一件事情要能順暢運作,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的結果;而一件事情要逐漸走向崩壞,也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的結果。政府有錯嗎?片商有錯嗎?觀眾有錯嗎?或許站在單一立場來看各自的做法都完全正確,但長期如果想要能形成產業,每一者都得稍微修改自己的行為。例如政府不要再拿錢補助一些沒有票房又毫無技術(甚至根本不該拍成電影)的片子,片商不要以為隨便包裝本土元素就理當賣座、導演不要認為自己的電影賣座就表示自己是好導演應該要有其他標準、觀眾要持續提升自己的觀影能力。

龍應台部長提到的稅務問題當然是一個重點,畢竟沒錢難辦事;然而政府這幾年也成功證明了自己其實沒有選片的能力,又要觀眾怎能心甘情願多納稅?如果龍部長真想解決問題,建議還是從更大格局的角度來看,否則以中國電影產業管理能力成長之迅速看來,台灣電影業的規模、技術不足,市場又不加限制,恐怕將陷入困境──到時候,就不是補助金能解決的問題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