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民當家二十年,台灣人是好老闆嗎?

何飛鵬在近期一篇社論「為企業主說句公道話」中提出一個外在因素觀點,強調台灣勞工的窘境跟台灣在國際產業鏈上的地位有關,並非台灣企業主在「道德」上劣於外國企業主。的確,台灣近幾年來遇到的失業率與薪資停滯問題都並非獨現於台灣,而台灣媒體擅用少數幾家特別重視員工福利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跨國企業來概括所有國外企業也完全是一種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事實上,多數國外企業之所以能提供高薪也絕非因為他們的企業主比較有「良心」,而是基於成本、利潤、企業發展與產業競爭優勢的考量;假設目前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蘋果(Apple)給員工高薪是一種道德行為,那麼又該如何解釋蘋果對其供應商之苛刻?

我同意何飛鵬的情境論,也同意台灣企業主在道德上並沒有顯著低於外國人的證據──然而,台灣企業主也確實缺乏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創業家精神是一種「人定勝天」的精神,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都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強大信念。世界其他各國的環境同樣困苦,但只有能在困苦環境中還能成就不凡成就者才是真正的企業家。換言之,何飛鵬談的是「時勢造英雄」,但真正的領袖卻能「英雄造時勢」。外在情境因素與內在個人特質永遠不斷互相交互作用,無法分割。

那麼,國家呢?

我始終相信人類社會制度發展是一個個體得以自由解放但社群又能維持一定秩序的過程。過去的世界依靠神話與信仰建構,世俗的政治領導者往往與宗教相契,同時制定出許多有形的律法或者無形的道德彼此箝制,讓每個人的生命如同擁有固定位置的原子,有致序地錯落於一個金屬般的堅硬結構中。時間過去,我們依然擁有法律、道德、神話與信仰,但我們不再相信世界只有一種樣貌、社會只有一種結構,更不用說我們不再相信我們的領導者是為神的替身稱之皇帝。於是我們發明了民主,人民作主、人人皆王。

「民主」是一種將政治權力分散於每一位人民的制度。用最粗淺的角度看來,二十年前第一任民選總統李登輝所喊出的「人民做頭家」正是民主的原始概念,讓人民決定政府的組成。我們理解自我是構成國家的重要元素,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有能力與權力影響政府未來的走向。我們領導自己,我們就是自己以及國家的領袖。在民主政治中,不論一個國家如何冷靜如何瘋狂如何燦爛如何墮落,長期看來都反應了人民的真實的想法──即使每一個個體從不自覺,人民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集體人格(collective personality)。

用這個角度來看,「台灣人」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在道德與智力上並不特別高或者低,勤奮務實,雖然稍微多愁善感、不夠理性,但整體而言仍算討喜。台灣在自然環境上的限制不小,山多平原少、缺乏自然資源,但同時具有經濟地理位置的優勢,適合發展貿易。嚴格說來,台灣的內、外在因素放諸全球比較並不特好但也不特壞,擁有今日的經濟地位的確堪稱奇蹟。但為什麼半世紀前台灣能創造經濟奇蹟,至今卻陷入困挫?外在因素改變例如:中國崛起、全球貿易版圖改變、世界逐漸走向知識經濟時代,但這些因素同時衝擊著各國,並非只有台灣。台灣真正的困境在於內在因素改變,也就是過去強烈的創業家精神幾乎蕩然無存。

半世紀前的台灣處在極權政治中,社會結構穩定、價值信念單一;加以當時台灣生活困苦、缺乏資源,社會各階層都同在一條危船上。因此,當時的台灣人自然目標一致:唯有戰勝其他各國才能生存下去。2000年之後,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正式開啟民主政治,多元文化更開始解放台灣。台灣人一下子得到「自由」與「權力」,像是汲汲營營努力於事業的創業家在爆富之後突然開始知道要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卻忘了我們的經濟地位其實是透過販賣便宜勞力而來。除了便宜勤奮的人力以外,我們沒有什麼其他特殊強處。我們從來都只是靠蠻幹,蠻幹不難,只有想不想的問題,沒有能不能的問題,因此我們太容易被取代。

我們沒弄清楚真正的價值始終來自於抽象層次,例如美感經驗、邏輯論述與思想建構。要達到高水準的精神層次需要時間以及非常大的努力,我們卻本能性地以為自己只要靜待時間過去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擁有法國的美感或者美國的思想──這些真正創造「財富」的本質。當我們生活水平逐漸疊高到先進國家水準,精神卻跟不上物質的成長速度時,我們開始才發現賺錢並不容易。一切遂逐漸變得混亂。

我們批判企業批判政府批判媒體,卻忘了我們自身就是構成企業構成政府構成媒體的元素。人民當頭家,我們是怎麼樣的頭家呢?我們一方面用非常高的標準要求政府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很複雜的結構問題,另一方面卻又要求政府不得增稅同時增加社會福利以及所有項目的支出。我們期待更高水準的政務官與事務官,卻又不斷要求要縮減公務員的待遇。等等,這不就是台灣企業主擅用的「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把戲嗎?再仔細想想,台灣人其實就跟台灣人自己批判的台灣企業主完全一樣。台灣人批評公務員不肯加班是「不能苦民所苦」,企業主批評員工不肯加斑是「不替公司著想」;台灣人羞辱公務員還正大光明,企業主羞辱員工之後仍振振有辭;台灣人說基層事務官只是一群會考試的笨蛋,企業主說新進員工只是一群高學歷的失敗品。

矛盾,正是現在台灣困境的縮影,這些邏輯上的矛盾更直接扼殺了台灣人渴望追求成長的動機。我們當然可以要求台灣企業主該拿出企業家精神,真正面對困難的現實、自我反省並勇於自我改變,但我們是不是也該用相同的標準,認清自己不該只是批判他者、開始講理,並且自我要求呢?最終我還是認同何飛鵬的想法,台灣人應該停止「尋找替死鬼」的遊戲,所有的批評最終仍得回歸理性、回歸更多的證據與事實,並用這些道理自我要求。人民當頭家,你是怎樣的頭家呢?


留言

  1. 個人認為台灣人民想要有「頭家」的待遇,卻沒有身為「頭家」的自覺和責任感
    這樣跟我們討厭的「慣老闆」們有甚麼區別呢?

    回覆刪除
  2. 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被生活重擔的沉重壓力折磨太久的人,你要他能理性思考不亂抱怨,是不太可能的。有一些模糊的標靶可以讓他們去咒罵責怪,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只是問題出在我們的民意代表跟政府官員,是否會輕易的屈服於少數人不理性的壓力,作出不利長遠發展的政策???很不幸的,好像還蠻容易的。

    回覆刪除
  3. 圓仔、小鴨、國際觀
    或許看看圓仔的照片會紓壓一些?但仔細一想,會不會驚覺我們一如貓熊,在一個被框限的範圍內看天下,而接受媒體的餵養,最後形成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許多國際新聞其實介紹著不同地方的人們如何思考公共議題,但台灣的媒體習慣聚焦在介紹死了多少人、暴動有多可怕,對於引發問題的根源缺乏探討。在台灣主流媒體的餵養下,思考怠惰的症狀可能只會更嚴重。

    這像是思想的鴉片,你如何期待人民真正地當家作主?
    http://www.insight-post.tw/?p=5543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認為台灣媒體會是這副德性,觀眾自己也必須負起很大一部分的責任。就算一篇新聞在怎麼爛,只要觀眾買單,這種新聞就只會更多。其實媒體也只是跟據「市場需求」,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罷了。
      當觀眾享受到「鴉片」帶來的快感之後,就「回不去了。」於是放任自己沉浸在短暫又低等的快樂中。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