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代表智利提名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同時也是該年度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最佳影片。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1980年代仍在極權統治下的智利,在國際(特別是美國)的壓力之下決定舉辦公投,由人民決定接下來8年是否持續接受皮諾契(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的專制領導,如果同意就投下"Si"(智利語中的「是」),不同意就投下"No"(同英語的no,「否」)。主角瑞內是位專做大企業商業廣告的廣告人,在NO陣營的徵招之下投身選戰,要在每日15分鐘連續一個月的節目中說服人民投下No。這部片一方面充滿左右派對立的政治意味,另一方面又有獨特的美學概念與敘事手法,皆是本片吸引人之處──雖然對於習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而言,本片完全是悶片。
圖、主角瑞內與NO陣營的象徵,彩虹色條。
慢與快、舊與新──編劇與導演的紀錄片式手法
《NO》並不是一部好萊塢式的敘事電影,不僅劇本無法切成基本的三幕劇格式,導演帕布羅拉瑞恩處理畫面和運鏡的方式一時也讓人難以理解。如果用三幕劇來重新分析這個故事的時間線軸,應該可以這樣切分成三塊:1.主角瑞內身為大企業廣告人並相對富裕的日常生活;2.主角受NO陣營徵招,決心投入選戰;3.選戰尾聲,主角內心有所改變,最終取得勝利。然而本片開始只過了三分鐘主角就受到NO陣營徵招,接下來整整一百分鐘都是選戰過程(中間還加入大量當時實際的宣傳影片史料),最後只用十分鐘處理選戰後主角回歸生活。
對於一般觀眾而言,這是一部鋪陳部分太快、轉折部分太慢的劇情片。《NO》根本沒有想對觀眾介紹每一個出場的角色的身分與形象,因此在前三十分鐘觀眾必須容忍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的新角色──觀眾甚至沒有線索去分辨哪些角色將在故事中扮演重要的位置。編劇佩德羅佩拉諾處理這些角色的態度像是「你懂也好不懂就算了反正我就是要這樣說故事」,讓人難以理解故事走到哪裡、下一步會怎樣走。但問題是,這部片根本就希望你抓不準劇情的鋪陳,甚至不希望你看出劇情的結構。編劇非常刻意地打亂人物描述、劇情結構,目的在營造出一種記錄片的氛圍。
這樣的紀錄片氣氛也應證在導演使用的技巧上。本片的畫面質感相當特殊,是一種刻意模仿記錄片的拍攝手法。由於片中時或穿插一些1980年代的影片史料,導演為了讓整部影片的氣氛更趨向一致,於是用不同的技術拍攝部分片段。例如觀眾會看到低畫素較為粗大的畫素顆粒、過曝的光線與幾乎看不清楚的人物,甚至像紀錄片似地手持攝影機造成畫面晃動(我朋友還看到頭暈),都是導演為了呈現一種真實感而做的努力。並不是每部傳記式電影都這樣處理。《魔球》(Money Ball)中雖然也直接截取運動家隊連勝時的片段,卻沒特別處理其他的畫面,因此觀眾仍知道這是一部「劇情片」而不是「紀錄片」。
《NO》不僅大膽地將影片處理地像是記錄片,同時還大膽地將那個時代的人物片段與飾演該角色的演員片段剪在一起。這聽起來沒什麼,但是對於某些電影人而言,這會讓觀眾產生混亂:同一時期的同一個人,為什麼是兩個樣子?例如《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的處理方式是讓真正的喬治六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穿越時空找到那個時代的那些人重現當時情境畢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剩餘的選項只有「刻意不要播放這些片段」。然而本片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in)不僅這麼做了,而且還做得徹底。在SI陣營的片段中,觀眾可以看到皮諾契以兩張不同的臉、兩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在NO陣營的片段中,觀眾可以看到原本廣告片的拍攝現場。最讓人驚訝的是,一段白衣婦女獨白家人遭極權政府殺害的場景,導演居然用完全一樣的角度與構圖重拍,還將兩段影片剪在短短幾分鐘內。構圖可以重現,但光影終究難以完全複製,因此留下重拍的線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或者導演根本不想複製,刻意留下斧鑿痕跡,讓觀眾得以區辨新舊之別。畢竟,電影也只是重新詮釋了那段歷史而非取代歷史,太刻意以新仿舊、以虛仿實,反而會讓觀眾失焦。
亂與和、Si與No──富庶與自由的終極選擇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小時,導演運鏡可說是極其混亂。第一個出現角色的鏡頭,是主角的臉部特寫,讓人弄不清楚這是怎樣的場合;接著主角與客戶對話,鏡頭移動的方式與剪鏡的手法也完全與聲音不同步。簡而言之,從劇本、運鏡、剪接等看來,就是一場災難。然而,接連不斷拋出大量的破碎資訊的畫面,讓觀眾覺得煩躁、焦慮,正呼應了1980年代智利的社會困境。剛脫離共產主義的陰影,又投入法西斯主義的懷抱,智利雖然迎來經濟成長,卻又面臨高度分配不均帶來的貧富差距。導演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處理智利人對於共產主義時代的恐懼,特別是一提到社會主義就極力撇清並非共產主義的對話情境,更是精準的設計。
多數台灣人對這些畫面想必陌生,甚至不理解這樣的情境,主因在於:台灣人一直理所當然地以為民主政治等同於自由市場經濟、極權政治等同於共產經濟,但這不過是基於台灣對於美國與中國的樣貌所帶來的誤解。民主與極權、市場與共產,彼此是獨立事件。智利當時的困境在於,即使經濟已經走向自由,政治從極右走到極左仍為極權專制,人民的思想始終沒有得到解放;這情況有點類似蔣經國時代的台灣與現今的中國。
說來不免諷刺,這部智利電影說的故事套在台灣民主經驗上居然如此天衣無縫。蔣氏父子末期,蔣經國開始推動民主,於是培養出台灣本省背景濃厚的李登輝接任。李登輝是台灣國民黨走開明專制路線的最後一任政治領導人,同時也是開放民選後的第一任總統。接著陳水扁率領民進黨走向八年政黨輪替,腐敗的程度與速度相對於國民黨專制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失望的人民又再次將政權交到國民黨的馬英九手中,然而馬英九的主政能力卻又完全不及舊國民黨時代,搞得民怨四起。經歷了李登輝八年、陳水扁八年、馬英九四年,二十年來兩次民主政黨輪替之後,台灣人民最懷念的卻是蔣經國那開明專制的十三年。
許多影評認為《NO》是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諷刺智利的政治亂象,認為最後人民選擇No是一種民主的勝利甚至是廣告人創意的勝利,我認為是一種太過表面的解讀──這甚至是一種過於好萊塢式、過度美國價值的解讀。首先,主角所謂的「創意」,真的對人民有什麼深刻的政治影響嗎?其實觀眾無法從影片中看到任何蛛絲馬跡(如果是好萊塢電影一定會帶上幾個觀眾看了宣傳影片之後熱血沸騰的鏡頭)。影片的主角都是最棒的藝術家、舞者,那些笑容可人、體態健美的俊男美女完全不似智利人民;那首競選歌曲甚至只是單純對皮諾契人身攻擊,跟胖虎罵「你媽媽凸肚臍」是一樣水準的東西。甚至,幾段瑞內百般厭惡的訴求悲情的片段,在團隊其他人的選擇之下也傳播出去;團隊中最重要的執鏡者堅持「智利人根本不吃法國長棍麵包」,卻依然得拍出不像智利人民的娛樂式的畫面。政治,不過是另一種碳酸飲料或者一部肥皂劇。主角終究沒有堅持自己的意志,依然是訴求著過去沉重的悲苦、訴求刑求迫害的恐懼,並大把大把灑下人工甘味劑。
圖、1980年代,出色的藝術家與演藝人員都站在NO陣營。
結語──拒絕什麼不代表得到什麼
我認為導演對於當時智利親美的立場存有疑慮,同時也努力在電影中平衡論述。當時年輕的克里斯多福李維與珍方達跳出來要智利人民拒絕獨裁的時候,我們不免發噱,這到底是美國人在選舉還是智利人在選舉?主角更直指NO陣營背後的金主並非蘇聯而是美國。我有一位朋友曾經這麼說過:「美國人根本是強迫向全世界推銷『民主』這種充滿缺陷的制度,只要拒絕接受民主就等於是跟美國為敵,到底還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霸權?」最明確的證據,在故事的結尾。如果觀眾從NO陣營角度來看結局,會覺得莫名其妙:怎麼突然就贏了?那些警車與停電,細膩鋪陳出可能會產生衝突、政權無法順利轉移的鉤子(hook)怎麼都沒有收尾?當觀眾這麼認為的時候,就完全陷入導演設的陷阱之中。
真正的結局鋪陳從更早的地方就開始了,那是對於SI陣營的敘述。SI陣營的部分宣傳影片固然幼稚得可笑,但也有命中要害的片段,例如那些「深受迫害的政治犯」,可能根本就是拿著汽油但無差別攻擊一般路人的暴徒,警察只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情。皮諾契唯一出現在SI陣營宣傳影片中的發言(其他都是側面描寫皮諾契)更是值得玩味,大意是:「我或許有做錯一些事情,請你們原諒我,但我所做的絕大多數決策,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開票前夜,知道大勢已去的SI陣營操刀手同時也是瑞內的老闆,盧丘,打電話給正在舉行宴會慶祝的皮諾契。皮諾契雖然也與群眾舉杯,但表情與神態完全沒有贏家的歡愉,反而像是對他十幾年來的政治生命道別。最後他輕輕地對著電話那頭的盧丘說:"Si."。這是導演帕布羅拉瑞恩眼中,一代強人最後落幕的身影,優雅從容甚至充滿智慧。這幾幕戲的鋪陳之深刻精準,非常讓人讚嘆。
主角在選戰勝利之後,茫然地抱著兒子走入狂喜的人群之中,彷彿不敢相信勝利已經到來。如果故事完結在這裡,那這就是一部好萊塢的電影,主旨在宣揚民主之好、美國萬歲。但《NO》在這之後還有兩幕戲。一幕是瑞內踩著滑板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街道沒有改變、人民沒有改變,一切皆如同過去那樣,一道將所有表情都吞沒的過曝逆光。接著瑞內又回到電影最初的那間會議室,只是這次導演將鏡頭拉長,讓觀眾能安穩地看著房間內所有人:瑞內、盧丘以及客戶。盧丘向客戶介紹了瑞內,「那位NO陣營的操盤手」,彷彿廣告人瑞內本身也變成了活廣告。客戶完全不在乎這一切,只是聽著瑞內的簡報──那一切皆抄襲好萊塢007系列的概念。政治是美國,經濟是美國,商業是美國,廣告也是美國。
智利,不正是從法西斯主義的陰影,再次轉移到美國帝國主義的操控下?
選舉的勝利不過是一個晚上,日子照樣得過。NO陣營宣稱「幸福即將到來」,並繪出一道自己都說不清楚涵義的彩虹。或許最為諷刺的是,這部片唯一出現的真正彩虹,來自那場造勢大會的衝突。軍隊開著灑水車駛過街道,噴出一道水霧,於是七色彩虹短暫地在瑞內頭上停留,不到一秒隨即消失。沒有對於威權的恐懼想像,也就不會對於民主抱持一蹴可及就能得到幸福的渴望。智利拒絕威權、選擇民主化之後,就真的得到幸福了嗎?沒有人知道。歷史只是靜靜看著所有制度不斷興衰,如逆光,如彩虹,一瞬即逝。
延伸閱讀
你知道自己是左派還是右派嗎?(本部落格文章)
圖、主角瑞內與NO陣營的象徵,彩虹色條。
慢與快、舊與新──編劇與導演的紀錄片式手法
《NO》並不是一部好萊塢式的敘事電影,不僅劇本無法切成基本的三幕劇格式,導演帕布羅拉瑞恩處理畫面和運鏡的方式一時也讓人難以理解。如果用三幕劇來重新分析這個故事的時間線軸,應該可以這樣切分成三塊:1.主角瑞內身為大企業廣告人並相對富裕的日常生活;2.主角受NO陣營徵招,決心投入選戰;3.選戰尾聲,主角內心有所改變,最終取得勝利。然而本片開始只過了三分鐘主角就受到NO陣營徵招,接下來整整一百分鐘都是選戰過程(中間還加入大量當時實際的宣傳影片史料),最後只用十分鐘處理選戰後主角回歸生活。
對於一般觀眾而言,這是一部鋪陳部分太快、轉折部分太慢的劇情片。《NO》根本沒有想對觀眾介紹每一個出場的角色的身分與形象,因此在前三十分鐘觀眾必須容忍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的新角色──觀眾甚至沒有線索去分辨哪些角色將在故事中扮演重要的位置。編劇佩德羅佩拉諾處理這些角色的態度像是「你懂也好不懂就算了反正我就是要這樣說故事」,讓人難以理解故事走到哪裡、下一步會怎樣走。但問題是,這部片根本就希望你抓不準劇情的鋪陳,甚至不希望你看出劇情的結構。編劇非常刻意地打亂人物描述、劇情結構,目的在營造出一種記錄片的氛圍。
這樣的紀錄片氣氛也應證在導演使用的技巧上。本片的畫面質感相當特殊,是一種刻意模仿記錄片的拍攝手法。由於片中時或穿插一些1980年代的影片史料,導演為了讓整部影片的氣氛更趨向一致,於是用不同的技術拍攝部分片段。例如觀眾會看到低畫素較為粗大的畫素顆粒、過曝的光線與幾乎看不清楚的人物,甚至像紀錄片似地手持攝影機造成畫面晃動(我朋友還看到頭暈),都是導演為了呈現一種真實感而做的努力。並不是每部傳記式電影都這樣處理。《魔球》(Money Ball)中雖然也直接截取運動家隊連勝時的片段,卻沒特別處理其他的畫面,因此觀眾仍知道這是一部「劇情片」而不是「紀錄片」。
《NO》不僅大膽地將影片處理地像是記錄片,同時還大膽地將那個時代的人物片段與飾演該角色的演員片段剪在一起。這聽起來沒什麼,但是對於某些電影人而言,這會讓觀眾產生混亂:同一時期的同一個人,為什麼是兩個樣子?例如《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的處理方式是讓真正的喬治六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穿越時空找到那個時代的那些人重現當時情境畢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剩餘的選項只有「刻意不要播放這些片段」。然而本片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in)不僅這麼做了,而且還做得徹底。在SI陣營的片段中,觀眾可以看到皮諾契以兩張不同的臉、兩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在NO陣營的片段中,觀眾可以看到原本廣告片的拍攝現場。最讓人驚訝的是,一段白衣婦女獨白家人遭極權政府殺害的場景,導演居然用完全一樣的角度與構圖重拍,還將兩段影片剪在短短幾分鐘內。構圖可以重現,但光影終究難以完全複製,因此留下重拍的線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或者導演根本不想複製,刻意留下斧鑿痕跡,讓觀眾得以區辨新舊之別。畢竟,電影也只是重新詮釋了那段歷史而非取代歷史,太刻意以新仿舊、以虛仿實,反而會讓觀眾失焦。
亂與和、Si與No──富庶與自由的終極選擇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小時,導演運鏡可說是極其混亂。第一個出現角色的鏡頭,是主角的臉部特寫,讓人弄不清楚這是怎樣的場合;接著主角與客戶對話,鏡頭移動的方式與剪鏡的手法也完全與聲音不同步。簡而言之,從劇本、運鏡、剪接等看來,就是一場災難。然而,接連不斷拋出大量的破碎資訊的畫面,讓觀眾覺得煩躁、焦慮,正呼應了1980年代智利的社會困境。剛脫離共產主義的陰影,又投入法西斯主義的懷抱,智利雖然迎來經濟成長,卻又面臨高度分配不均帶來的貧富差距。導演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處理智利人對於共產主義時代的恐懼,特別是一提到社會主義就極力撇清並非共產主義的對話情境,更是精準的設計。
多數台灣人對這些畫面想必陌生,甚至不理解這樣的情境,主因在於:台灣人一直理所當然地以為民主政治等同於自由市場經濟、極權政治等同於共產經濟,但這不過是基於台灣對於美國與中國的樣貌所帶來的誤解。民主與極權、市場與共產,彼此是獨立事件。智利當時的困境在於,即使經濟已經走向自由,政治從極右走到極左仍為極權專制,人民的思想始終沒有得到解放;這情況有點類似蔣經國時代的台灣與現今的中國。
說來不免諷刺,這部智利電影說的故事套在台灣民主經驗上居然如此天衣無縫。蔣氏父子末期,蔣經國開始推動民主,於是培養出台灣本省背景濃厚的李登輝接任。李登輝是台灣國民黨走開明專制路線的最後一任政治領導人,同時也是開放民選後的第一任總統。接著陳水扁率領民進黨走向八年政黨輪替,腐敗的程度與速度相對於國民黨專制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失望的人民又再次將政權交到國民黨的馬英九手中,然而馬英九的主政能力卻又完全不及舊國民黨時代,搞得民怨四起。經歷了李登輝八年、陳水扁八年、馬英九四年,二十年來兩次民主政黨輪替之後,台灣人民最懷念的卻是蔣經國那開明專制的十三年。
許多影評認為《NO》是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諷刺智利的政治亂象,認為最後人民選擇No是一種民主的勝利甚至是廣告人創意的勝利,我認為是一種太過表面的解讀──這甚至是一種過於好萊塢式、過度美國價值的解讀。首先,主角所謂的「創意」,真的對人民有什麼深刻的政治影響嗎?其實觀眾無法從影片中看到任何蛛絲馬跡(如果是好萊塢電影一定會帶上幾個觀眾看了宣傳影片之後熱血沸騰的鏡頭)。影片的主角都是最棒的藝術家、舞者,那些笑容可人、體態健美的俊男美女完全不似智利人民;那首競選歌曲甚至只是單純對皮諾契人身攻擊,跟胖虎罵「你媽媽凸肚臍」是一樣水準的東西。甚至,幾段瑞內百般厭惡的訴求悲情的片段,在團隊其他人的選擇之下也傳播出去;團隊中最重要的執鏡者堅持「智利人根本不吃法國長棍麵包」,卻依然得拍出不像智利人民的娛樂式的畫面。政治,不過是另一種碳酸飲料或者一部肥皂劇。主角終究沒有堅持自己的意志,依然是訴求著過去沉重的悲苦、訴求刑求迫害的恐懼,並大把大把灑下人工甘味劑。
圖、1980年代,出色的藝術家與演藝人員都站在NO陣營。
結語──拒絕什麼不代表得到什麼
我認為導演對於當時智利親美的立場存有疑慮,同時也努力在電影中平衡論述。當時年輕的克里斯多福李維與珍方達跳出來要智利人民拒絕獨裁的時候,我們不免發噱,這到底是美國人在選舉還是智利人在選舉?主角更直指NO陣營背後的金主並非蘇聯而是美國。我有一位朋友曾經這麼說過:「美國人根本是強迫向全世界推銷『民主』這種充滿缺陷的制度,只要拒絕接受民主就等於是跟美國為敵,到底還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霸權?」最明確的證據,在故事的結尾。如果觀眾從NO陣營角度來看結局,會覺得莫名其妙:怎麼突然就贏了?那些警車與停電,細膩鋪陳出可能會產生衝突、政權無法順利轉移的鉤子(hook)怎麼都沒有收尾?當觀眾這麼認為的時候,就完全陷入導演設的陷阱之中。
真正的結局鋪陳從更早的地方就開始了,那是對於SI陣營的敘述。SI陣營的部分宣傳影片固然幼稚得可笑,但也有命中要害的片段,例如那些「深受迫害的政治犯」,可能根本就是拿著汽油但無差別攻擊一般路人的暴徒,警察只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情。皮諾契唯一出現在SI陣營宣傳影片中的發言(其他都是側面描寫皮諾契)更是值得玩味,大意是:「我或許有做錯一些事情,請你們原諒我,但我所做的絕大多數決策,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開票前夜,知道大勢已去的SI陣營操刀手同時也是瑞內的老闆,盧丘,打電話給正在舉行宴會慶祝的皮諾契。皮諾契雖然也與群眾舉杯,但表情與神態完全沒有贏家的歡愉,反而像是對他十幾年來的政治生命道別。最後他輕輕地對著電話那頭的盧丘說:"Si."。這是導演帕布羅拉瑞恩眼中,一代強人最後落幕的身影,優雅從容甚至充滿智慧。這幾幕戲的鋪陳之深刻精準,非常讓人讚嘆。
主角在選戰勝利之後,茫然地抱著兒子走入狂喜的人群之中,彷彿不敢相信勝利已經到來。如果故事完結在這裡,那這就是一部好萊塢的電影,主旨在宣揚民主之好、美國萬歲。但《NO》在這之後還有兩幕戲。一幕是瑞內踩著滑板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街道沒有改變、人民沒有改變,一切皆如同過去那樣,一道將所有表情都吞沒的過曝逆光。接著瑞內又回到電影最初的那間會議室,只是這次導演將鏡頭拉長,讓觀眾能安穩地看著房間內所有人:瑞內、盧丘以及客戶。盧丘向客戶介紹了瑞內,「那位NO陣營的操盤手」,彷彿廣告人瑞內本身也變成了活廣告。客戶完全不在乎這一切,只是聽著瑞內的簡報──那一切皆抄襲好萊塢007系列的概念。政治是美國,經濟是美國,商業是美國,廣告也是美國。
智利,不正是從法西斯主義的陰影,再次轉移到美國帝國主義的操控下?
選舉的勝利不過是一個晚上,日子照樣得過。NO陣營宣稱「幸福即將到來」,並繪出一道自己都說不清楚涵義的彩虹。或許最為諷刺的是,這部片唯一出現的真正彩虹,來自那場造勢大會的衝突。軍隊開著灑水車駛過街道,噴出一道水霧,於是七色彩虹短暫地在瑞內頭上停留,不到一秒隨即消失。沒有對於威權的恐懼想像,也就不會對於民主抱持一蹴可及就能得到幸福的渴望。智利拒絕威權、選擇民主化之後,就真的得到幸福了嗎?沒有人知道。歷史只是靜靜看著所有制度不斷興衰,如逆光,如彩虹,一瞬即逝。
延伸閱讀
你知道自己是左派還是右派嗎?(本部落格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