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克魯曼的左派經濟幻想談景氣循環(上)

左派經濟學家就跟無神論新教徒一樣令人感到驚奇。

全盛時期的柴契爾要是看到克魯曼關於負債的文章應該會吐血三升,彷彿恐懼過高的負債反而是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提升的主因,卻完全無視真正讓美國失業率提升的因素,或許就是因為過多的負債與過高的社會福利。

左派經濟學家對經濟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主因是把經濟榮景當作假設,但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經濟榮景其實是一段過度消費的時期。簡單的說,當大家都毫無節制地把很新的東西、還可以吃的食物丟掉的時候,那就是所謂經濟榮景。經濟過度榮景的關鍵字是「浪費」──而且還是集體浪費,所有物質都過度消費、過度生產。換句話說,人類想要卻不需要的物質,是經濟榮景的真正推手。供給與需求同步提升時,從供需理論看來應該是量增、價不定,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們,每一次榮景的結束都來自於通貨膨脹,價格必然提升。這些虛妄的消費終究不會天長地久。因此物價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景氣就會反轉向下;人們並不願意用更高成本購買那些其實並不需要的商品,不管那是衣服、家電,或者汽車、房子。

然而,為什麼經濟榮景會造成通貨膨脹呢?假設物價不上升,經濟榮景是否就會天長地久?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簡單:資源有限。例如農產品與畜牧產品受限於土地平均產出量,除非技術大幅提升,否則不可能無止盡地應付人類毫不節智的浪費。另一個原因則與企業樂觀預期造成的產能過度擴張有關。以下讓我們從企業跟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景氣循環。

第一階段是景氣擴張(Expansion)。企業並不需要增加太多生產成本就能額外生產出產品,那是因為多數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平常並非百分之百。舉例來說,假設有一家企業平常每日的產能(設備與人力)足以生產一千個產品,但是只要生產出五百個產品並且賣出去就可以維持營運,那麼企業在確定可以維持每日平均至少五百件訂單的情況下,就會選擇不裁員並維持營運。假設企業每日的訂單量從五百件增加到八百件業績成長60%,此時由於固定成本(設備與人力)不需要提升太多,只有變動成本(原料與電費)增加,因此榮景開始時企業獲利一定會大幅提升。此時企業主會想:依照目前業績成長率,產能一定不夠,因此要擴增產能。假設企業預期未來需求會到每日一千個產品,則可能會開出兩千個產品的產能,因為在經營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只要維持50%的產能利用率就不會虧錢,如果景氣比他們估得更好,就會再大賺一筆。這時候,失業率將受惠於企業擴增而大幅下降,許多企業主為了搶人才便會願意開出更好的條件雇用人才,人力供需趨向賣方市場。此時企業的獲利將轉移到一般人民手中,人民會更願意消費,因此持續推升經濟。

進入第二階段的經濟高峰期(Peak),企業會發現營收與獲利的成長開始趨緩,因為原物料價格開始飆漲墊高了變動成本,消費者也因為「需求滿足」而不再願意多購買產品。此時企業為了將產能利用率維持在獲利的水準,便會各出奇招想辦法抓住消費者的心,例如更多的廣告甚至更好的折扣──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用更低的價錢買到那些他們實際上並不需要的產品。消費者評估自己的薪水以及前不久才開始扣款的房貸與車貸,在樂觀預期公司會持續加薪分紅之後,終於忍不住買下這些他們想要但不需要的產品。

到了第三個階段已經正式走入衰退期(Recession),企業發現更多的刺激方案以及折扣已經再也無法幫助他們賣出更好的產品,而居高不下的原物料價格更不斷侵蝕著利潤。企業面對停滯的營收與高漲的變動成本,於是決定縮減固定成本以維持獲利能力,此時就是裁員與減薪的開始。裁員拉高失業率,減薪則更進一步降低了民眾的消費意願,於是企業的營收更加滑落、也更加強裁員的幅度。

最後就是景氣谷底(trough)。如果一家企業能夠撐過衰退期與谷底,就會發現消費者停止購買也並非天長地久,因為人類對於各種物質畢竟有真正的需求。由於消費者最為悲觀,因此消費也最為理性,對於產品的性價比經異常苛求,因此只有經營能力跟產品品質在水準以上的企業方能存活。此時原物料價格又將因為需求疲軟而再次下滑,又慢慢從谷底回春。

簡單說來,景氣榮景是一種企業與消費者自我預言實現的結果,克魯曼等左派學者口中最常喊的「刺激市場信心」說白一點,不過就是希望使消費者持續購買、企業減少裁員,如此而已。帳面上的消費力道與失業率是這些左派學者最關切的問題,其他的一點也不重要,包含自由主義中最重要的道德原則──每個人都該替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你要自由就得自律這些美國的左派經濟學者推完「儲蓄不重要的資本主義」之後,接著就是推動「負債不重要的資本主義」,總之就是不要儲蓄、拼命借錢去消費就對了。而柏南克的做法更是非常有趣,反正民眾還不出錢只要宣布破產就好讓銀行買單、銀行還不出錢宣布破產就好國家會買單,那美國還不錢來呢?美國不會宣布破產,卻會無限印鈔票讓全球買單。天佑美國。

備註:如果對美國貨幣寬鬆與日圓貶值有興趣,請參考〈猴子都看得懂的日幣貶值議題(上)〉與〈猴子都看得懂的日幣貶值議題(下)〉這兩篇文章。

延伸閱讀
克魯曼專欄/失業的陷阱
美國選舉廣告:2030的中國課堂上 (youtube影片)

留言

  1. 美國不會宣布破產是不可能的,任何帝國都有殞落的一天。

    回覆刪除
  2. 而且美國的處境跟當年的大英帝國很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