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蔡總統你知道嗎?中國產業轉型,才是台灣經濟最大的麻煩。

2016年總統大選結果出爐,蔡英文以308萬票的差距擊敗朱立倫當選總統。值得玩味的是,蔡英文最後總票數是689萬票,這個得票數跟馬英九2012年得票數一致,不免讓人聯想:向來被認為屬性相近的馬蔡兩人,在當選時都走新中間路線、訴求政黨團結,新科總統蔡英文是否會像馬英九一樣,讓台灣人感到失望? 失望的前提是期望,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馬英九在連續兩任總統大選都訴求「經濟發展」 ,最後結果卻是GDP成長率持續鈍化、產業轉型徹底失敗、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因此失望轉為憤怒的人民用選票狠狠教訓了馬英九與國民黨。 蔡英文這次主要的訴求是「社會正義」 ,如果蔡英文沒搞好經濟,大家會失望,但不會失望到底;然而,如果蔡英文全面執政之後沒有辦法做到社會正義,處理好國民黨黨產、同志婚姻、貧富差距等重大議題,那麼四年或者八年後的人民,一樣會再次用選票狠狠教訓蔡英文跟民進黨。 台灣人在這次選戰中選擇了「社會正義」而非「經濟發展」,並不是因為台灣人不重視經濟,而是因為台灣的經濟問題太過複雜,以致於沒有候選人敢強打經濟牌。 台灣近五年的經濟問題可以拆解成內憂跟外患兩塊,內憂是台灣的產業轉型,外患是中國的產業轉型,整體而言就是亞洲電子產業鏈的重分配。

三姐弟賣的不是黑心布丁,而是同情心與罪惡感

靠著賣布丁起家的布丁三姐弟,最近被踢爆生活已經變得富庶,身穿潮牌、手拿iPhone,而且還跟中原大學陳教授隔空交戰;一時之間各種言論討伐,布丁三姐弟的阿嬤還因此燒炭自殺。這麼一齣結合道德問題、社會問題以及商業問題的灑狗血大戲,乍看之下是場鬧劇,但事實上卻有很多關鍵議題值得討論。 首先是道德問題。 我們都相信布丁三姐弟與阿嬤一開始一定是身世堪憐,隨著經濟逐漸改善之後,才逐漸過著不錯的物質生活。這次引發眾怒的點,其實不在於「阿嬤與三姐弟改善了物質生活」,而是「這一家子滿口謊言」。姊姊的個人臉書頁面與三姐弟布丁臉書粉絲團所傳遞的資訊有太多矛盾,一方面姊姊的個人頁面充滿的是各種炫富文(雖然我認為這也稱不上什麼炫富,頂多就是中二屁孩的自以為),但另一方面臉書粉絲團上又像個小媳婦似地不斷哭窮,甚至還公開要冬天用的厚棉被。

不論大選結果,中國最希望台灣經濟持續溫水煮青蛙

我在2014年底的時候在〈 寫在大選之後──只因為自由是人類最深的渴望 〉一文中提到「 即使台灣2016年轉為民進黨執政,那麼台灣的後續發展會怎樣改變呢?我認為不會有任何改變。台灣這十年來遭遇的真正問題並不是內在環境有什麼太大改變,而是外在環境的變化太過劇烈。......不論台灣的選舉結果為何,都不會改變這個外在情勢不利的局勢。台灣早就進入一個缺乏天時的時代。 」時間過了一年多,本周末的2016年的總統大選被認為大勢底定,即將進入第三次政黨輪替。 假設這次真的政黨輪替,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坐上總統大位,台灣未來會怎麼走呢? 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日前投書聯合報,認為與中國關係並不密切的蔡英文一旦當選,中國將會對台灣採取三項政策:第一、雪崩式的斷交潮;第二、中國暫停赴台旅遊;第三、減少自台灣進口。根據這個假設,葉萬安推得出的最差情況是,台灣將面臨經濟衰退5%,同時超過百萬人失業。

學校與父母該從寒暑假作業放手了

台北市政府近日宣布廢除國小寒暑假作業的規定,柯文哲認為這個政策可以鼓勵孩子自主,也引來兩極反應。一方面,這個決定迅速在社群網站上獲得非常正面的評價,甚至 被譽為「德政 」;另一方面,就在台北市宣布廢除寒暑假作業之後,事隔三天,則 有一名國小校長認為這個決定是「鼓勵孩子怠惰」,甚至直指「柯P割錯盲腸了」 ,聯合報的社論甚至直言「 柯文哲倒洗澡水時,把嬰兒也倒掉了 」。 學校義務教育的目標,是要建立學生基本的生活知識。但說真的,如果小朋友學習的這些加減乘除、聽說讀寫,都是未來人生必須要學會的「基本生存技能」,現在沒學會,未來也會有大量反覆演練的機會,真的需要學、真的想學,一定學得會。

拿出姿態!別當辦公室裡的「蕭博駿」。

最近7-11配合11月11日光棍節推出一系列網路廣告《單身教我的7件事》,其中引發最大討論與爭議的則是第六部〈Lesson 6‧世上最幸福〉。在〈世上最幸福〉中,男主角蕭博駿在跟前女友分手之後仍讓前女友予取予求。不管前女友半夜打手機說想吃宵夜,或者要求幫自己跟新男友買演唱會門票,蕭博駿都用盡全力完成前女友的無理取鬧。 最後一句台詞簡直經典:「誰說分手就不能替她做事情的啊?」於是乎,「工具人」這個詞彙從此有了姓名,他叫做蕭博駿。

寫於三周年──關於你七分之二的人生。

寫部落格也滿三周年了。 前陣子一位學姐談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她說:我們過的都是「七分之二的人生」。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是為了工作、通勤是為了來回公司與家、吃飯是為了工作的時候有精神、睡覺是為了隔天工作的時候有精神,所以星期一到五都是為了工作,只有星期六跟日是自己的;人生剩下周六、周日,因此我們都過著七分之二的人生。 可怕的是,即使我們的人生還剩下七分之二,仍沒有時間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到底我們想要什麼生活呢?或者,到底我們想做什麼事情呢?其實我們並不知道。多數人並不幸運,沒辦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都得不斷透過嘗試錯誤的過程,用刪去法找出自己熱情之所在。

下一世代的「媒體」,是科技公司

全球的媒體正在遭遇一場巨大的風暴。2015年7月,培生(Pearson)集團繼出售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股份之後,又醞釀出售經濟學人(Economist)。在這之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時代雜誌(Time Inc.)與衛報(The Guardian)等傳統媒體龍頭早已展開改革,成立各種以大數據(big data)或者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為目的的創新實驗室(LAB),試圖創造出更多來自數位的廣告營收。 在亞洲,情況也差不了多少。2015年3月壹傳媒集團公布財報,整體營收降到25.26億港元(YoY-9.5%),數位營收卻成長到6.47億港元(YoY+77%);傳統平面部分,台灣加上香港《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營收年減率約2成。不論是雜誌、報紙、出版社甚至電視台,所有的傳統媒體全部都遭遇營收下滑的衝擊。 傳統媒體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兩部分,一部分叫作廣告收入,另一部分叫作銷貨收入。廣告收入比較直觀,平面媒體就賣平面廣告、電視媒體就賣影音廣告;銷貨收入則是指販售紙本的報紙、雜誌與出版物。而傳統媒體營收下滑,是廣告與銷貨同時都下滑;換言之,廣告賣不出去,內容(報紙、雜誌跟出版物)也賣不出去。 全世界都在問:媒體要消失了嗎?或者會轉型成怎麼樣呢?每個人都在推測,但在答案揭曉之前,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 我的觀點是,「媒體」本身不會消失,但是「傳統媒體」會消失個大半──包含我們早已相當熟悉的報紙雜誌都是。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管理]《高年級實習生》──老闆比員工年輕50歲,沒問題嗎?

《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是2015年的美國好萊塢喜劇片,首周在IMDb上即拿下7.6分,表現不俗。本片的導演、編劇、製片皆為南西梅耶斯(Nancy Meyers),因此充滿濃濃的女性意識,說故事的方式也相當細膩;如果硬要挑缺點的話,就是細節太多,稍嫌繁瑣了一些。本片最大功臣是男主角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他完全以個人演技支撐起全片;女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本片的演技並不突出,但氣場驚人,能跟勞勃狄尼洛對戲仍維持存在感,相當不容易。 本片敘述年輕的女性創業家兼執行長茱莉(Jules Ostin, 安海瑟薇飾演)啟動了「高年級實習生」計畫,找來70歲的班(Ben Whittaker, 勞勃狄尼洛飾演)當她的助理實習生。班過去在電話簿公司工作了一輩子,最後以副總裁(VP)的身分退休,在老年喪妻之後仍想追求成長以及與人的連結關係,因此積極重新投入職場。

柯文哲市長,你震怒,是因為你歧視。

我其實不太在乎波多野結衣是不是要拍悠遊卡封面、不太在乎這張悠遊卡到底是真公益還是假公益、不太在意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是否應該徹底去職、不太在乎有多少議員台上罵市長台下收「波卡」;這些事情固然重要,但說穿了不過就是政治人物擅長的兩面手法,再怎麼討論也就是這樣,我們還能怎樣? 但某些事情是值得在乎的,例如歧視。 昨天台北市議員徐弘庭與市長柯文哲之間的衝突,非常有趣。徐弘庭在質詢時說:「 ...有一天馮光遠會說你和戴季全有『特殊性關係』 」,柯文哲一聽到「特殊性關係」,立刻握拳搥桌;徐弘庭看到柯文哲搥桌子,立刻回嗆「 你這什麼態度 」。

當你討厭的記者,即將被機器人取代...

上周四騰訊財經研發的「寫稿機器人」正式產出第一篇新聞稿〈 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 〉;我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看看這篇800多字的新聞,不但沒有什麼錯誤、資訊量豐富,更重要的是:這篇新聞跟絕大多數經濟數據類的新聞幾乎沒有差異。這意味著,騰訊的寫稿機器人在財經領域的表現,已經能達到人類記者的水準。 甚至,可能比人類更好。 本次中國所有KPI的新聞中,大多數新聞稿都在9點32分之後發佈,而本篇新聞稿則是在9點30分發佈,這個差距就是人類寫稿與機器人寫稿的時間差。人類至少要3分鐘才能寫好一篇800字的稿子 ,考慮到人類打字速度,幾乎不可能更快;機器人的物理限制相對更少,因此能在一分鐘內寫好稿子。

你會支持收容難民嗎?先想想遊民吧。

近來敘利亞戰亂難民成為歐洲領袖最棘手的問題,但事實上,移民問題早就是這兩年來歐洲各國選舉的主要議題,義、英、法及北歐諸國都曾出現過反移民效應。在這次敘利亞難民議題中,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原本拒絕接受難民,但在敘利亞3歲男童艾蘭庫爾迪(Aylan Kurdi)逃難失敗,陳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震驚世界之後,也不得不在輿論壓力下鬆口改變政策。 當然,這次敘利亞難民潮主要是歐洲的問題,與亞洲沒太大關係,但我們如果這麼假設:現在有大規模的難民想逃進台灣,你會支持政府接納這些移民嗎?

如果舒淇取代波多野結衣代言悠遊卡

悠遊卡公司近日找來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合作,以公益為名,發行兩款分別為「惡魔」雨「天使」的悠遊卡,不意外地果然引發相當大的反對聲浪。這件事情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首先,假設悠遊卡公司的策略就是想靠著波多野結衣的美貌與話題性大作廣告,並炒熱這套悠遊卡的銷售,那麼悠遊卡公司的目的完全成功了。我相信這套宣稱不再版的悠遊卡絕對會秒殺銷售,甚至可能在網路上標售抬價。 問題是,悠遊卡公司的官方色彩實在太強,所有的商業目的最後都會變成政治事件;從最基本的人事任用來看,要說那任董事長完全靠實力而不是政治酬庸,恐怕民眾聽了都要笑了。而像這種政府色彩強的單位,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如何在不引發爭議的情況下,達成商業目的。