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講一個故事。
2012年的時候,我在某一篇文章裡面表示我反廢死的立場,有一位在美國念博士班的學長就在臉書上跟我辯論廢死與反廢死的議題。他支持廢死,認為死刑沒有辦法真正減少重大犯罪;我反對廢死,認為死刑即使無法百分之百嚇阻每一次重大犯罪,但只要能夠阻止一次遺憾發生,那麼死刑就有積極意義。
學長前天看了我上一篇文章,丟了我訊息。
他說:「我覺得你寫得很好,但是怎麼跟我認識的你不太一樣。」
我說:「因為我也讀了很多資料,考慮過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點。」
他說:「我現在明白你說的『廢死跟反廢死都是信仰』的意思了。我原本一直認為死刑不會減少仇恨,但是看了這麼多反廢死的文章之後,我覺得這真的會有用。我自己也還是放不下自己某種『信仰』吧,所以到現在,我還是支持廢死,只是也不像當初那麼執著就是。」
我想起自己當初寫部落格的動機之一,就是希望可以紀錄下自己思想變化的軌跡。過去20歲到29歲這十年,我沒能看到自己某些想法是在何時發生轉變,但現在,看得一清二楚,藏也藏不了。
我並不是否定了當初支持死刑的自己,而是我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並沒有這麼單純。
就像我跟學長當初兩個人爭了老半天,其實不過也就是繞著「死刑與廢死對於減少犯罪到底有沒有效果」打轉。支持廢死不見得是因為相信人性本善,反廢死也不見得是因為支持動員國家之力復仇;我們對每一個與自己相異結論的人都有太多預設,但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錯誤的預設。
站在你面對的人,並不一定是因為資訊不足或者邏輯鬆散所以才得到跟你不同的結論──那些人,或許出乎意外地與你很接近,只是你從沒想像過。當然,我並沒有鼓勵大家都應該對任何議題沒有立場,而是,當你有立場的時候,更要仔細的去檢視每一個可能會讓你啟動防禦機制的資訊與推論。
我們都會改變,每一個人都會,只是我們都需要時間讓自己沉澱跟反思。前提是,如果我們放棄去傾聽跟自己不同的聲音,只是不斷選擇自己想聽的、跟自己一樣的聲音,那麼我們真的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具有包容力,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偏執。
這些是大家各自的選擇,但加總起來,就是我們生活的社會。
你相信站在你面對的人,跟你一樣愛這個社會嗎?
2012年的時候,我在某一篇文章裡面表示我反廢死的立場,有一位在美國念博士班的學長就在臉書上跟我辯論廢死與反廢死的議題。他支持廢死,認為死刑沒有辦法真正減少重大犯罪;我反對廢死,認為死刑即使無法百分之百嚇阻每一次重大犯罪,但只要能夠阻止一次遺憾發生,那麼死刑就有積極意義。
學長前天看了我上一篇文章,丟了我訊息。
他說:「我覺得你寫得很好,但是怎麼跟我認識的你不太一樣。」
我說:「因為我也讀了很多資料,考慮過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點。」
他說:「我現在明白你說的『廢死跟反廢死都是信仰』的意思了。我原本一直認為死刑不會減少仇恨,但是看了這麼多反廢死的文章之後,我覺得這真的會有用。我自己也還是放不下自己某種『信仰』吧,所以到現在,我還是支持廢死,只是也不像當初那麼執著就是。」
我想起自己當初寫部落格的動機之一,就是希望可以紀錄下自己思想變化的軌跡。過去20歲到29歲這十年,我沒能看到自己某些想法是在何時發生轉變,但現在,看得一清二楚,藏也藏不了。
我並不是否定了當初支持死刑的自己,而是我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並沒有這麼單純。
就像我跟學長當初兩個人爭了老半天,其實不過也就是繞著「死刑與廢死對於減少犯罪到底有沒有效果」打轉。支持廢死不見得是因為相信人性本善,反廢死也不見得是因為支持動員國家之力復仇;我們對每一個與自己相異結論的人都有太多預設,但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錯誤的預設。
站在你面對的人,並不一定是因為資訊不足或者邏輯鬆散所以才得到跟你不同的結論──那些人,或許出乎意外地與你很接近,只是你從沒想像過。當然,我並沒有鼓勵大家都應該對任何議題沒有立場,而是,當你有立場的時候,更要仔細的去檢視每一個可能會讓你啟動防禦機制的資訊與推論。
我們都會改變,每一個人都會,只是我們都需要時間讓自己沉澱跟反思。前提是,如果我們放棄去傾聽跟自己不同的聲音,只是不斷選擇自己想聽的、跟自己一樣的聲音,那麼我們真的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具有包容力,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偏執。
這些是大家各自的選擇,但加總起來,就是我們生活的社會。
你相信站在你面對的人,跟你一樣愛這個社會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