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吳寶春與賣雞排的博士生談起

最近有兩個跟高等教育相關的議題。一個是吳寶春先生想念EMBA卻被台灣法令拒於門外,相對的新加坡法規雖然也有相關基本學力限制,但卻願意讓吳寶春先生直接通過書審門檻進入面試;台灣也迅速開啟「吳寶春條款」,將同等學力資格調低。另一個稍微早一點的議題是郭台銘先生直指博士生畢業之後賣雞排是一種社會浪費,引發許多人嚴重不滿,例如台灣立報就認為這是一種「階級歧視」。

我一位朋友對此做出評論「博士生賣雞排跟吳寶春被EMBA拒絕兩件事離的這麼近,剛好形成尖銳的對照組。博士生不管是什麼原因,念不下去或前途茫茫,決定『低就』,引起『投資浪費』的譴責;反觀吳寶春想要進修,聲稱:『給我機會,念不念完自己負責。』Excuse me~怎麼覺得這邏輯怪怪的:吳寶春若沒唸完emba(而且唸完他也不會是CEO),按照雞排邏輯,這難道就不是一種浪費?怎麼對象換成一個『台灣之光』,台灣社會之前理直氣壯的邏輯就變了?

我相當認同這位朋友的一個論點,那就是「只要是台灣之光什麼都可以合理化」;以立法院這種品質跟效率極低的審查法案水準,卻可以為了吳寶春跟馬英九的一句話,立刻弄出個「吳寶春法案」,想來不免諷刺,看來台灣還是人治遠大於法治的社會。但另一方面,我無法認同將博士學位跟EMBA相提並論

基本上,高等教育之間仍有許多差異。大學目標在於加強邏輯並至少能專精於某種知識,同時也允許轉換領域;碩士則完全專精於一個領域,同時讓碩士生獲得充分資訊,理解自己想不想走學術、想不想做研究;博士雖然是「博學之士」的縮寫,但卻必須完全專注於特定領域中的某個議題,甚至一輩子只為了回答一個問題而努力。大學生轉換跑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個系有20%的人最後沒有做跟自己所相關的事情都不算少見;碩士生轉換跑道也很正常,畢竟多數人都無法或不想走學術。然而,博士班隨便就是四年以上,在此之前又有四年以上學士、兩年以上碩士的經驗,到底還可以有什麼理由可以說自己想不清楚?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興趣、對產業的理解、對職涯的思考可以如此隨便,讓這種人來念博士真的適當嗎?

再者,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大學、碩士、博士平均每人消耗掉的資源會隨著念越高消耗越多,而國家補助也相對更高。美國的做法是,大學跟碩士的學費盈餘必須要用來養博士生,因為博士生本身就是個職業,除了理應拿到研究的薪水之外,充分的設備與耗材都是學校必須提供;而台灣則是把博士生當做學生,不僅沒有薪水,研究經費少得可憐,接計畫還得完全靠自己,不得不另外找工作的博士生也不在少數。許多人對郭台銘的批評一種根植於個人層次的自由主義,例如「浪費資源是浪費到誰的資源?自己喜歡就好」。是誰的資源呢?這些當初有無數機會必須想清楚卻想不清楚,以至於最後混不下去只得轉換跑道博士生,他們耗費掉的資源,是國家跟全體人民要給那些立定志向的博士生原本應該享有的資源──甚至,原本一個真正有心從事學術工作的人,就因為這名額被佔走而失去機會

人的確有自由意志,也可以在人生所有階段做出選擇,但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會說:「你可以做出選擇,但是別忘了你的責任,以及做出選擇必須負出的代價。」為何放棄念博士也必須付出代價?因為是這些人使得一流的博士生遭受相對剝奪的結果。博士班不是讓人想清楚的地方,而是給想清楚的人的地方,抱持且戰且走心態來念博士班的人,理所當然會失敗,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那位賣雞排的博士生(沒寫論文沒拿到學位的人,只是博士生而不是博士)接受壹周刊採訪時這麼說:「我在大學當助教多年,月薪五萬多元,有三個小孩,老婆是高中老師,生活順遂。但四年前,老婆決定離婚,她說我令人難以忍受。我很痛苦,必須找一件事分散心情,只好去讀博士班,我很會考試,一考就上。修完學分我卻發現,很多學長都失業,我怕步上後塵,決定休學去工作,我做了四個月的房屋仲介,後來自己開雞排店。此事上了報,郭台銘說我浪費教育資源。我也只能笑一笑。沒把學術當一回事、把博士班當大學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功的機會,這是一條只有賭上人生才能走到終點的道路;如果念博士班是為了逃避,那麼不如一開始就去賣雞排。人生可以很廣。人生真的很廣。

從國家教育政策的角度看來,郭台銘的話完全正確。一個國家的博士生如果最後都無法成為學術與高級研發的動能,這個國家的未來完全沒有希望。以政策的角度來看,目前十年來博士生雖然翻倍,但產業界與學術界卻無法吸納這麼大量的博士生,一方面當然是產業轉型失敗以至於供需失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校濫收博士生將資源大幅稀釋以至於競爭力不如國外大學。因此,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先降低博士生的名額。強制減收是必然的手段,但同時一定要架高進入與退出門檻,讓那些沒有想清楚的人不要來佔名額

立報的論調,就只是一種後現代式的批評,絲毫沒有什麼建設性可言。以進入門檻而言,要念得了博士班至少要經過四年學士、兩年碩士的經驗才有辦法念得了;即使是現在碩士直升也需要一年時間申請。而學術工作與高等研發,則至少還需要四年博士班,甚至加上一、兩年博士後才能堪當,隨便就要需要十年的時間才培養得出來。而技術性的工作,例如賣雞排、做菜、水電、粉刷,這些工作的進入門檻相對低很多,多數人只要受過訓練都能夠通過門檻。郭台銘的評論根本不是什麼職業階級的歧視,而是進入門檻高低的差異。賣雞排要賣到成為一方之霸的難度跟在學術界成為頭角崢嶸的人物一樣困難,各行各業要做到90分、100分都非常困難,但是有些行業是連60分都很難過關。或許立報記者見解獨到,認為要炸出一塊能吃的雞排跟寫出一份具有學術意義的論文是難度相等的事情,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想法了

EMBA(或者MBA)基本上就是上流社會想當學生交朋友的高級社交場所,沒有什麼學術意義可言;原本的門檻雖然不能說太過分,但是的確不合邏輯,本來就該修改。此外,EMBA的成本低、回收高,不僅沒佔去什麼學校資源(甚至連教室都是晚上使用),還可以替學校賺進大筆鈔票,何樂而不為?老實說,不論吳寶春念不念EMBA,都不會影響他在台灣餐飲界的地位,同時也不會替他的能力增益多少;不過如果因為這件事情,終於讓政府理解到EMBA入學標準的設定有很大問題,我想也不啻是件美事。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關注高等教育的問題,在逐漸釐清高等教育的目的與功能提出可行的解決之道,這對於即將面臨少字化衝擊以及歐美名校紛紛在亞洲設立分校的台灣高等教育而言,未來才有一絲活路。

延伸閱讀
博士生賣雞排 郭台銘批浪費教育資源
吳寶春 台灣EMBA坎坷求學記
「不要為我開例」 吳寶春閉關準備赴星
「吳寶春條款」教部火速修法 一周內完成
社論:學用落差議題中的階級歧視

留言

  1. 我念博士生的朋友忍不住吐苦水了一句說:「事實上我們的課程是比較接近大學的方式啊」不過我連碩士都沒想去念過,所以這不是我想來此留言的重點XD

    我想指出的是,格主可以合理的批評那位博士生沒想清楚就去念,但不能因此反推「唸到一半就轉行的博士生多半是沒想清楚的」。

    念博士不只是在使用國家的資源,也是在奉上自己的年輕歲月,沒有道理只純粹因為博士生好考上,就可以誘惑每個碩士想賭上自己三十以前的人生。

    格主以國家的角度想「可以這樣使用資源就是(該負責的)特權」,
    並不足以解釋博士生或博士班考生評估「不管我使用或努力了什麼,一放棄就跟我付出的歲月歸零」這件事。因為念博士除了終點以外,沒有什麼過程是值得拿年輕人生來換的。

    再者,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如果招收到三心兩意的博士生,是當前教育界最大的缺失,那麼怎麼篩選到一個有誠意作學術的博士生,應該會比如何篩選到有程度的博士生還重要。

    因為離婚心情不好,而跑去念博士是一件奇妙的案例,但博士班也從來沒有直接的機制避免這種案例再發生,這才是更微妙的地方吧—提高門檻、減少名額能阻擋一個「因失戀而奮發的考生」嗎?

    整體來說,我是覺得在分析或評論一個趨勢以前,確定一下個案與整體該怎麼連起來會比較好。

    回覆刪除
  2. 如果很想唸博士班立志從事學術研究,可是卻因為比較搞不清楚狀況去唸博士班的人佔掉名額而唸不了的話,我們是否也要懷疑前者是否真有能力去唸博士班?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評]親愛的──沒有人錯了,每個人都痛了

《親愛的》是2014年一部由中國與香港合拍,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本片票房表現不俗,在中國創下3.4億人民幣佳績;在各大電影獎中雖然並未拿下驚人的成績,但女主角趙薇的表現卻令觀眾以及影評印象深刻。 就技術而言,《親愛的》只能說是中上水準。還不錯的劇本、還不錯的導演、水準以上的演員,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我對《親愛的》的簡評是:配角太多、支線太多、設計太多、狗血太多、哭戲太多,觀影當下很容易因為演員們爆發性的演技而感動,但情緒太滿,看完以後反而失了餘味、失了後勁。但《親愛的》仍屬強悍,強悍的地方在於,這個故事幾乎是真人實事,當電影最後,導演陳可辛將這個故事中的真實原型搬出來給觀眾看的時候,還有哪個人能不為之動容? 圖、田文軍(黃渤飾演)差一點就趕上被誘拐的兒子所搭的火車。

[影評]鳥人(Birdman)──不管有多鳥,你都是個人!

《鳥人》(Birdman)無疑地是2014年最受注目的電影,在金球獎獲得七項提名、兩座大獎,在奧斯卡獎中也榮獲九項提名,提名數為本年度之冠。從電影技術面看來,《鳥人》做了許多有趣的嘗試,這些嘗試對於大型電影獎例如奧斯卡而言相當討喜;從主題看來,本片討論的「自我認同」更是主流到不行。不管編劇與導演有心或者無意,《鳥人》都注定成為今年影展上的話題。 圖、男主角雷根在紐約街頭彷彿展開雙翼。這是預告片中最誤導觀眾的一幕。 設計精巧的超長鏡頭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無疑地有盛大的野心。雖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技術並不具太大實驗性,然而阿利安卓說故事的方式仍讓人相當驚喜──他幾乎不分鏡、幾乎全片一鏡到底,採取帶有高度流動性的長鏡頭處理完絕大多數劇情。當我們談到「長鏡頭」的時候,多數台灣觀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蔡明亮與王家衛,一種偏向靜態的長鏡頭。例如當導演採用長鏡頭表現演員的情緒轉折時,只要把鏡頭對著演員,剩下的就是讓演員發揮控制各種臉部肌肉的技巧以傳遞情感。這種靜態的、強調演員臉部表情的長鏡頭並不罕見,演員能發揮高水準演技的內心戲,幾乎都得靠長鏡頭才得以實現。

[影評]攻敵必救──你想二刷,是因為劇本太弱

《攻敵必救》(Miss Sloane, 又譯槍狂帝國、斯隆女士)是2016年的政治驚悚片。本片成本1300萬美金,最後票房300萬美金,屬於慘賠;IMDb拿到7.3分、爛番茄新鮮度71%,評價普普。本片女主角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除此以外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獎項肯定。 對於這麼一部票房不佳、評價普普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太大興趣寫評論,但從去年上映至今,我至少在我的FB上看過三個人強力推薦此片,認為此片是去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奧斯卡居然完全不提名真是太奇怪了云云。同時,也有許多人表明想二刷該片。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二刷呢?這是個有趣問題。 先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結論好了。這是一部劇本很差的電影,沒有入圍奧斯卡很正常。唯一可以討論的,可能是最佳女主角這個獎項(但她也提名金球獎了),其他大獎根本想都不用想。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並不差,但是劇本有很嚴重的硬傷,本片導演也完全無法挽救。到底《攻敵必救》有哪些硬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