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關門,民主機制還是會運作下去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國會的激烈攻防未止擋下預算暗,使得美國政府只得暫時停止運作;另一方面,台灣立院受九月政爭紛擾以至於法案遲遲無法通過,一樣陷於政治停擺的態勢。然而,政府一旦停止運作,衝擊的不只是政黨以及全國國民,同時可能會影響邦交國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強權,政府關門造成的影響將會影響世界。

台灣政府的效能不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即使沒有九月政爭,這幾年來立院議程延宕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法案的數量以及複雜度有增無減;另一方面,部分具有巨大爭議性的法案在立院外也引起滿城風雨,無法輕易決議。許多輿論紛紛批判這種政事效率低落的現象,並直指終日爭議不斷的立委們是最大元兇,但事實可能不盡然如此。

以一般的組織作為比喻,就像是長期目標與短期效率的矛盾。在最好的情況下,長期目標與短期效率彼此契合,組織便可毫無後顧之憂勇往直前,但可惜這個世界往往並不如此美好。就拿最新季報產生虧損的HTC來說,假設機海攻勢是個可以同時完成短期效率(營運獲利)與長期目標(品牌形象與企業發展)的策略,那麼HTC根本無需考慮其他選項──但問題是機海策略顯然失靈。這就是HTC目前最大的困境:失去獲利空間會衝擊研發與行銷、失去品牌形象則可能在市場上消失。兩者都很可能造成很糟糕的後果,但終須擇一。

我們都期待政府有更好的效能,但民主政治與極權政治差異最大之處就在於:寧可犧牲效率,也要確認目標是國人能夠接受的正確方向。自由主義下的經濟與政治體制分別為自由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然而兩者卻有關鍵性的差異:自由經濟最重視效率,然而民主政治重視的卻是目標。

自由經濟相信,市場在資訊完全透明的情況之下會帶來最大效率,同時會趨向眾人期待的平衡;然而,民主政治則是希望透過讓各種意見都能得以展現,各種信念的磨合抗衡終將決定出一條對國家最好的道路。為什麼兩者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有充分的空間允許各種不同想法百花齊放,然而政治卻往往得在許多彼此對立的選項中擇一。例如,重視環境保護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只購買省電的LED燈泡,同時不影響其實不重視環保的消費者的選擇;然而,像核四存續卻是個一翻兩瞪眼的問題,就終極目標而言不可能同時滿足兩群人。換言之,自由的市場經濟認為效率本身就是目標,只要在資訊充分揭露的情況下,最有效率的市場就是最符合人類需求的市場;但民主政治卻非常直接地面對效率與目標的取捨。

當然,如果我們希望能同時兼顧效率與長期目標,那麼正確且一致的價值觀是絕對必備的要素──在後現代思潮下「正確」的定義已經顯得困窘,但總得「一致」。不論如何,即使政府關門,民主機制仍會不斷運作;甚至,在價值衝突劇烈的時候,民主機制反而會刻意促使政府暫停運作。因此,我們擔心的不應該是政府暫停運作,而是政府在目標尚未確立居然就能橫衝直撞。跑錯方向絕對比暫時停下腳步可怕得多。

延伸閱讀
社論-窮到只剩下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