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威力極為強大的拳法叫做七傷拳。內力薄弱的人使用之,傷敵之前先傷己;內力深厚的人使用之,反而能強身健體增強內力。權力就像是七傷拳,智者得之行雲流水,愚人得之只會毀滅他人與自己。在台灣的政治體制下,擁有最大權力者莫過馬英九。身為總統與執政黨黨主席,馬英九不僅能任意替換行政院長,更能透過更換不分區立委以踢除立法院長,同時又擁有提名監察院長的權力,可為大權獨攬。
台灣的民主機制其實是以政黨政治為基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不分區立委的設計:政黨各自提出一份不分區立委名單,人民得投票給政黨,再由政黨得票數決定各政黨能得到多少不分區立委席次。雖然不分區立委是民眾一票一票選出來的民意代表,但目前的體制賦予政黨收回不分區立委席次權力──當然,這樣的設計某種程度上違反了憲法精神,政黨權力不應該凌駕於直接民主之上。
就兩人在政府的定位而言,馬英九是總統王金平是立法院長,總統所有的施政都必須通過立院審理;在最為極端的情況下,總統具有解散國會的權力、立法院有彈劾總統的權力,兩人互為箝制。但兩人在國民黨內的地位而言,馬英九是黨主席王金平只是黨員,黨主席對黨員具有權力。這兩件事情原本不能扯在一起,之所以能讓馬英九逮到見縫插針的機會,就是因為不分區立委的設定。我相信馬英九與其快樂的童子軍們的想法是:弄出一個不需要經過司法審判案件,只要透過黨內程序剝奪掉王金平黨員資格,王金平就自然失去立委以及立院龍頭寶座。當然,這也將帶來強大的殺雞儆猴效果,能成功嚇阻國民黨黨籍的立委順從其意。馬英九在這次短兵相接中唯一想對的事情就是「快」,要快到讓王金平連反擊的餘地都沒有,等接任者取而代之之後,即使王金平恢復立委身分也回不了龍頭寶座。然而,其他的事情全都錯了。
第一、馬英九的支持率為15%~20%上下,王金平的支持率則在40%以上。就目前的民氣而言,千夫所指的馬英九想對民意支持度不低的王金平出手,本來就很可能引發強大反對聲浪,但馬英九卻以為只要打著「道德正義」的大旗就能輕易逆轉。從馬英九三天四場記者會以及羅智強閃電辭職最能看得出來,他在執行這個策略之前把問題想得太過簡單,以為這是一場讓民意逆轉的大秀,沒想到卻反傷了自己原本就薄弱的民意基礎,支持度掉到11%。
第二、馬英九在黨內的號召力並不強,但王金平可是最受政治人物歡迎的政治人物,所謂「沒有朋友的總統V.S.沒有敵人的院長」。尤其馬英九這次是以總統身分公開痛斥立法院長王金平,不僅讓在野黨的立委們有理由公開表態支持王金平,同時也讓國民黨籍的立委不敢輕易隨馬批王。假設王金平人緣不夠好得不到立委支持,在這次政爭中的確可能順勢垮台。
第三、馬英九的策略本質就有矛盾。如果馬英九把問題壓在「國民黨主席對關說的黨員」的黨內層次,那麼這次事件就很容易小事化無;反之,如果馬英九把問題拉高到「總統對關說的立法院長」的政府層次,那麼又很容易被批違憲。不論如何,馬英九的操作顯然非常失敗。從馬英九幾場記者會的表現看來,這擬稿人的思考邏輯大概還停留在高中辯論賽的水準,只會抓著「公平正義」這點猛打卻對其他層次的反擊毫無招架之力,反而讓情勢轉而對自己不利。
第四、馬英九挑王金平在國外嫁女兒這個時間點,看似出奇制勝,事實上卻會讓絕大多數民眾認為他不夠厚道。馬英九這幾年來在民眾心中已經只剩下「厚道」(雖然我認為這是鄉愿不是厚道)這個優點,現在幾乎所有民眾都一面倒地認為馬英九是個陰險毒辣的人。如果沒有這次事件,我原本認為全球景氣回溫將帶動台灣經濟轉強,兩、三年後很可能就是景氣循環的高點,馬英九即使不特別做什麼,還是能順順利利地留住不差的名聲下台,甚至將總統的位置接棒給國民黨候選人。然而,這次事件徹底毀滅了馬英九經營以久的形象,未來即使台灣經濟轉好,他都無法挽回自己名譽。
事情演變至此,馬英九沒能讓王金平一刀斃命,反而引發彈劾的危機。雖然罷免案與彈劾案並不容易通過,但馬英九這次完全進一步重挫了自己的聲勢。領導並不等於用權力硬幹,雖然有些時候不得不如此,但這當中的進退拿捏完全取決於領導手段是否夠有彈性、價值核心是否夠強韌。
這其實是「效率」與「制衡」的取捨問題。設置越多監督機構使權力越分散,同時就意味著效率可能較低;中央集權當然效率卓越,但卻可能讓整個組織走向崩壞。當然,中華民國的憲法本來就強調制衡甚於效率,這在立憲當初就已經做出選擇,未來自然容易走向效率差、政策難以推動的情況。馬英九選擇在此時強硬出擊好拉高效率,我不認為真的是完全錯誤的決定,但他的手法實在是太過粗劣,把一個不那麼爛的想法轉變糟透的結果。李登輝拔除郝柏村的手法雖然不是完美無缺,但至少能順暢地清除政敵;郝柏村當初的勢力並不比現在的王金平差,所以可見這完全要看策略跟戰術如何運作。甚至,馬英九居然還在一個莫名其妙的時間點放走羅智強這枚可能未來可以用來當代罪羔羊的重要棋子,真的讓人相當懷疑馬英九到底在想什麼。
比政治手段更重要的是價值觀。馬英九與王金平兩人雖然都是國民黨中的保守派,個性也都偏溫和,但兩人的本質完全不同。以目的而言,馬英九是為了逃避衝突,王金平是為了追求和諧;前者是一種恐懼,後者是一種信念。因此,馬英九時常看似溫厚地聽了許多人的意見卻心不在焉,最後也拿不定主意;王金平則是專注地聽進每一個人的意見,再接著謹慎地回應。表面上兩人在當下都得到了「和諧」的結果,但馬英九的和諧是貌合神離的假和諧,王金平的和諧是誠懇互信的真和諧,兩者高下相當容易判斷。
馬英九將一場原本不輸的棋局玩到滿盤皆墨甚至還推高了政敵聲勢,實在讓人擔心這種連內鬥都可以失敗到如此程度的總統,到底要怎樣應付局勢更加詭譎更加不利的國際政治?今年九月世界紛擾,美國歐巴馬醞釀QE退場、中國李克強穩住經濟、日本安倍申奧成功,只有台灣還在內鬥、還在爭論最基礎的憲政議題。接下來的服貿與核四更是壓軸,這場歹戲勢必會持續拖延下去。拜託行個好,馬總統請你換一群幕僚好嗎?再不然,也請記得你當初說過的民意支持度不到18%的總統最好自己下台這句話,最後讓大家看看你的風骨吧。
他不是就一個幕僚,名字叫羅智強,另外一個在美國。
回覆刪除個人覺得只要和金先生還有很好的聯繫,馬先生的行事風格、思考邏輯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轉變。其他的人,只不過出事時可以當防火牆罷了。
回覆刪除當然馬先生心中有他一套自己的美好光景在心中,也不能說他一定不對;不過他的想像和人民的想像差距很大。
當他連這麼小的一個政治鬥爭都做不好,當他說出了"無奈的意外",我就知道這個人不只是壞,還蠢,這樣的人連鬥一個自己人都搞成這樣,你說他多有政治能力?你說她過去規畫ECFA、雙漲、奢侈稅、證所稅哪個不是這樣,只是這次弄到非常難堪讓大家看到了他的蠢!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是蠢,還有盲目的樂觀。當一個領導人只有樂觀,那國家就毀了。
回覆刪除從今天民進黨的人又在立法院惡搞來看。王確實與民進黨的人有聯手。馬想除之而後快是正常的。只是手法太粗糙了。況且在黨主席選舉,馬贏了王。馬應就該意識到王會不配合。早就該佈局了,等到今天才用這麼小事情才想把王搞下台。真的太天真了。
回覆刪除我個人認為馬根本不適合從政,他完全沒準備好如何做。與李登輝當年做法,把李煥,赦伯村,劉松藩搞下台手法。真的馬是不合格從政人員。
馬英九內鬥外行嗎???你太小看馬英九了....從馬英九2008當選總統也當選黨主席之後,所有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老一輩如連戰之類全部都被他KO,你說馬英九內鬥會外行嗎????與其說馬英九內鬥外行,還不如說,馬英九搞不清楚"勢已經不在他那邊了"。"勢"在其手中,在怎樣粗糙的手法都能KO對手,沒什麼反撲力量。"勢"不在其手中,就像現在反撲力量很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