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台與觀眾,雞生蛋蛋生雞?

我曾經在〈人民該替爛媒體的形成負多少責任?〉提出一個觀點:台灣新聞台之所以爛成這樣,那是因為台灣觀眾的品味就是差,是台灣人的選擇型塑出了現在的媒體。我舉了2004年年代新聞台的改革,但因為時間久遠,因此似乎不被當作很有證據力。但非常有趣的是,現在出現了一個節目,足以堪當觀察對象。TVBS新聞台勇敢地從4月8日起,於每周一到周五19:00到20:00的黃金時段推出〈FocusFocus全球新聞〉;這個節目由方念華策畫,內容相當具有水準,整整一小時都是本日最重要的國外新聞,同時還具有不帶過度情緒的觀點。

雖然說穿了,這個節目的水準大概就是國外一般正常新聞台該有的水準,但比起同時間內容同質性極高的台灣新聞台而言,簡直就是鶴立雞群、雲泥之判。如果根據在臉書還有一堆號稱熱血青年的文章,台灣人的素質之所以日趨下流,是因為新聞台不斷做出濫節目,因此可憐的台灣人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媒體霸權」。現在非常好,終於有個主流新聞頻道願意在黃金時段願意製作高品質的新聞節目,而且非常明顯地跟所有新聞台走不同路線,這樣看起來可憐的台灣人終於是能擺脫劣質新聞的噩夢了吧

更棒的是,我還找到一個網站,潤利艾克曼,這個網站可以直接找收視率。有人宣稱,台灣的廣告商都是白癡,只相信那些被裝設了收視率檢測器的幾千、幾萬人觀眾的收視結果。但是這家公司採取的研究方式是電話訪問,也就是說,並非這些人宣稱的「幾千、幾萬個品味奇差的觀眾」。2013年6月7日這天,晚上19:00~20:00的新聞節目收視率,民視新聞居首2.28、中視1.83、台視1.3、東森0.87、中天0.8、華視0.77、年代0.65、三立0.55、非凡0.28、TVBS Focus 0.22。以上周資料來看,從5月3日到5月7日的收視率分別為:0.32、0.29、0.24、0.28、0.22,Focus全球新聞幾乎每天都是敬陪末座

這個節目雖然才剛開始經營兩個月,但我認為,所有會在19:00到20:00定時看新聞的人,應該有非常充裕的廣告時間轉台然後不小心發現這個好節目(例如我媽),接著就選擇這個台。更何況主播可是方念華,她是目前台灣極端少數口條清晰沒有贅字、頭腦清楚具有新聞編輯能力的女主播──至於其他多數人,沒有實力外表又稱不上花瓶,不難想像這個產業薪資待遇有多差才會找到這些人當主播。假設大家真正受夠了下三濫的新聞節目,那應該會迅速轉換收視習慣,但事實上並沒有。好吧,這時候就有人會跳出來說,這是時間問題,因為「觀眾已經習慣了濫節目,需要教育」。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也許一年,也許更長的時間例如十年,觀眾需要教育。

那這種論述好像就又自打嘴巴。許多人不是認為台灣觀眾很有水準,只是新聞沒水準嗎?但是這時候又是台灣觀眾需要「教育」。好吧,暫且把這些矛盾的邏輯放在一旁,讓我們回到經濟學的思考。供給與需求,什麼時候是供給面決定主流產品品質、什麼時候是需求面決定主流產品品質?答案是:供給不足的時候,是供給面決定主流產品的品質;供給過剩的時候,是需求面決定主流產品的品質。過去台灣新聞還在戒嚴時代,資訊是稀有的資源,在電視台數少、沒有網路可以自由搜尋資訊的情況下,電視台決定播什麼,觀眾就得看什麼。然而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暫且不說24小時連續播放的新聞台就有五、六台,同時間還有各種電視節目可以選擇;甚至,如果你不打算打開電視,網路更能讓人自由留覽所有想要得到的資訊。對於新聞台而言,收視率決定了存亡。有人說什麼新聞台應該要堅持立場堅持品質堅持到最後,是的,這些新聞台堅持到最後,就會決定推出「觀眾想看的節目」。高品質的節目意味著高成本,如果沒有更高的收視率,最終廣告主會放棄持續援助這個節目。過去是資訊供給不足的年代,新聞的品質完全由新聞台決定;現在是資訊供給過剩的年代,新聞的品質當然完全由觀眾決定。越是新聞自由的時代,就越是市場決定一切觀眾的確有機會透過教育而改變品味,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想不想被新聞改變,都是觀眾的自身選擇

有些新聞學者跟左派大政府支持者不約而同地將責任推到新聞人本身的良知不足。這是新聞教育的問題。真的是嗎?一個充滿新聞道德良知的記者或者主編,在台灣觀眾這種品味下,除了妥協不然就是離職。假設真有個新聞台不離不棄決定用高薪聘請這些記者與主編,然後願意不斷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企圖「教育」觀眾,最後的結果除了關閉電視台之外沒有其他道路。醒醒吧學者們,不要再自抬身價了,你們沒這麼偉大,不要再自以為新聞墮落那是你們的責任,你們太高估自己了。當時代進展到自由網路時代,資訊的來源近乎無限的時候,新聞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現在觀眾要的是更快更正確的事實,要的是具有更深入洞見的觀點,最重要的是:觀眾只會主動吸收他們想吸收的資訊。認清世界的改變,拋開陳腐的傳播理論吧,你們該把影響力放在正確之處。

台灣人似乎有種幻覺,以為可以同時享受新聞自由,又不承擔新聞品質爛的責任,這簡直是可笑至極。很多自以為有洞見的人不斷指著媒體、政府的鼻子罵,可是就沒有人敢對著觀眾罵,因為觀眾可以愚昧而暴力地把媒體變成無腦的智障,當然也可以徹底毀掉一個人的名譽──但這都不會是觀眾的錯,觀眾永遠正確。這才是台灣社會之所以可悲的地方。人民怪政府怪媒體怪企業,但是從沒怪自己。分明台灣採取民主政治,而且現在的馬英九政府也隨輿論(讀報)治國了,很多決策錯誤其實是輿論造成的結果,例如證所稅;分明台灣是自由市場,但台灣人還是拼了命選擇爛新聞來看、選擇惡質企業製作的食品來吃(而且在某通路買還比較貴呢)。台灣人總是把政府、媒體、企業當作是罪惡的根源,拿A怪罪B、拿B怪罪C,最後再要求A要箝制C──怪來怪去,從來沒人怪自己怪社會。

讓我們依照新聞學者與左派大政府理論者的想法預設情境:現在所有的新聞台都開始播放品質如同CNN與BBC等級的中文新聞節目,有內容有觀點有很多世界重要的新聞,再也沒有哪家的貓被車撞到、哪家便當店的滷蛋漲了5塊。再也沒有一堆記者彷彿在玩實境秀,再也不會聽到任何一個路人躁症發作似地重複強調「我感覺很不好」。當新聞變得嚴肅、難懂之後,看不懂的台灣觀眾會選擇耐著一天工作的疲累再去接收這些自己根本沒有興趣同時沒有能力理解的資訊,還是會關掉電視決定上網搜尋輕鬆具有刺激性的資訊呢?如果多數人在這個網路時代都不會主動在網路上尋找重要新聞,那麼即使電視播放,你也不會看。因為你有太多選擇。

讓我們持續觀察FocusFocus全球新聞的收視率。我個人真的很希望看到這個節目能以出色的收視率狠狠賞其他新聞台一巴掌,迫使各新聞台跟進;但我的理性告訴我,方念華跟TVBS比較可能被觀眾賞一巴掌,默默收起節目。供給過剩的年代,沒有什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非常明顯地是會是需求決定供給。只不過是我們,共同創造了現在的媒體惡獸。只有正視問題核心,才有真正改變的可能,我們為什麼不該自我反省?

延伸閱讀
【周五專欄】管中祥:良心還是收視率重要?──新聞教育與媒體職場的拉鋸

留言

  1. 尼爾森的調查樣本只有1000台上下。

    回覆刪除
  2. 不好意思,該節目好像是Focus"全球"新聞?

    回覆刪除
  3. ~~~但台灣人還是拼了命選擇爛新聞來看、選擇惡質企業製作的食品來吃(而且在某通路買還比較貴呢)。~~~ 有得選嗎? 經濟學沒有讀通的人才會說這是個自由市場, 這是一個被少數人控制的市場, 供給決定需求

    回覆刪除
  4. Focus全球新聞只是幼稚園吧,一板一眼逐條播報外聞並不代表水準的提昇。我們需要的是有分析能力的報導,以台灣觀點出發的觀察與審視。不然說到底,我們沒必要去知道別人家裏發生了什麼事。如果只是翻譯外媒的稿子給我們聽,再亂配些畫面給我們看,是沒有意義的。主要還是在於跟台灣的連結,而不是盲目的報導。我們是非常「地方性」「偏遠」無人重視的「國家」,卻自以為是世界中心似的想要跟隨歐美大國的腳步「縱橫」全世界,豈不可笑!

    回覆刪除
  5. 新聞的選擇或許需要更重要的分析,就像教育的目的不也是希望每個人具備獨立評斷事情的能力,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太多太多了,一個智者或許是明智的可是當一群智者群聚時,往往與一般群眾差異性不大,猜想在新聞的收視上,真正重視好訊息的一群人已經可能透過各種管道建立起自己的吸收方式,比例上比較不高會是在1900-2000之間坐在電視前收視的群眾,所以收視率的定義會不會需要透過別種方式來重新定義,例如針對FOCUS的新聞在youtube上的瀏覽度與瀏覽群眾特性等,在多元化的網路中,相信很多以往我們所相信的理論(專家觀察歷史歸納推論所得的理論)是不是應該做一洩修正才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的世界,也才更可以做出更直接真實的解釋。以上純屬突然感言~祝大家端午佳節愉快。

    回覆刪除
  6. 不如說會想看國外政經新聞的人
    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失望後
    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新聞來源
    有CNN,BBC網站可以直接看
    網路上有自己覺得分析有理的部落格
    當你已經不再看那些娛樂新聞台時
    會有機會發現一個叫做focus全球新聞的節目嗎?

    回覆刪除
  7. 56臺的"FOCUS全球新聞"雖然比其它新聞臺深入一些,但仍與世界大型新聞臺相比仍有加強之處... 還是值得鼓勵啦

    回覆刪除
  8. 之前在非凡看到的聚焦日本這個節目相當的棒

    從這個節目裡面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思維

    回覆刪除
  9. 會批評台灣新聞台的人現在可能不會再花時間轉到任何新聞台去了?
    19:00到20:00的時段對現代工時長的上班族而言也或許太早了
    只剩下這個時段有時間在家裡看電視的族群,可能他們沒有在社會上打拼、離社會的最前線有一段距離、又沒有使用網路的技能,判斷力可能沒有那麼好?

    另外還想到一個原因就是TVBS過去因為政治立場 & 造假的關係在網路上的評價相當差,有可能是這個頻道收視率偏低,不是節目的問題
    以上幾點使得有足夠品味的觀眾會轉到TVBS看這個節目的機率相當低
    不過講歸講上面那些東西都沒有統計數據,也只是猜測而已

    目前台灣新聞台比較有價值的部份是在假日每周一次的特別節目,隨便轉了一下反而個人覺得TVBS比較有在報新的東西,其他台不是美食就是老新聞翻出來重新講故事。
    說實在TVBS開創政論節目風潮,直到政論節目被玩膩後現在首先改變路線的也是TVBS,做美食節目做到可以捧紅主持人,其他台灣電視台永遠在後面追,曾經為反TVBS一員的我真沒想到會有覺得TVBS「相對」比較好的一天,真的絕望了

    回覆刪除
  10. 的確什麼人就會選出什麼政客,看什麼節目,不過很多有主見的,跟本就不會再看電視新聞了,看看網路新聞,你的讀者說不定都不看電視了,怎會知道有什麼好新聞節目,就算有,習慣也已改變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