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影評]救救菜英文──失衡的女性意識

印度是現今世界上男女最不平權的國家之一,但當西方對於自由以及各種平權的概念逐漸滲透印度時,即使路途遙遠,這股能量總會逐漸轉化成現實的制度或者藝術。《救救菜英文》就是一部印度文化下又帶有女權思想的電影。

圖、莎希與她快樂的英文課夥伴們

「傳統」與「女性」的雙重弱勢

女主角莎希是位擅長做手工甜點的傳統印度婦女,先生是位現代高知識分子的企業精英,並育有一對兒女;她最大的困境是自身英文不好,同時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連女兒都時常嘲諷她的英文不好。莎希代表了印度傳統婦女在現代社會中的窘境,「傳統」與「婦女」的雙重身分使其無法得到家人的尊敬。在莎希妹妹曼妞的邀約下,莎希抱著忐忑的心情獨身提前四周到紐約籌備大姪女蜜拉的婚禮。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莎希瞞著所有人參加了為期四周的英語會話速成班,並認識了男主角法國男同學羅倫。莎希與羅倫漸生情愫,撞見兩人一同逛街的二姪女蕾妲也鼓勵莎希要勇敢追求愛情。

本片中的具有關鍵地位的男性角色有三人。莎希的先生薩提許象徵了外表看似現代、內心仍相當傳統的印度大男人;對莎希一見鍾情、貌似布萊德利庫柏的深情帥哥羅倫象徵了典型的現代西方異性戀男人;莎希的英文老師大衛則是刻板印象中的現代西方同性戀男人。薩提許與羅倫的對比包含了:傳統印度對現代西方、穩定家庭對浪漫愛情、壓抑對自由、歧視對尊重。大衛則暗示了另一種弱勢──同性戀──在現代西方的地位。莎希一段對失戀後的大衛的評論其實更是對自身飽受歧視的反抗,她直指:「我們應該尊重,而不是嘲笑。」

本片中的女性角色比男性關鍵得多。莎希是典型的傳統印度婦女;妹妹曼妞象徵的是西化後的傳統印度女性,雖然在美國獲得商業上成功,但仍把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二姪女蕾妲則象徵的是現代西方女性。莎希─曼妞─蕾妲,像是一道從傳統到現代的光譜,《救救菜英文》描述的「應該」是莎希從光譜的一端轉移到另一端的過程──但本片真是如此嗎?

圖、女主角莎希與男主角羅倫

選擇不自由是一種自由嗎?

如果《救救菜英文》是一部好萊塢電影,那麼故事最後的結局一定是莎希放棄了原本的家庭,選擇與羅倫雙宿雙飛在紐約開一家法國印度料理店;但這終究是一部寶萊塢電影,莎希與羅倫最親密的接觸僅只於一次意外的擁抱,爾後又回到她的家庭,替她的家人作小甜球。本片的高潮莫過於莎希最後的演講,但這卻是一段讓人昏昏欲睡的家庭倫理說教課程──雖然莎希不斷強調「尊重」,但觀眾顯然看不出這段內容矯情到極點的癟腳演講能替莎希帶來什麼尊重。

《救救菜英文》從頭到尾都在描寫莎希的改變與心路歷程,但真正的問題從來不在於莎希,而在於「莎希的家人」。換言之,如果編劇真的想讓觀眾「認同」莎希最後為了選擇回家,應該把重點放在「莎希改變之後如何改變家人的想法」,這才是一趟完整的英雄之旅的描述;相反的,在目前這個「紐約改變了莎希」的結構之下,合理的選擇應該是莎希選擇待在紐約,這才會讓觀眾看到「成長過後的英雄如何改變環境」。

除了演講這段以外,在第三幕中的另一段戲更值得討論。一段是莎希在蕾妲的協助之下,原本打算抽空去考試,沒想到兒子卻打翻了她辛苦做的小甜球;莎希得作出選擇,去考試或者留下來做甜點?莎希選擇了留下來做甜點,心中卻還懸念著考試。如果莎希完全不留戀考試,那麼這就意味著留下來做甜點是一種「熱情」而不是一種「責任」;然而莎希的表情卻非常煎熬,這意味著莎希雖然「選擇」了責任,但她並不快樂。

選擇不自由是一種自由嗎?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一個人是否真正理解自我真正擁有「選擇的自由」。《哈利波特》中的奴隸小精靈托比甘願為奴,從他的角度看來,服侍主人是一種「選擇」,但這可能是因為托比根本從來沒有想過他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因此他出於自我意識接受了這些「責任」;這也就是哈利拼了命想告訴托比可以過不同的日子,但托比無法理解的原因。莎希根本就是托比,只是托比受限於種族,莎希受限於種族與性別。雖然莎希的紐約行看似是一趟解放心靈的女英雄之旅,但事實上莎希從頭到尾都沒有解放,她根本沒有讓自己試著表現對羅倫的愛,也根本沒有意識「離婚」是一種可能的選項──甚至,我認為她根本是「不敢去意識」,否則她的世界就會完全崩潰。因此,當莎希憂傷地做著小甜球時,觀眾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莎希仍然認為自己只能依靠做甜點得到自尊,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有更多選擇。這是一段自我封閉、自願為奴的故事,根本不是一趟自我進化的英雄之旅。

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電影最後一幕戲。莎希與薩提許坐在回印度飛機上,美麗的白人女空服員用流利的英文詢問兩人是否需要讀報?薩提許要了紐約時報,莎希原本也想開口要紐約時報,但她卻把話收回,改要了印度文的報紙。空服員對她說沒有印度文報紙,莎希就放棄了讀報,最後則是薩提許意味深長地看著莎希。這段戲原本想表現,莎希決定回歸到自己印度傳統女性的身分,因此讓薩提許尊敬她;導演跟編劇想表現莎希的選擇帶有正面的積極性,卻反而強化了印度文化中的歧視。導演等於明擺著表示:「女人啊,選擇成為傳統女性,才是一種真正值得男人尊敬的選擇!」雖然我不是女性主義者,但我對於這種極端沙文主義的隱喻實在感到膽戰心驚──女性導演拍出來的女性主義電影,居然用如此自我貶抑的方式收尾!而這段也意味著,莎希對英文的熱情完全停留於「用流利英文得到家人尊重」的工具性動機,根本沒有提升到「英文是能替自己打開世界資訊之門的鑰匙」的自我成長動機,層次極低。

圖、莎希與蕾妲


編、導、製皆表現欠佳

整體而言《救救菜英文》的水準並不出色。劇本充滿太多邏輯上的硬傷以及太多重複的資訊,根本就是家庭肥皂劇的水準;導演不分輕重,該快速帶過的鏡頭卻處理得拖沓累贅、該細膩處理的鏡頭卻草草了事,另外最重要的美學意識更是薄弱;而製片居然沒有適當剪裁,讓劇本與導演的弱點完全暴露在觀眾眼前,事實上我認為這部134分鐘的電影根本可以剪到90分鐘以內。我相信這部充滿印度意識形態的電影在印度應該會大受歡迎,但就電影基本語言而言,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水準實在是稱不上「年度最佳印度電影」;即使今年其他寶萊塢的電影都比這部差,讓稱號從缺都是更明智的選擇。

即使無視劇本的問題,我認為導演原本的發揮空間很大。例如導演可以處理成《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讓莎希從倍受壓抑的舊生活中解放,與新戀人過著自在的生活;也可以如同《穿著PRADA的惡魔》,讓莎希在極端絢爛之後意識到原本的生活才更能實現自我。不管是選擇改變或者維持現狀,都可以帶有很強的積極性,但本片兩頭不到位,只能說是一部混亂而不知所云的作品。

近年來印度不乏好電影,但《救救菜英文》絕對不是其中之一。雖然我們能理解導演具有拍出一部融合印度傳統道德與西方現代思維的企圖心,但在基本功上,卻非常明顯地力猶未逮。讓我們期待下一部優秀印度電影吧。


留言

  1. 不認同...不是家庭有問題在外面遇到男人就會亂來,個人認為這就算是美好的邂逅而已,而他丈夫其實仍在小地方有對太太用心,並沒出軌也沒演不愛,只是輕蔑他的英文和做菜,到最後女主角不是逃避,而是面對問題來解決,並且也提示小孩和父親多點尊重,如果他真的逃避拋棄家庭跟男方在一起,個人認為才是最大的敗筆。

    回覆刪除
  2. 部份不認同 +1

    1. 一個人的旅行跟這片不能比,因為女主角有很重的傳統婦女道德,他連離家都不捨萬分了…怎麼會想要旅行呢…
    2. 如果沒有家庭跟法國人在一起真的是超大敗筆...
    3. 我覺得他選擇看印度報紙那段 不一定代表他他選擇回到印度傳統婦女,當然他選擇了。只是我想說的是,他多了"選擇",他可以選擇 (之前的他是沒有選擇的),表現出自信~真的美。我覺得片尾收的滿好的。

    回覆刪除
  3. 不認同+1
    我是女生,也非常認同莎希選擇了家庭,而不是一場在曼哈頓的短暫邂逅,她愛她的小孩,也深愛她的先生,她覺得她動機很單純,只是想證明自己做得到。
    我覺得從頭到尾莎希並沒有喜歡那位法國廚師,但是她感謝他帶給她的自信心。
    最後在飛機上的報紙事件,她已經獲得了另一半尊敬的眼神,我相信那才是她真正想得到的。

    回覆刪除
  4. 機上要報紙的那段,您過度詮釋了
    劇情的本意是,莎希擁有了適切表達自己需求的語言能力
    她想看印度文報紙,她要了印度文報紙,
    丈夫的會心一笑,是對妻子勇於表達需求的肯定

    回覆刪除
  5. 非常贊同坂大!
    我看到最後一幕,莎希要報紙那一段時,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因為這等於是對影片前面2小時的努力鋪陳,打了一個大巴掌,我還以為是我誤解了導演的意思,沒想到真的是如此。(如果女人自己都歧視女人的話,那怎麼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呢?而我也很納悶,為什麼去上英文課要偷偷摸摸的?又不是幹壞事。)
    只能說影片的收尾真是一大敗筆,還有,女人要是不出去工作、只想依靠男人的話,註定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回覆刪除
  6. 認同+1
    從一開始就可以看見沙希為了要看紐約時報
    得要早起把一堆事情先做好且瞞著丈夫看
    一旦丈夫起床就不得不放棄
    結果最後當沙希能閱讀時
    卻要在丈夫面前選擇放棄閱讀才能換到「丈夫尊重的眼神」?
    如果真的贏得尊重,為何需要放棄閱讀?
    在丈夫面前表現出同樣的能力是罪惡?
    這根本是種自我貶低的行為
    根本看不出有那裡改變
    有人說丈夫是因為沙希能用英文表達自己的要求
    問題是,她脫口而出的是紐約....
    這表示這根本不是她發自內心的「要求」
    她有能力也想看英文報
    為何在意識到丈夫在身旁時
    改要求印度文報紙就成了「值得丈夫尊重」的選擇?

    我覺得沙希確實對法國人有感覺
    否則在被法國人抱之後
    根本就不必花一堆時間表現沙希的內心掙扎
    (因為被沒感覺的法國人意外抱到=出軌?還是會懷孕?
    我也不支持沙希去追隨短暫的邂逅
    但是花了兩個小時的最後
    沙希卻只是選擇當會英文的傭人
    而不打算在自己的家庭地位上努力
    沙希的努力結果居然只是
    「不會再因自己的英文而讓女兒、丈夫感到羞於見人」

    最後編劇和導演才試圖在最後幾分鐘「表現」
    丈夫有在乎沙希
    感覺非常突兀
    她的丈夫已經連講電話都嫌麻煩
    發自內心的貶低沙希的身分
    沙希要去美國還故意放沙希一個人去?
    甚至沙希問「我不在三個星期,你很開心?」
    她丈夫更是連解釋都懶得解釋
    這根本不正常!!
    沙希從頭到尾被欺負
    而丈夫只要買一塊布就能洗白?WTF?
    會英文又如何?
    以後她丈夫還是能說
    「她生下來就是做點心的」

    回覆刪除
  7. 無法認同,首先,你似乎認為編劇「應該」要講述一個備受壓抑的女性,改變環境、自我進化後成為一個能夠轉變環境的「英雄」,但這真的是編劇要講的嗎?你也知道印度是現今世界上男女最不平權的國家之一,那麼在電影時間的短短幾週內要求「紐約改變莎希」,並且選擇待在紐約甚至為了羅倫放棄自己的家庭,這對於一個生活在印度數十年的傳統女性而言是不是太不現實、太戲劇化、太好萊塢、甚至太狗血?這是一部根基於印度文化的印度電影,我們不應該用台灣文化甚至西方文化的角度來看待莎希的心境轉折,電影中也有強烈暗示這一點;莎希的同學曾跟羅倫說:「你要給予印度女人尊重,莎希不是法國人,印度女人不接受大同廣眾之下調情。」

    為什麼莎希不要留在紐約開創更自由的人生?為什麼莎希不要利用流利的英文打開世界資訊之門?在西方文化霸權的思考邏輯之下很容易批判他學習英文的工具性動機,但其實莎希愛她的家庭,愛她的先生,愛她的母語、愛她的故鄉,為什麼他要輕易捨卻這些根深蒂固的感情,反而去追求一些虛幻的、不切實際的、「看似先進的」光譜另一端?莎希確實學英文只是為了增加自信心,為了告訴家人彼此尊重的重要性,我們當然可以說這層次極低,但如果考量到不同的文化語境,會發現這只是將我們的文化優越感強加於莎希之上。事實上,我認為這才是編劇想要講的,我們為什麼會自然而然的歧視他人?不論是歧視女性、歧視印度語、歧視同性戀、甚至歧視甜點製作的手藝等等,這都只是因為他們與我們不同,並且處於文化弱勢的一端。英文對莎希而言確實只是工具,她如果活在印度,學不會英文又怎樣?如果莎希的家人愛她、尊重他、不會拿她的弱點攻擊她,那他一輩子都學不會英文,都沒有經過所謂的「心靈成長」又怎樣?而最後在飛機上的一場戲也明確指出這一點,莎希的先生如果懂得尊重她,為什麼莎希還要逼自己看紐約時報?編劇或許沒有高舉女權至上的口號,也沒有將莎希塑造成積極反抗的女強人,但卻巧妙的利用這個傳統的、弱勢的、缺乏自信的印度婦女,精準描繪出性別、文化、階級、族群等歧視問題,或許不那麼尖銳、批判色彩不那麼濃烈,但作為溫馨家庭喜劇,已經相當令人驚艷了。

    回覆刪除
  8. 她知道自己已經看得懂英文報紙 所以有自信的說出自己想看印度報 這導演非常細膩的描繪出前後差異,分析師過度詮釋了

    回覆刪除
  9. 我覺得這部片不止是講述印度的社會男女不平等的風氣,擴大來看,可以延伸為你我及其它大眾。永於追求自己所要的,即使周遭環境處處受限(女生要照顧小孩要做家事、男生的話就是要上班要給家裡開銷要有事業),你可以決定去追求大家不看好的夢,得到想要的成就感。

    無法在異國點餐的低潮,帶入學習英文的動機。
    婚禮前的小圓仔打翻的低潮,帶入英文內化,無須用表面的證書來證明。
    只要你有熱情、敢要、樂在其中、成就,那就是這部片最大的價值。

    回覆刪除
    回覆
    1. 機上要報紙,個人也是與分析師解釋不同:
      第一次脫口而出紐約,是因為她已經習慣看英文報紙(若要示弱,大可選擇跟丈夫一起分享報紙,不要公開要求)
      接著要印度報紙,是因為離家那麼久,心中真的想看的還是家鄉的事,而敢在公眾用英文要求,代表她已經不覺得看印度報紙有什麼需要隱藏的,代表她已經找回自信,

      刪除
  10. 不認同+1
    在最後影片報紙的解讀,我跟你非常不同!
    我認為導演是想要表達,女性開始學會思考,崇洋媚外真的是件好事嗎?還是回歸本土文化,愛自己的國家文化。我會英文,但是我不需要就此以"我會英文為傲",語言只是一個認識一個國家文化的工具,而現在這個情境我是印度人,所以我選擇讀印度語報紙,但是我可以用英文充分表達我的意見。

    回覆刪除
  11. 認同+1
    老實說她的丈夫根本完全不尊重她
    總是把自己的思考套在她身上
    也對她所做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她認識了法國人之後
    難道都不覺得,自己本來就該被這樣尊重的嗎?
    就算不和法國人在一起
    那樣不尊重自己的丈夫,真的值得她耗一輩子?
    那樣根本不會快樂的...

    回覆刪除
  1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3. 我覺得分析的蠻有道理的,因為從很多小細節就可以看出,她老公及家人根本就還是在藐視她,

    這種感覺就好像被家暴的婦女,通常都會想鬼打牆一樣一直認為對方會改,然後一直被扁,還覺得自己是上帝配來拯救他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在職場上,員工是台灣人,老闆一直壓榨你,離職還告你,員工雖然嘴巴上愛抱怨,但隔天卻還是乖乖的去上班,奴性啊!只能這樣說了....

    整體來看,我也覺得電影名稱其實跟「救救菜英文」沒有非常好的呼應,充其量只能說因為被嘲笑,剛好再一次的機會去學而已,故事主題還是圍繞在印度女性歧視上,跟三個傻瓜比較起來,故事張力差很多。

    回覆刪除
  14.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