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罹癌的三星(Samsung)員工談起

今年二月,韓國上映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另一個承諾》(Another Promise),劇情描述了一位18歲的女孩在一家半導體廠工作,四年後卻不幸罹患白血病而此。女孩的父親不斷追查,發現有許多年輕的白血病患者都來自這家企業。外界普遍認為,這家工廠就是一手支撐起韓國經濟命脈的三星(Samsung)。

事實上,這幾年內已經有超過兩百位三星的生產線員工死於癌症。起初三星雖然願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與喪葬費用,卻不承認三星應當負起責任。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從去年開始追蹤三星處理員工罹癌事件之後續發展,國際主流媒體的涉入迫使三星無從逃避,三星電子CEO權五鉉上個月中於道歉,願意給與賠償。

三星在生產製造與品牌經營上的卓越表現不僅晉身世界前五大科技企業,同時更對台灣科技產業鏈造成衝擊;倘若三星在半導體或者其他相關製程上確實有漏洞,不徹底改革可能加速客戶轉單,但改革卻可能拉高成本而降低競爭力。不論如何,三星這一波員工罹癌事件恐怕很難簡單收場。

這次三星事件,不免讓我們想起台灣。韓國從1999年至今十五年的經濟改革路線,走的其實就是台灣七零、八零年代的政府計畫經濟路子。台灣在總統直選、政治制度正式民主化之後,逐漸揚棄這套什麼都仰賴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雖然至今仍有許多人懷念計畫經濟的高速效率,但當人民開始理解到環境、健康以及城鄉平衡之重要性不遜於經濟發展時,那就註定回不去了。

我始終認為中央政府所帶動的計畫經濟是一種禁藥,特別是這種仰賴少數幾家超強企業支撐國家GDP的經濟模式,根本無法反應一個國家真正的經濟實力。所謂的經濟實力,根植於一個國家最基礎的技術、美感、邏輯以及文化,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一個普遍沒有美感的國家,孕育不出時尚品牌;一個缺乏邏輯思考能力的國家,創造不了超越時代的理論。計畫經濟促使最好的人才掌握最充分的資源,能用一個十年(decade)就使國家翻身,但長期而言仍得面對資源分配不均、社會流動停滯、勞工生活條件太差以及環境汙染等問題。

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台灣人只要看到三星出事就立刻大打落水狗並以此強化民族自尊心說著「台灣其實很好」,但我總認為台灣沒有什麼幸災樂禍的本錢。這幾年來台灣對於中國、韓國企業出問題的事件,多半抱持一種「你下我就上」的心態,但即使目前我們與中韓在某些產業位置上是直接競爭者,韓國衰弱並不表示台灣就能強盛。暫且不論潛在競爭者例如印尼、泰國與越南,中國的成本與市場優勢將長期持續,而韓國在許多特殊技術方面正逐漸追上日本,即使中韓真的出問題,也不表示台灣能因此大幅受惠──況且,台灣的勞工問題、環保問題,也絲毫不比中韓簡單到哪裡。

所有歷史的巨大反轉,都來自於這些不斷互相累積、卻又往相同方向前進的零碎事件──不管是政治、經濟或者社會事件,當所有單獨的故事都在訴說同一個抽象價值時,就叫做趨勢。從結果看來,此次三星正式公開認錯,我認為中短期內對韓國大型企業獨強的經濟模式不至於產生影響;但就長期來看,這幾年來韓國的經濟模式飽受詬病,來自內部的反抗聲浪更始終不斷,未來人民迫使政府反手壓抑大型企業行為幾乎勢不可當。不論如何,台灣如果抱持著一種「反正韓國遲早有天會自我毀滅」的心態就得意自滿,一定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莫忘2000年時台灣一度盛行的「中國毀滅論」。

延伸閱讀

留言

  1. 謝謝您的分享,獲益良多。
    有幾處似乎有typo:
    不幸罹患白血病而"此"。
    權五鉉上個月"中"於道歉
    壓抑大型企業行為幾乎勢不可"當"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