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公司近日找來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合作,以公益為名,發行兩款分別為「惡魔」雨「天使」的悠遊卡,不意外地果然引發相當大的反對聲浪。這件事情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首先,假設悠遊卡公司的策略就是想靠著波多野結衣的美貌與話題性大作廣告,並炒熱這套悠遊卡的銷售,那麼悠遊卡公司的目的完全成功了。我相信這套宣稱不再版的悠遊卡絕對會秒殺銷售,甚至可能在網路上標售抬價。
問題是,悠遊卡公司的官方色彩實在太強,所有的商業目的最後都會變成政治事件;從最基本的人事任用來看,要說那任董事長完全靠實力而不是政治酬庸,恐怕民眾聽了都要笑了。而像這種政府色彩強的單位,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如何在不引發爭議的情況下,達成商業目的。
暫且不論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過去引發的爭議,單就這次事件看來,戴季全還真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經營者。如果企業經營者搞不清楚每一家企業的本質以及這個本質帶來的限制,而去踩了底線,那就叫做白目。如果今天戴季全是森永的董事長,想找波多野結衣來代言一款新的水果果凍糖「QQ啾」(這當然是亂講的,但如果森永真的想開發這款糖果,歡迎使用這個名字),而且還把包裝紙盒做得跟20年前的千輝打火機一樣,那當然沒什麼問題,頂多就是東森幼幼台跟Momo親子台的廣告業務會面有難色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組織的行為可能基於純商業的理由,但其效果卻時常超越商業意義。
組織、團體、企業甚至政府,都可以透過某些行動,挑戰大眾的價值並訴求新的價值,但造成的反彈程度會依該組織的性質而有所不同。除非訴求的價值、商業利益或者政治目的之「效用」,大於對組織品牌、信用、形象之「傷害」,否則就是個失敗的操作。
找波多野結衣代言這件事情本身可以操作到很高明,但問題是,戴季全操作的方式真是非常爛。波多野結衣在推特上的回應中有兩句話非常好,她說:「難道我不能參與善意的活動貢獻於社會嗎」、「難道我不能對於我愛台灣付出行動來報恩嗎」。光是這兩句話,就打死悠遊卡公司的回應了。
重點在於,這是一個公益活動(雖然悠遊卡公司沒解釋到底是什麼樣的「公益」,但我們姑且信之),悠遊卡公司應該主要訴求「不管你是什麼職業,因為愛,所以我們一同前行」。但悠遊卡公司是一個政府色彩強烈的單位,要進行這麼一次高風險的操作時,居然完全沒有任何更高端的價值訴求,被批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即使悠遊卡公司的操作並不成功,但這兩張小小的悠遊卡居然能促使藍綠政治人物異口同聲撻伐,這意味著「以AV女優當悠遊卡封面」是一件極度政治不正確之事,違反了某個不可碰觸的共同社會價值。
這個社會價值是什麼呢?就是長期以來台灣人根深蒂固對於不同職業的歧視──特別是性工作者,完全是被當作是社會地位最低微的賤民。我認為,這種歧視,是一個非常值得挑戰的觀點。
看看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的批評吧,她說:「小孩人手1張AV女優卡,家長心裡作何感想?」說穿了,這句話就是引發所有爭論的核心。我真的很想告訴王副書記長以及有這個擔心的家長們,你不會教小孩,是你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灑滿金粉、糖霜跟亮片的童話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期待,就讓某些事情消失──例如性慾。
我其實可以理解上一代的對於性的壓抑,那是一種禁忌,不可看、不可聽、不可說、不可碰觸。面對性,我們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戒律,不論是因為性病或者生育,我們不縱容濫交,正如我們不縱容暴食──慾望應該要有限制,不應過度。然而,人對於慾望的節制應該出於理解而非恐懼,我們的社會面對性的時候,卻只有恐懼。
歧視的本質,正是無知與恐懼。
我不禁想到最近要上映的《聶隱娘》的女主角舒淇,以及最近剛生產完初為人母的徐若瑄。
如果戴季全請舒淇拍一張美艷「惡魔」、徐若瑄拍一張清純「天使」的悠遊卡,這個社會的反應會這麼激烈嗎?不會的。因為這兩位早就是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藝人,高尚到讓你讓你忘了她們過去也曾經拍過三級片,曾經是滿足了男人性慾的存在。
是的,我們現在不在意了,但我們始終戒不掉骨子裡的歧視,持續踐踏那些無力洗白的性工作者──她們/他們除了得滿足一整個世代的性慾,還得承接整個社會的優越感以及歇斯底里。這是我們處理性慾與羞愧感的方式,所以我們期待她們/他們洗白,因為這才叫做「重新做人」。
雖然我們並不討論,但這些事情,實在遠比一套新發行的悠遊卡上到底印著什麼,重要得多。
首先,假設悠遊卡公司的策略就是想靠著波多野結衣的美貌與話題性大作廣告,並炒熱這套悠遊卡的銷售,那麼悠遊卡公司的目的完全成功了。我相信這套宣稱不再版的悠遊卡絕對會秒殺銷售,甚至可能在網路上標售抬價。
問題是,悠遊卡公司的官方色彩實在太強,所有的商業目的最後都會變成政治事件;從最基本的人事任用來看,要說那任董事長完全靠實力而不是政治酬庸,恐怕民眾聽了都要笑了。而像這種政府色彩強的單位,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如何在不引發爭議的情況下,達成商業目的。
暫且不論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過去引發的爭議,單就這次事件看來,戴季全還真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經營者。如果企業經營者搞不清楚每一家企業的本質以及這個本質帶來的限制,而去踩了底線,那就叫做白目。如果今天戴季全是森永的董事長,想找波多野結衣來代言一款新的水果果凍糖「QQ啾」(這當然是亂講的,但如果森永真的想開發這款糖果,歡迎使用這個名字),而且還把包裝紙盒做得跟20年前的千輝打火機一樣,那當然沒什麼問題,頂多就是東森幼幼台跟Momo親子台的廣告業務會面有難色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組織的行為可能基於純商業的理由,但其效果卻時常超越商業意義。
組織、團體、企業甚至政府,都可以透過某些行動,挑戰大眾的價值並訴求新的價值,但造成的反彈程度會依該組織的性質而有所不同。除非訴求的價值、商業利益或者政治目的之「效用」,大於對組織品牌、信用、形象之「傷害」,否則就是個失敗的操作。
找波多野結衣代言這件事情本身可以操作到很高明,但問題是,戴季全操作的方式真是非常爛。波多野結衣在推特上的回應中有兩句話非常好,她說:「難道我不能參與善意的活動貢獻於社會嗎」、「難道我不能對於我愛台灣付出行動來報恩嗎」。光是這兩句話,就打死悠遊卡公司的回應了。
重點在於,這是一個公益活動(雖然悠遊卡公司沒解釋到底是什麼樣的「公益」,但我們姑且信之),悠遊卡公司應該主要訴求「不管你是什麼職業,因為愛,所以我們一同前行」。但悠遊卡公司是一個政府色彩強烈的單位,要進行這麼一次高風險的操作時,居然完全沒有任何更高端的價值訴求,被批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即使悠遊卡公司的操作並不成功,但這兩張小小的悠遊卡居然能促使藍綠政治人物異口同聲撻伐,這意味著「以AV女優當悠遊卡封面」是一件極度政治不正確之事,違反了某個不可碰觸的共同社會價值。
這個社會價值是什麼呢?就是長期以來台灣人根深蒂固對於不同職業的歧視──特別是性工作者,完全是被當作是社會地位最低微的賤民。我認為,這種歧視,是一個非常值得挑戰的觀點。
看看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的批評吧,她說:「小孩人手1張AV女優卡,家長心裡作何感想?」說穿了,這句話就是引發所有爭論的核心。我真的很想告訴王副書記長以及有這個擔心的家長們,你不會教小孩,是你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灑滿金粉、糖霜跟亮片的童話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期待,就讓某些事情消失──例如性慾。
我其實可以理解上一代的對於性的壓抑,那是一種禁忌,不可看、不可聽、不可說、不可碰觸。面對性,我們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戒律,不論是因為性病或者生育,我們不縱容濫交,正如我們不縱容暴食──慾望應該要有限制,不應過度。然而,人對於慾望的節制應該出於理解而非恐懼,我們的社會面對性的時候,卻只有恐懼。
歧視的本質,正是無知與恐懼。
我不禁想到最近要上映的《聶隱娘》的女主角舒淇,以及最近剛生產完初為人母的徐若瑄。
如果戴季全請舒淇拍一張美艷「惡魔」、徐若瑄拍一張清純「天使」的悠遊卡,這個社會的反應會這麼激烈嗎?不會的。因為這兩位早就是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藝人,高尚到讓你讓你忘了她們過去也曾經拍過三級片,曾經是滿足了男人性慾的存在。
是的,我們現在不在意了,但我們始終戒不掉骨子裡的歧視,持續踐踏那些無力洗白的性工作者──她們/他們除了得滿足一整個世代的性慾,還得承接整個社會的優越感以及歇斯底里。這是我們處理性慾與羞愧感的方式,所以我們期待她們/他們洗白,因為這才叫做「重新做人」。
雖然我們並不討論,但這些事情,實在遠比一套新發行的悠遊卡上到底印著什麼,重要得多。
延伸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